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兩會專家談|堅守文化自信 讓“西藏文化滅絕論”不攻自破

中國西藏網訊 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社會經濟所助理研究員李健博士在京接受了《中國西藏》雜誌、中國西藏網的專訪,就西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等內容發表了看法。

李健博士長期從事西藏文化方面,特別是唐卡保護與傳承的調查研究,對西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有著深入的瞭解。

藏研中心內部 白雪曼攝

關於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李健說,可以看出在文化方面近幾年有一個變化,2015年只是提了“重視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到了2016年變成“要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今年則是“加強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這顯示出政府在文化方面工作思想的不斷演進和創新。“最開始文物也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好,只提保護,利用方面沒有強調。最近兩年習總書記提到,‘要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李健說,“對於利用方面的重視程度大大提高了。
文物怎麼利用,過去沒有講這方面的內容,今年特別強調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都要保護利用,可以說工作思路是越來越完善了。”

李健說,西藏文化在國內外都是討論的熱點問題。國外所謂的“西藏文化滅絕論”,認為西藏文化會隨著市場的發展逐漸消失。我們要認識到,西藏文化本身博大精深、典籍浩如煙海,在繪畫、音樂、舞蹈等很多方面都有非常豐富、珍貴的遺產。

這樣豐厚的遺產不僅是西藏的,還是在中華民族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不能孤立地去看待。因為文化是多民族交流交融才形成的,西藏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很重要的部分,我們肯定不希望這些豐厚的文化遺產淹沒消失。

此外,西藏文化也是全人類共同的精神文化遺產。藏傳佛教是世界三大佛教分支之一,對於豐富人類哲學的思考,包括人類精神文明有很大的作用。

可以說,西藏文化對於現代社會,對人類發展都是有貢獻的。西藏文化對於西藏當地,對全中國,對於中華民族乃至整個人類的貢獻、影響都是有目共睹的。

李健說,習主席強調要樹立“文化自信”,優秀的文化一直會傳承下去,西藏文化也應該有自信。“我們應該思考什麼是優秀的文化,怎麼把優秀的文化讓更多人認識和瞭解。當人們把優秀文化都認識接受了,

這樣的文化不僅不會消失,反而會發揚光大。這不是說凡是過去的文化都要原封不動保存下來,這樣也不太現實,畢竟文化有精華也有糟粕,這就需要從民族發展或文化發展的角度去識別,把不好的方面剔除掉,把好的方面進行充實完善發揚”。

關於西藏的文化保護情況,李健說,近些年國家在這方面的投入力度很大,包括布達拉宮的修繕,一些重要寺廟的保護、修復等,歷朝歷代都沒有投入這麼多資金進行傳統文化的保護,取得的成績也有目共睹。目前,西藏重要的文物都有專門的地方保管,還有嚴格的制度防止文物丟失,包括近幾年在做可移動和不可移動文物的普查。

“西藏的面積非常廣闊,文物遺產非常豐富,重要的文物保護單位,都是國家直接出錢資助進行保護和維修。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野外文化遺址也需要加大保護力度。很多很偏遠的地區,比如在阿裡,古代遺址非常多,文物也很豐富,但都散落在很寬廣的地域,需要加大保護的力度。因此,阿裡探索了一種方式,設置野外文物保管員的公益性崗位,讓專人負責文物的巡查,有問題及時反映。這個制度很好,大大增加了文物保護的人手,也解決了文物分散帶來的問題。”李健介紹。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西藏自治區有專門的非遺保護單位,各個地區都在積極申報非遺的保護,勢頭很不錯。問題是,怎麼把申報與後續的保護問題更好地銜接起來,”李健說,“我覺得在非遺保護方面,支持的力度還可以再加大。那些能夠把非遺發揚光大的真正的傳承人,國家可以給予足夠的支持,讓他去發展,培養更多優秀傳承人。這項工作很重要,也很緊迫。”

李健博士 白雪曼攝

此外,關於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李健說他發現今年有一個提法是加強文化市場監管,“這個非常重要。為什麼要加強文化市場監管?文化市場,過去我們講的是保護,但在市場的發展過程中產生了一些亂象。這種情況下政府就要管起來,不能把西藏的品牌破壞了,否則對西藏經濟的發展是很不利的。只有把市場秩序維護好,才能讓產業更好的發展。”(中國西藏網 圖、文/白雪曼)轉載該作品,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歷朝歷代都沒有投入這麼多資金進行傳統文化的保護,取得的成績也有目共睹。目前,西藏重要的文物都有專門的地方保管,還有嚴格的制度防止文物丟失,包括近幾年在做可移動和不可移動文物的普查。

“西藏的面積非常廣闊,文物遺產非常豐富,重要的文物保護單位,都是國家直接出錢資助進行保護和維修。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野外文化遺址也需要加大保護力度。很多很偏遠的地區,比如在阿裡,古代遺址非常多,文物也很豐富,但都散落在很寬廣的地域,需要加大保護的力度。因此,阿裡探索了一種方式,設置野外文物保管員的公益性崗位,讓專人負責文物的巡查,有問題及時反映。這個制度很好,大大增加了文物保護的人手,也解決了文物分散帶來的問題。”李健介紹。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西藏自治區有專門的非遺保護單位,各個地區都在積極申報非遺的保護,勢頭很不錯。問題是,怎麼把申報與後續的保護問題更好地銜接起來,”李健說,“我覺得在非遺保護方面,支持的力度還可以再加大。那些能夠把非遺發揚光大的真正的傳承人,國家可以給予足夠的支持,讓他去發展,培養更多優秀傳承人。這項工作很重要,也很緊迫。”

李健博士 白雪曼攝

此外,關於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李健說他發現今年有一個提法是加強文化市場監管,“這個非常重要。為什麼要加強文化市場監管?文化市場,過去我們講的是保護,但在市場的發展過程中產生了一些亂象。這種情況下政府就要管起來,不能把西藏的品牌破壞了,否則對西藏經濟的發展是很不利的。只有把市場秩序維護好,才能讓產業更好的發展。”(中國西藏網 圖、文/白雪曼)轉載該作品,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