華文網

伊犁教育矯治局(戒毒所)讓戒毒人員早日康復回歸社會

網路圖

□《新疆法制報》首席記者 陳澤華

5月11日上午,在伊犁教育矯治局(戒毒所),

強制隔離戒毒人員買某端著自己製作的蜂蜜餅乾,臉上露出笑容,“我還會做桃酥、小油饢和雪花餅乾等十幾種點心,將來回歸社會後,我要開個糕點店,自食其力,不讓父母再為我擔心。”

買某今年20歲,出於對毒☆禁☆品的無知和好奇,加之交友不慎,他染上了毒癮。被強制隔離戒毒後,買某經歷了戒斷毒☆禁☆品的身體痛苦,情緒也十分低落,在戒毒民警的幫助下,

他開始學習製作維吾爾族傳統糕點,漸漸在自己製作的糕點中找回自信,重新對生活燃起希望。

“買某在糕點製作方面很有天賦,他在4月6日開展的中式麵點職業技能鑒定考試中獲得第二名,還考取了職業資格等級證書,我們希望這能幫他出所後順利就業,實現自身價值。”該局(所)民警葉爾江說。

除了幫助戒毒人員戒斷毒癮外,該局(所)還通過康復訓練恢復他們的身體機能,

並開展多種職業技能培訓,讓戒毒人員體會勞動的快樂,感受自己的價值,提升將來適應社會的能力。

在該局(所),戒毒人員不僅學習了科學文化和法律知識,還培養了健康向上的藝術特長。該局(所)還購買了多種樂器,邀請專業老師授課,組建了“希望”樂隊。該樂隊的成員如今均已康復出所,回歸社會。目前,該局(所)正在幫助新進戒毒人員組建新的樂隊。

為增強教育矯治效果,

該局(所)積極引入親情幫教和社會幫教,邀請社會力量來所裡舉行演藝活動、講座等各種幫教活動,還開展“親情會餐”“場所參觀”等,讓戒毒人員的家人以家庭溫暖幫助他們恢復信心。

愛國主義教育和“去極端化”教育也是該局(所)的重點教學內容,“戒毒工作要緊緊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開展,培養戒毒人員愛國情懷和民族團結情操,我們責無旁貸。”該局(所)教育科民警古加曼·買買謝力甫說。

據瞭解,該局(所)還將邀請地方領導幹部、專家學者、草根宣講員、愛國宗教人士等為學員開展“去極端化”宣講,為此該局(所)已和當地司法行政部門聯繫,並制定了長期的宣講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