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每天瞭解一個人外傳——寶物說:馬踏飛燕

馬踏飛燕是東漢藝術家的經典之作,是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的稀世之寶,在中國雕塑史上代表了東漢時期的最高藝術成就。

1969年10月,在甘肅武威雷台發現的一座已遭兩次盜掘的東漢晚期墓葬中,

出土了銅人、銅車、銅牛、陶器等220餘件文物,其中有39匹神態各異、活靈活現的銅馬。

1970年8月,這批文物被運送到甘肅省博物館進行修復、處理和保護。其中的一匹銅奔馬,馬頭頂花纓微揚,昂首揚尾,尾打飄結,三足騰空,右後足蹄踏一飛燕,飛燕展翅,

驚愕回首。它就是現如今的“馬踏飛燕”。

2002年,中美建交30周年之際,布希總統來中國訪問,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將原大仿製24K鍍金青銅仿製品“馬踏飛燕”作為國禮贈與來訪的美國總統喬治·沃克·布希。

1983年10月,馬踏飛燕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1985年銅奔馬以“馬超龍雀”這個名稱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業的圖形標誌,並一直被沿用至今。1986年被定為國寶級文物。

大膽誇張地進行巧妙構思,讓馬的右後蹄踏上一隻淩空飛翔的燕子。這樣一來,以燕襯馬,讓飛燕與奔馬的速度有目共睹,使奔馬的動勢凝固在一個靜止的空間,把一匹靜止的銅馬塑靈了、塑活了、塑絕了!

但關於馬踏飛燕有一個未解之謎:到底下面的飛燕是哪一種鳥,還沒有準確的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