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們看看各個朝代的疆域(上部分)

小石頭對於歷史十分的熱愛,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我們以前的各個朝代的疆域大小吧

夏:大禹的兒子啟所建立。共傳十四代,十七後(夏朝統治者在位時稱”後“,去世後稱”帝“),延續約471年 ,

為商朝所滅。

商:夏朝方國商國君主商湯率方國於鳴條之戰滅夏後,以“商”為國號 ,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之後,商朝國都頻繁遷移,至其後裔盤庚遷殷(今安陽)後國都才穩定下來,在殷建都達二百七十三年,商朝又被後世稱為“殷”或“殷商”。


周:周朝分為“西周”(前11世紀中期-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

西周由周武王姬發創建,定都鎬京(宗周),成王五年營建東都成周洛邑;

西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東遷,定都雒邑(成周),此後周朝的這段時期稱為東周。史書常將西周和東周合稱為兩周

春秋戰國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

其分水嶺是在西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滅掉智氏,瓜分晉國為標誌。

春秋時期,簡稱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屬於東周的一個時期。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另一說認為春秋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戰國時期簡稱戰國,指西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東周後期至秦統一中原前,

各國混戰不休,故被後世稱之為“戰國”。“戰國”一名取自于西漢劉向所編注的《戰國策》。

秦國:原為周朝的一個諸侯國,

到秦始皇繼位後,於西元前230年到前221年先後攻滅關東六國,完成華夏大一統,後北擊匈奴、南並百越,建立中國空前遼闊的王朝。秦始皇死後,秦二世胡亥與趙高合謀篡改秦法導致秦末農民起義。西元前207年,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

漢:漢朝(前202—220年)是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

分為西漢和東漢兩個時期,共曆二十九帝,享國四百零五年。漢朝因尚火德故稱為炎漢,又因皇室姓劉而被稱為劉漢。

三國: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

晉:晉朝(266年-420年)上承三國下啟南北朝,分為西晉與東晉兩個時期,西晉為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王朝之一,其中東晉屬於六朝之一,兩晉共傳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三國兩晉南北朝這個時期很混亂,有時間詳細介紹)

隋:隋朝(581年-618年,一說619年或630年)是中國歷史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大一統王朝,因唐朝與隋朝的文化、制度、社會特點一脈相承,故史學家常將兩朝合稱為隋唐。

三國: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

晉:晉朝(266年-420年)上承三國下啟南北朝,分為西晉與東晉兩個時期,西晉為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王朝之一,其中東晉屬於六朝之一,兩晉共傳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三國兩晉南北朝這個時期很混亂,有時間詳細介紹)

隋:隋朝(581年-618年,一說619年或630年)是中國歷史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大一統王朝,因唐朝與隋朝的文化、制度、社會特點一脈相承,故史學家常將兩朝合稱為隋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