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董希淼:商業銀行應堅持差異化發展戰略

在經濟下行週期,疊加了利率市場化的深入推進和客戶需求的深刻變遷,

我國商業銀行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從今年一季度的情況看,儘管銀行業整體上保持平穩態勢,但不少銀行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雙雙下滑,發展壓力隱現。處於內外部環境的巨大變化之下,商業銀行首先應在戰略管理上進行反思,堅持差異化發展戰略,形成差異化競爭力,保持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動性的平衡。

過去幾年,商業銀行開始探索差異化的發展戰略。

在業務層面,分別形成零售銀行戰略、小微金融戰略、同業金融戰略和互聯網金融戰略;在管理層面,不少銀行圍繞綜合化、精細化、集約化、輕型化等“四化”實施轉型,並在組織架構等方面進行調整。但除了招商銀行的零售銀行戰略獲得成功之外,大多數銀行業務戰略和管理轉型的成效並不明顯,尚未形成獨特清晰的發展模式,也未能降低經濟週期波動的影響。

下一步,我國商業銀行應該從思想認識、戰略定位、結構優化、執行實施等方面著力,加強戰略管理,將差異化發展戰略落到實處。

在思想認識上,高度重視戰略管理重要作用。在變革的時代,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未來,個人英雄主義和信貸資源的粗放投入已經難以奏效,制定適合自身、契合時代的戰略至關重要。商業銀行應謀定而後動,從整體和全域上科學把握未來發展的正確方向,

不斷推進和加強銀行戰略管理。在戰略制定中,要堅持“軟體”與“硬體”結合、戰略與戰術並用、眼前與長遠兼顧;要重視業務戰略的制定,更要重視客戶定位、服務戰略和管理轉型的協同。平時應重視研究工作,持續跟蹤形勢變化,真正做到科學決策。

在戰略定位上,堅定不移走差異化發展之路。商業銀行多年來不同程度上存在的同質化競爭已經難以維繫,

不同銀行在資金成本、目標客戶、風險偏好等方面的差異將日趨明顯。因此,需要制定並實施差異化發展戰略,形成符合自身資源稟賦和能力的發展定位和商業模式。如大型銀行要抓住機遇,揚長避短,提升綜合金融服務能力和國際化水準;中型銀行要在綜合化模式下,聚焦重點區域、重點業務、重點行業,做特色鮮明的價值銀行;小型銀行則要腳踏實地,以社區銀行為基本定位,
做小、做深、做精。

在結構優化上,逐步實現業務結構綜合化。目前,商業銀行普遍存在“單一結構”現象:業務結構上,以批發業務為主;客戶結構上,以大中型企業客戶為主;收入結構上,以利差收入為主。這樣的單一結構在利率市場化時代相對脆弱,因此要下大力氣加大結構優化力度——業務結構要逐步綜合化,更多發展財富管理等非信貸業務以及零售業務;客戶結構要均衡化,不斷提高小微企業客戶和個人客戶比例;收入結構要多元化,通過產品和服務創新,大幅提高真實的非利息收入比重,減少對利差收入的過度依賴。

在執行實施上,應保持戰略定力和耐心。戰略管理重在執行,戰略制定和執行是一個硬幣的正反兩面,有了好的發展戰略和明確的路線計畫,就要堅決執行。在經營形勢向好的情況下,要克服短視行為,對戰略性方向和業務要持續投入;在經營面臨困難的情況下,要克服畏難情緒,堅定對戰略實施的信心。近年來,商業銀行高管變動頻繁。要保持戰略定力,戰略規劃勿因人而定,戰略執行勿因人而變。當然,戰略執行不是教條式地照搬照抄,在保證戰略大方向不變的前提下,可根據形勢的變化進行相應的調整。

不斷提高小微企業客戶和個人客戶比例;收入結構要多元化,通過產品和服務創新,大幅提高真實的非利息收入比重,減少對利差收入的過度依賴。

在執行實施上,應保持戰略定力和耐心。戰略管理重在執行,戰略制定和執行是一個硬幣的正反兩面,有了好的發展戰略和明確的路線計畫,就要堅決執行。在經營形勢向好的情況下,要克服短視行為,對戰略性方向和業務要持續投入;在經營面臨困難的情況下,要克服畏難情緒,堅定對戰略實施的信心。近年來,商業銀行高管變動頻繁。要保持戰略定力,戰略規劃勿因人而定,戰略執行勿因人而變。當然,戰略執行不是教條式地照搬照抄,在保證戰略大方向不變的前提下,可根據形勢的變化進行相應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