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年工作經驗的老會計說,攢錢是種巨大的浪費!

我出生在一個會計家庭,家族中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成員都是會計。我媽是一個有大概20年工作經驗的老會計。從直觀的感覺上,家裡應該是斤斤計較,精打細算的,可是事實卻恰恰相反,

一個會計家庭反而日子過的大大咧咧,甚至有些大手大腳。

童年時不懂,就覺得日子過得爽,想吃就吃,想玩就玩。漸漸長大了,生活上的習慣還是沒改。很多人都驚訝於為什麼最應該精打細算過日子的人,反而生活最粗糙。其實這都是我母親的言傳身教。

老媽曾說,錢是這個世界上最沒用的東西,千萬不要被迷惑。她自己在一家不小的公司上班,管理著全公司的資金流動。她經常說,錢,就是數字。趴在賬上的錢,就是被浪費的錢。只要錢趴在賬上,就代表著錢沒有投入生產更多的錢!說明錢的流向在公司中受阻了,很可能公司出現了一些問題。所以在看公司帳時,錢多甚至比錢少還要可怕。

放在人的身上也是一樣,

很多人迷信儲蓄,覺得儲蓄可以抵抗風險。如同公司帳有備用金帳戶一樣,人想抵抗風險也應當將錢投入保險中,單純的儲蓄,只是幫助人產生可以承受風險的幻覺而已。

老媽同樣不喜歡討價還價,在購物中時也喜歡找大商場超市,而不是街邊小攤。因為她很討厭討價還價,她說很多人喜歡討價還價,是因為認識不到選擇也是有成本的!當你去選擇同樣的西瓜時,

你甚至會不由自主的對比整個市場中的西瓜,最後選擇一家又便宜又好吃的。可是東西想好吃就不便宜,人往往就很取捨。這樣選出來的就是一般好吃一般價格的東西,東西不滿意,還浪費了時間。而商場價格統一,貨品類似,不存在選擇過程,只需要判斷要不要。節省了決策的成本。

我家中幾乎沒有儲蓄,生活卻從來不捉襟見肘,老媽能高效的用信用卡消費,一有多餘的錢就用來做理財。

後來推薦她用圈子帳本記帳後,更是將全家的工資做了整合,錢多了理財的收益也隨之變高。僅僅投資理財賺的錢就夠一家人旅遊用的。

她說,多年的會計讓她清楚了錢只是符號。賺的錢不花,相當於辛苦工作後只得到幾張廢紙。錢是種權利,使用權利才讓人覺得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