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朝聖之旅|昆明-巴拉格宗-梅裡雪山,一路狂歡

時間在不斷流逝,年少的我們已長大,曾經的少年已變成中年。我們都曾年輕過,都曾豪言壯志,要不負時光不負卿,可是真正能做到不負時光不負卿的有多少人,不是負了“時光”,

就是負了.....

我們都曾想要一場走心的旅行,不必被任何東西羈絆,也不必考慮太多,真正“說走就走”,可是這樣奢侈的夢想已被生活的瑣碎逐個擊破,但是如果你真的跨出那一步,那就一發不可收拾,而一靜就是這樣的狀態。

從昆明出發,歷時四天的香格里拉行,讓一靜既興奮又忐忑。

第一站,香格里拉大峽谷·巴拉格宗景區

巴拉格宗景區位於香格里拉西北部的尼西鄉境內,

距離香格里拉市大約80公里的距離,巴拉格宗西連四川省德榮縣,東接格咱鄉的碧壤峽谷,北臨德欽梅裡雪山,處於滇藏川三角區域中心地帶,該峽谷與碧壤峽谷共同組成香格里拉大峽谷。

巴拉格宗景區距離香格里拉市大約有一個半小時的車程,獨克宗古城內有直通景區的大巴,早上9:15左右發車,下午16:00從景區返回。

從古城出發,沿著214國道一路向西北方向走,一路上的風景讓一靜對其他人口中的“絕塵境域”有了幾分期待,我不斷的在腦海裡回想,世外桃源是什麼樣的?

沿著一條之前不知名字的小河一直在峽谷中穿行,

後來知道這條河叫崗曲河河裡面是雪山融水。筆直的峽谷直插雲霄,抬頭只能看到一片天,峽谷的兩邊長著亞熱帶植物——仙人掌,依稀可見人馬驛道的痕跡。

經過一個小洞口,到了巴拉格宗下車環顧四周,頓時覺得,這裡真的是人間天堂,你能聽到的只是潺潺的流水聲,沒有其他嘈雜的聲音。看到險峻的峽谷,氣勢磅礴,身在其中一靜感覺自己無比的渺小。

之前聽說巴拉格宗是香格里拉的小江南,一靜對著這個描述還是覺得不真實,可我自己真正來到這裡的那一刻,我被這裡迷人的景色深深的吸引住了,在這裡身心舒暢,將所有的煩惱忘卻在這裡,呼吸著甘甜的空氣,沐浴著和煦的陽光,對於一個長期生活在繁華的城市裡的我來說是多麼的難能可貴。

巴拉格宗是一個尋找真實自己的地方,這裡的人文和景色融會為一幅畫卷,讓一靜賞心悅目。一靜到巴拉格宗看到的不僅是美景,還有存在了千年的藏族部落神秘歷史、人文風情。

巴拉村的傳說讓我羡慕,巴拉人的歌舞讓我驚豔,巴拉人的熱情讓我倍感親切……

相傳1300年以前,巴塘一代戰亂不斷,巴塘吐司斯那多吉為統一領土常年在外征戰。有一天,斯那多吉發現妻子不知所蹤,他詢問管家,管家告訴多吉他的妻子和山上的老喇嘛走了,管家告訴多吉他的妻子也許厭倦了永無休止的戰爭,妻子的離開,多吉突然意識到自己雖然得到了無數的榮耀和財產,但卻失去最珍貴的愛情。這讓多吉內心堅信他要尋找一片人間樂土,沒有戰爭只有歡樂,他毅然決然的放棄所有,追尋心愛的妻子。

此時,厭倦了戰爭的妻子仁稱拉姆已經跟隨者老喇嘛踏上了尋找夢境的路途。

為了能夠找到那片淨土,他們跋山涉水,歷盡艱辛,最後在神的指引下,他們來到了巴拉格宗神山腳下。這裡的景色與老喇嘛旺堆的夢境一模一樣。

斯那多吉日夜兼程,終於在巴拉格宗的乃當牧場見到了思念他的拉姆,這一刻他們是如此的滿足,這就是他們一直找尋的“香巴拉”。

就這樣,一個在戰爭中聲名遠震的英雄部落在巴塘地區消失了,而在巴拉格宗大峽谷的深處,卻多了一個和平寧靜的小村莊——巴拉村,這裡與世無爭,男耕女織;這裡夜不閉戶....寧靜而又祥和。

如果你是一個愛聽故事的人,景區創始人斯那定主艱辛修路的勵志傳奇,定會讓你由衷的感動。

若是你追求原生態的自然美景,巴拉格宗定會讓你迷上這裡的美景。

從香格里拉大峽谷開始,你就進入了“神仙居住的地方”。這裡時而雲霧繚繞,時而大雨滂沱,這樣的場景仿佛只是在夢境裡面出現。

走在峽谷棧道上,抬頭仰望兩邊的懸崖峭壁,你會覺得大自然真的太神奇。

走到棧道的盡頭,你可以在峽谷裡面用石頭堆砌一座小佛塔。而盡頭也是峽谷漂流的起點,你可選擇漂流下來,也可以原路返回。

在峽谷和巴拉村的中間,有一個天然的佛像和一個“福”字,需要仔細看,還需要有一點抽象派的思維。

巴拉村到花海塘,一路都是繁花相迎,成片的高山杜鵑在雪山融水的滋潤下,開得格外嬌豔。導遊介紹這片茂密的森林裡面還孕育著珍貴山珍和高原珍貴藥材,例如:松茸、蟲草、紅景天等。

香巴拉佛塔,海拔4250米,天然形成的金字塔形山峰聳立在天空下,形狀像藏傳佛教中的建築物——佛塔,因此也被成為“天然佛塔”。

傳說中,1300年前帶領仁稱拉姆去尋找天堂的老喇嘛在此修煉成仙,化成一座大山,繼續守護著這一片天堂和居住在此的巴拉人。

格宗神山就在香巴拉佛塔的不遠處,海拔5545米,香格里拉的最高峰,至今沒有攀登記錄。

在格宗神山的周邊分佈著高原湖泊、珍惜動植物。

一靜覺得,巴拉格宗一個讓人沉思、反省、覺悟的地方。我走進它,看的是風景,得到的更是關於夢想的啟發。

第二站,梅裡雪山

既然到了香格里拉,怎麼能不去久負盛名的梅裡雪山呢?

梅裡雪山位於香格里拉德欽縣西邊約20千米的橫斷山脈中段怒江與瀾滄江之間,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主峰在藏區被稱為“卡瓦格博”,也被稱為稱為“太子十三峰”。

關於梅裡雪山相傳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其中一靜看過一篇文章。

民間傳說中,卡瓦格博是喜瑪拉雅王的一位太子,珠穆朗瑪等五姐妹是他的姐姐們,所以梅裡雪山又叫“太子雪山”,諸座雪峰為“太子十三峰 ”。

梅裡雪山是一座神秘的山,據說,有緣的人才可以看見梅裡雪山的全貌。

傳說中的梅裡雪山為人開顏只有兩次:

一次是為十世班禪。1986年10月十世班禪視察康區,當大師到達飛來寺時,梅裡雪山緊鎖在烏雲中,大師按儀規誦經、灑聖水,祈禱完畢,天空雲開,卡瓦格博露出了神聖的身姿,幾分鐘後雲霧重新閉合。

另一次是為中日登山隊的遇難者家屬。1991年1月3日,中日聯合登山隊十七人在登到海拔6470米的高度後,由於突發性的雪崩全部遇難,這是世界上第二大山難。七年後,在明永冰川發現了十一具遺骸,被確認正是當年的遇難者。據說當中日登山隊的遇難者家屬到了梅裡雪山的時候,當時也是雲遮霧罩,所有的家屬們都在紀念碑前放聲痛哭,甚至有人呼喚“卡瓦格博”,結果“卡瓦格博”——梅裡雪山竟然真的拉開了雲霧,露出了真容……

一路的朝聖之旅,向著梅裡雪山出發。

潔白泛著銀光的雪山近在眼前,五彩的經幡隨風飄蕩,隨處可見的瑪尼堆都給這趟旅程添上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一靜覺得旅行真的是一種病,一旦你沾染了,你就再也無法擺脫,而且你自己根本就不想從中解脫出來!

溫馨提示:香格里拉由於是高原,氣候反常,早晚溫差大,出行請多帶幾件衣服,注意保暖,同時也要注意高反,隨身攜帶一些預防的藥品。

【編輯】一靜

你能聽到的只是潺潺的流水聲,沒有其他嘈雜的聲音。看到險峻的峽谷,氣勢磅礴,身在其中一靜感覺自己無比的渺小。

之前聽說巴拉格宗是香格里拉的小江南,一靜對著這個描述還是覺得不真實,可我自己真正來到這裡的那一刻,我被這裡迷人的景色深深的吸引住了,在這裡身心舒暢,將所有的煩惱忘卻在這裡,呼吸著甘甜的空氣,沐浴著和煦的陽光,對於一個長期生活在繁華的城市裡的我來說是多麼的難能可貴。

巴拉格宗是一個尋找真實自己的地方,這裡的人文和景色融會為一幅畫卷,讓一靜賞心悅目。一靜到巴拉格宗看到的不僅是美景,還有存在了千年的藏族部落神秘歷史、人文風情。

巴拉村的傳說讓我羡慕,巴拉人的歌舞讓我驚豔,巴拉人的熱情讓我倍感親切……

相傳1300年以前,巴塘一代戰亂不斷,巴塘吐司斯那多吉為統一領土常年在外征戰。有一天,斯那多吉發現妻子不知所蹤,他詢問管家,管家告訴多吉他的妻子和山上的老喇嘛走了,管家告訴多吉他的妻子也許厭倦了永無休止的戰爭,妻子的離開,多吉突然意識到自己雖然得到了無數的榮耀和財產,但卻失去最珍貴的愛情。這讓多吉內心堅信他要尋找一片人間樂土,沒有戰爭只有歡樂,他毅然決然的放棄所有,追尋心愛的妻子。

此時,厭倦了戰爭的妻子仁稱拉姆已經跟隨者老喇嘛踏上了尋找夢境的路途。

為了能夠找到那片淨土,他們跋山涉水,歷盡艱辛,最後在神的指引下,他們來到了巴拉格宗神山腳下。這裡的景色與老喇嘛旺堆的夢境一模一樣。

斯那多吉日夜兼程,終於在巴拉格宗的乃當牧場見到了思念他的拉姆,這一刻他們是如此的滿足,這就是他們一直找尋的“香巴拉”。

就這樣,一個在戰爭中聲名遠震的英雄部落在巴塘地區消失了,而在巴拉格宗大峽谷的深處,卻多了一個和平寧靜的小村莊——巴拉村,這裡與世無爭,男耕女織;這裡夜不閉戶....寧靜而又祥和。

如果你是一個愛聽故事的人,景區創始人斯那定主艱辛修路的勵志傳奇,定會讓你由衷的感動。

若是你追求原生態的自然美景,巴拉格宗定會讓你迷上這裡的美景。

從香格里拉大峽谷開始,你就進入了“神仙居住的地方”。這裡時而雲霧繚繞,時而大雨滂沱,這樣的場景仿佛只是在夢境裡面出現。

走在峽谷棧道上,抬頭仰望兩邊的懸崖峭壁,你會覺得大自然真的太神奇。

走到棧道的盡頭,你可以在峽谷裡面用石頭堆砌一座小佛塔。而盡頭也是峽谷漂流的起點,你可選擇漂流下來,也可以原路返回。

在峽谷和巴拉村的中間,有一個天然的佛像和一個“福”字,需要仔細看,還需要有一點抽象派的思維。

巴拉村到花海塘,一路都是繁花相迎,成片的高山杜鵑在雪山融水的滋潤下,開得格外嬌豔。導遊介紹這片茂密的森林裡面還孕育著珍貴山珍和高原珍貴藥材,例如:松茸、蟲草、紅景天等。

香巴拉佛塔,海拔4250米,天然形成的金字塔形山峰聳立在天空下,形狀像藏傳佛教中的建築物——佛塔,因此也被成為“天然佛塔”。

傳說中,1300年前帶領仁稱拉姆去尋找天堂的老喇嘛在此修煉成仙,化成一座大山,繼續守護著這一片天堂和居住在此的巴拉人。

格宗神山就在香巴拉佛塔的不遠處,海拔5545米,香格里拉的最高峰,至今沒有攀登記錄。

在格宗神山的周邊分佈著高原湖泊、珍惜動植物。

一靜覺得,巴拉格宗一個讓人沉思、反省、覺悟的地方。我走進它,看的是風景,得到的更是關於夢想的啟發。

第二站,梅裡雪山

既然到了香格里拉,怎麼能不去久負盛名的梅裡雪山呢?

梅裡雪山位於香格里拉德欽縣西邊約20千米的橫斷山脈中段怒江與瀾滄江之間,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主峰在藏區被稱為“卡瓦格博”,也被稱為稱為“太子十三峰”。

關於梅裡雪山相傳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其中一靜看過一篇文章。

民間傳說中,卡瓦格博是喜瑪拉雅王的一位太子,珠穆朗瑪等五姐妹是他的姐姐們,所以梅裡雪山又叫“太子雪山”,諸座雪峰為“太子十三峰 ”。

梅裡雪山是一座神秘的山,據說,有緣的人才可以看見梅裡雪山的全貌。

傳說中的梅裡雪山為人開顏只有兩次:

一次是為十世班禪。1986年10月十世班禪視察康區,當大師到達飛來寺時,梅裡雪山緊鎖在烏雲中,大師按儀規誦經、灑聖水,祈禱完畢,天空雲開,卡瓦格博露出了神聖的身姿,幾分鐘後雲霧重新閉合。

另一次是為中日登山隊的遇難者家屬。1991年1月3日,中日聯合登山隊十七人在登到海拔6470米的高度後,由於突發性的雪崩全部遇難,這是世界上第二大山難。七年後,在明永冰川發現了十一具遺骸,被確認正是當年的遇難者。據說當中日登山隊的遇難者家屬到了梅裡雪山的時候,當時也是雲遮霧罩,所有的家屬們都在紀念碑前放聲痛哭,甚至有人呼喚“卡瓦格博”,結果“卡瓦格博”——梅裡雪山竟然真的拉開了雲霧,露出了真容……

一路的朝聖之旅,向著梅裡雪山出發。

潔白泛著銀光的雪山近在眼前,五彩的經幡隨風飄蕩,隨處可見的瑪尼堆都給這趟旅程添上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一靜覺得旅行真的是一種病,一旦你沾染了,你就再也無法擺脫,而且你自己根本就不想從中解脫出來!

溫馨提示:香格里拉由於是高原,氣候反常,早晚溫差大,出行請多帶幾件衣服,注意保暖,同時也要注意高反,隨身攜帶一些預防的藥品。

【編輯】一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