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發生在這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奇跡,你是絕對想不到的……

萬萬沒想到,世界上首個消除愛滋病毒及梅毒母嬰傳播的國家竟然是這個窮困的國家!

它就是古巴,世界上唯一真正實現全面免費醫療的國家!更令人稱奇的是,這種免費醫療是在遭受美國政治、經濟全面制裁,國家極度貧困的背景下取得的,堪稱奇跡!

國內國民受益:公共健康資料優於美國

2013年,古巴《格拉瑪報》報導,古巴產婦死亡率為21.5名/10萬人,為世界範圍內低水準。

令人吃驚的是,古巴的部分公共健康資料甚至優於美國。

美國中情局出版的《世界概況》顯示,2015年,古巴新生兒死亡率為4.63 名/千人,遠低於拉美平均水準,也優於美國的5.87 名/千人。

2013年11月,泛美衛生組織(OPS)發表報告,平均每10000 名古巴人擁有134.6名醫生,超過美國(125.1名)和加拿大(93.5名) ,位居美洲地區第一位。

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世界衛生統計2016》顯示,

2015年,古巴人的平均預期壽命為79.1歲,與美國接近,達到了發達國家的水準。

其實,正是“惠及每一個人”的醫療體系,大大提高了古巴人的生活品質和健康狀況,

真正的免費醫療,沒有紅包、號販子

古巴人一提到醫生,就覺得很親切:“醫生就像朋友,

我們很願意和醫生聊家常。”古巴人沒有給醫生送紅包的現象,也沒有號販子。

而古巴高效醫療體制的首要“秘方”就在於它的初級醫療制度,尤其是家庭醫生制度。

古巴的家庭醫生診所設在社區裡,看病就醫非常方便,家庭醫生還做家訪出診,病人不用出家門就能看病。這種制度大大減少了“小病變大病”的幾率。

資料顯示,古巴現有14708家社區醫療站和498家綜合門診部,構成了其初級醫療體系。平時古巴人走幾分鐘就能到診所;為了方便服務,古巴的社區診所提供24小時全天服務,病人隨時可以去看病。

在通常情況下,人們生病後首先去找指定的家庭醫生。感冒發燒之類的小病,古巴人都是在社區醫院治療。只有在需要的情況下,他們才被自己的家庭醫生指引去第二級醫院或者第三級醫院接受專門治療。

由於大部分病人在前兩級醫療機構已經分流和治癒,無需到大醫院治療,因此古巴的大醫院從來不會出現人頭湧動的景象,病房中甚至經常都有些床位是空的。

由於古巴實行的是真正的免費醫療,在古巴的醫院,小到檢查視力,大到核磁共振、超聲波等,都是免費的。醫院還根據病人的特殊情況準備了專門的飯菜,家屬陪住也有休息的地方。

世界領先的醫療水準

也許有人要問了,雖然是免費醫療,但醫療水準有保障嗎?其實,古巴的醫療水準非常高,在眼科、矯形術、生物工程技術、骨髓、心臟、肺、肝、腎、胰腺等器官移植手術、帕金森症、早老性癡呆症等多個領域已位居世界前列。

上世紀80年代,美國曾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古巴的醫療體系與發達國家不相上下。為了治病,不少美國人不惜冒偷渡的風險前往古巴。去年,《紐約時報》還曾報導過一名美國老太太,為購買一種叫Cimavax的肺癌疫苗專程跑到古巴。

在生物行業,古巴更有著超強的研發能力,可以生產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新藥。

中國人熟悉的古巴抗癌藥——藍蠍肽

《華氏911》的導演邁克•摩爾拍攝的紀錄片《醫療內幕》中,揭露了另一個真相:在美國賣120美元的藥,在古巴僅需要5美分。

正是因為一方面具有領先的醫療水準,另一方面實行全民免費醫療制度,古巴成功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消除愛滋病毒及梅毒母嬰傳播的國家。

醫療成為軟實力 甚至為美國提供醫療援助

古巴派駐海外的醫務人員分散在100多個國家與地區。由古巴實施的“奇跡行動計畫”在拉美已成功免費治癒53.8萬眼疾病患。

古巴醫生在為玻利維亞病患檢查眼睛

此外,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受害者也被送到古巴治療,古巴哈瓦那拉丁美洲醫學院(ELAM),被譽為“世界醫生的搖籃”,免費接收來自第三世界的求學者。不僅免其學習和食宿費用,還提供小額生活補助。

古巴為越南援建的“越南古巴醫院”

古巴甚至慷慨地為“死對頭”美國提供醫療援助。2005年,美國遭受“卡特裡娜”颶風災害後,古巴宣佈願意派遣1000多名醫療專家前去援助。儘管美國政府沒有接受,但古巴的義舉讓人肅然起敬。

上千名古巴醫生前方放著背包,準備前往美國受到卡崔娜颶風侵襲的災區提供醫療服務。

醫療服務極大緩解古巴與拉丁美洲等國家的關係,拉近了古巴與國際社會的距離,幫助古巴重塑了國際形象,還為古巴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

醫療服務推動了古巴旅遊業的發展,許多歐洲、拉美和加拿大的病人選擇到古巴旅遊治療。

古巴更是成為拉美地區政治家和明星治病的首選之地。前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多次前往古巴就醫,阿根廷球星馬拉多納也到古巴接受戒毒治療。

古巴還玩起了醫療“換”石油的策略,通過向委內瑞拉派出2萬名醫生,換取低價石油。

醫療服務已經成為古巴一張閃亮的國家名片,軟實力的重要一環。

全民免費醫療:奇跡是如何現實的

古巴的全民免費醫療與其領導的對醫療的重視密不可分。古巴高層政要裡好多人都是醫學博士,知名的領導人切•格瓦拉就是醫生。

其實在早期,古巴因為醫療水準差吃過不少苦頭。

1959年古巴革命勝利時,大批醫生外逃,美國對古巴實行禁運,傳統的醫藥與醫療設備供應來源中斷,古巴醫療條件迅速惡化。

隨之而來的是傳染病流行,古巴的衛生和健康指標持續下降,整個國家的醫療衛生事業陷入困境。

面對這種困境,當時的卡斯楚政府果斷選擇大刀闊斧改革醫療系統,並把提高全體國民的健康水準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的一項重要戰略任務,提出“讓人人享有健康”的奮鬥目標。

這個奮鬥目標的背後,是古巴不遺餘力地人力物力投入,每年用於公共衛生事業的資金占國家財政支出的20%。這是什麼概念呢?中國2016年醫療衛生支出占財政支出的7%。

正是基於此,古巴全民免費醫療制度、醫藥分離制度、三級醫療制度才能得以確立,高效率的醫療體系,高水準的醫療技術,高素質的醫務人員才能得以實現。

誠然,古巴的免費醫療,建立在人口基數小(1100萬)的特殊國情下,也存在著開支大、浪費大等諸多問題。

然而,一個經濟發展水準世界倒數的國家,卻捨得把錢投入到醫療衛生事業,只為保障全體國民的生命健康,這是古巴人民擁護卡斯楚政府的重要原因。

2016年11月25日卡斯楚逝世,古巴民眾悼念

無論是經濟發達的歐美,正在崛起的中國,還是戰亂紛爭的阿富汗,都在為看病難、藥費貴發愁之時,名不見經傳的古巴,卻實現了全民免費醫療的奇跡,樹立了一個醫療改革的標杆與樣板。

同為社會主義國家,之於中國,古巴的醫療衛生事業更具示範意義。

中國GDP是古巴的126倍,人均國民總收入是古巴的1.2倍,但在醫療制度上,中國被甩了兩個太平洋。

古巴是經濟的“矮子”,卻是醫療衛生事業的“巨人”。

醫療改革,中國應該向古巴學習!

本文由海外眼(haiwaiyan)整理發佈,相瞭解更多海外故事,請關注海外眼,帶您“睜眼看世界”!

由於古巴實行的是真正的免費醫療,在古巴的醫院,小到檢查視力,大到核磁共振、超聲波等,都是免費的。醫院還根據病人的特殊情況準備了專門的飯菜,家屬陪住也有休息的地方。

世界領先的醫療水準

也許有人要問了,雖然是免費醫療,但醫療水準有保障嗎?其實,古巴的醫療水準非常高,在眼科、矯形術、生物工程技術、骨髓、心臟、肺、肝、腎、胰腺等器官移植手術、帕金森症、早老性癡呆症等多個領域已位居世界前列。

上世紀80年代,美國曾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古巴的醫療體系與發達國家不相上下。為了治病,不少美國人不惜冒偷渡的風險前往古巴。去年,《紐約時報》還曾報導過一名美國老太太,為購買一種叫Cimavax的肺癌疫苗專程跑到古巴。

在生物行業,古巴更有著超強的研發能力,可以生產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新藥。

中國人熟悉的古巴抗癌藥——藍蠍肽

《華氏911》的導演邁克•摩爾拍攝的紀錄片《醫療內幕》中,揭露了另一個真相:在美國賣120美元的藥,在古巴僅需要5美分。

正是因為一方面具有領先的醫療水準,另一方面實行全民免費醫療制度,古巴成功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消除愛滋病毒及梅毒母嬰傳播的國家。

醫療成為軟實力 甚至為美國提供醫療援助

古巴派駐海外的醫務人員分散在100多個國家與地區。由古巴實施的“奇跡行動計畫”在拉美已成功免費治癒53.8萬眼疾病患。

古巴醫生在為玻利維亞病患檢查眼睛

此外,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受害者也被送到古巴治療,古巴哈瓦那拉丁美洲醫學院(ELAM),被譽為“世界醫生的搖籃”,免費接收來自第三世界的求學者。不僅免其學習和食宿費用,還提供小額生活補助。

古巴為越南援建的“越南古巴醫院”

古巴甚至慷慨地為“死對頭”美國提供醫療援助。2005年,美國遭受“卡特裡娜”颶風災害後,古巴宣佈願意派遣1000多名醫療專家前去援助。儘管美國政府沒有接受,但古巴的義舉讓人肅然起敬。

上千名古巴醫生前方放著背包,準備前往美國受到卡崔娜颶風侵襲的災區提供醫療服務。

醫療服務極大緩解古巴與拉丁美洲等國家的關係,拉近了古巴與國際社會的距離,幫助古巴重塑了國際形象,還為古巴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

醫療服務推動了古巴旅遊業的發展,許多歐洲、拉美和加拿大的病人選擇到古巴旅遊治療。

古巴更是成為拉美地區政治家和明星治病的首選之地。前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多次前往古巴就醫,阿根廷球星馬拉多納也到古巴接受戒毒治療。

古巴還玩起了醫療“換”石油的策略,通過向委內瑞拉派出2萬名醫生,換取低價石油。

醫療服務已經成為古巴一張閃亮的國家名片,軟實力的重要一環。

全民免費醫療:奇跡是如何現實的

古巴的全民免費醫療與其領導的對醫療的重視密不可分。古巴高層政要裡好多人都是醫學博士,知名的領導人切•格瓦拉就是醫生。

其實在早期,古巴因為醫療水準差吃過不少苦頭。

1959年古巴革命勝利時,大批醫生外逃,美國對古巴實行禁運,傳統的醫藥與醫療設備供應來源中斷,古巴醫療條件迅速惡化。

隨之而來的是傳染病流行,古巴的衛生和健康指標持續下降,整個國家的醫療衛生事業陷入困境。

面對這種困境,當時的卡斯楚政府果斷選擇大刀闊斧改革醫療系統,並把提高全體國民的健康水準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的一項重要戰略任務,提出“讓人人享有健康”的奮鬥目標。

這個奮鬥目標的背後,是古巴不遺餘力地人力物力投入,每年用於公共衛生事業的資金占國家財政支出的20%。這是什麼概念呢?中國2016年醫療衛生支出占財政支出的7%。

正是基於此,古巴全民免費醫療制度、醫藥分離制度、三級醫療制度才能得以確立,高效率的醫療體系,高水準的醫療技術,高素質的醫務人員才能得以實現。

誠然,古巴的免費醫療,建立在人口基數小(1100萬)的特殊國情下,也存在著開支大、浪費大等諸多問題。

然而,一個經濟發展水準世界倒數的國家,卻捨得把錢投入到醫療衛生事業,只為保障全體國民的生命健康,這是古巴人民擁護卡斯楚政府的重要原因。

2016年11月25日卡斯楚逝世,古巴民眾悼念

無論是經濟發達的歐美,正在崛起的中國,還是戰亂紛爭的阿富汗,都在為看病難、藥費貴發愁之時,名不見經傳的古巴,卻實現了全民免費醫療的奇跡,樹立了一個醫療改革的標杆與樣板。

同為社會主義國家,之於中國,古巴的醫療衛生事業更具示範意義。

中國GDP是古巴的126倍,人均國民總收入是古巴的1.2倍,但在醫療制度上,中國被甩了兩個太平洋。

古巴是經濟的“矮子”,卻是醫療衛生事業的“巨人”。

醫療改革,中國應該向古巴學習!

本文由海外眼(haiwaiyan)整理發佈,相瞭解更多海外故事,請關注海外眼,帶您“睜眼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