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俄中東軍售“全面開花”,凸顯其地區影響力

2017-03-18 22:500

俄中東軍售“全面開花”,凸顯其地區影響力

■國防科技大學國際問題研究中心 呂勇勇

俄新社近日報導,在今年2月的阿聯酋(阿布達比)防務展上,俄工業貿易部長鄧尼斯·曼圖羅夫表示,

向阿聯酋提供T-90MS坦克的合同已在2016年12月簽署。無獨有偶,俄軍事技術合作局副局長阿列克謝•弗羅爾金在本次防務展上也指出,中東地區是俄羅斯武器的三大買家之一。同時他表示:“中東國家與俄軍事合作的規模歷史上一直很大,該地區從俄羅斯採購軍品數量每年都處於前三名。”

據統計,近些年俄羅斯對外軍售呈不斷上升的趨勢:在整個2016年,俄羅斯總共收到了價值560億美元的合同訂單,

其中對外軍售額達140億美元,占全球軍售將近四分之一的份額(23%)。而在中東地區,俄羅斯軍售更是呈現出“井噴式”爆發:據《簡氏防務週刊》2月24日報導,土耳其已與俄羅斯政府談判試圖購買S-400遠端防空導彈系統;同時阿列克謝•弗羅爾金也表示,俄正在履行向埃及空軍供應米格-29M戰鬥機的合同,計畫將在2020年前履行完畢;而早在2012年,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出訪以色列時,
兩國領導人便就聯合研製無人機進行了談判。誠如弗羅爾金所言:“俄羅斯的防空系統、航空技術裝備和步兵武器在中東國家都有著特殊需求。”

分析來看,俄羅斯加大對中東地區的軍售,不僅僅是出於擺脫經濟危機的原因,更是其在軍事、政治領域綜合考量的結果。

一、軍售為俄羅斯提振國內經濟提供了支撐

自克裡米亞半島危機以來,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展開了新一輪的政治經濟制裁,隨之而來的是俄羅斯國內經濟日漸低迷,而國際油價的不斷下跌,更是令其國內經濟雪上加霜。但與此同時,俄羅斯與中東地區的軍火貿易額卻在逐年增加。據統計,2006年至2015年間,俄羅斯對這一地區軍售總額達到127億美元,而上一個十年僅為60億美元。

由於政治與安全局勢的動盪不安,使得中東地區在國際軍火市場上的地位穩步上升、在世界軍火進口總額中的比例逐步增加,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軍火市場。2016年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統計顯示,與2006年至2010年相比,過去5年間中東地區的武器進口量增加了61%。其中,沙烏地阿拉伯的軍火進口增加了275%,採購額約占全球軍火市場的7%,成為中東地區最大軍火買家。

中東地區作為快速增長的防務市場,自然得到了俄羅斯的關注。而不斷擴大的對外軍售,不僅能夠促進俄軍事產業的創新發展,也能夠為疲軟的國內經濟“輸血”,為國內經濟的轉型升級注入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二、軍售為俄羅斯平衡地區軍事力量提供了視窗

一直以來,俄羅斯在中東地區大多以“中立調停者”的角色出現。但隨著敘利亞危機和烏克蘭危機的爆發乃至加劇,俄羅斯面臨的經濟與安全壓力陡然增大。一些中東的地區大國作為某超級大國的“代言人”,在軍事力量上一直處於相對的優勢地位,而通過對中東夥伴國的軍售、逐步增強其軍事實力,為俄羅斯平衡地區軍事力量提供了視窗。如今,俄羅斯正在逐步影響中東地區軍事力量的平衡,使得該地區支援俄羅斯的力量逐步得到加強,進而維護俄在中東地區的經濟與安全利益。

通過在敘利亞戰場上的力量展示,俄羅斯以軍事強國的形象出現在中東地區的事務中,儘管付出了一定的人員犧牲甚至是大使遇刺的代價,但顯而易見的是,俄羅斯已經逐步在中東地區“站穩腳跟”,其影響力和外交協調能力也在逐步增強。不斷增加的軍售進一步擴大了俄羅斯在該地區的“朋友圈”,在未來共同應對恐怖主義威脅以及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上將會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三、軍售為俄羅斯擴大地區影響力提供了機遇

1991年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隨之衰落。但隨著俄羅斯綜合國力的不斷回升,其影響力也在逐漸恢復。去年8月,俄羅斯首次使用伊朗空軍基地對敘利亞境內的“伊斯蘭國”等極端武裝發動空襲。而這是伊朗自1979年爆發伊斯蘭革命以來,第一次向外國開放軍事基地。而在今年3月9日、10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相繼訪問俄羅斯,就雙邊經貿合作、敘利亞問題及中東形勢展開會談。作為美國在中東和北約的重要盟友,兩國領導人前往莫斯科就中東事務積極與俄羅斯溝通,無疑體現了俄在中東與日俱增的影響力。

俄羅斯國際事務理事會主任科爾圖諾夫說,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在降低,該地區主要國家的作用在上升。而通過對中東地區的軍售,俄羅斯正在逐步擴大對這一區域的影響力,銷售武器不僅能讓俄羅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西方各國的制裁壓力,同時也能夠加深與中東國家的經濟與政治聯繫,擴大俄在中東地緣政治版圖中的影響力。

俄羅斯面臨的經濟與安全壓力陡然增大。一些中東的地區大國作為某超級大國的“代言人”,在軍事力量上一直處於相對的優勢地位,而通過對中東夥伴國的軍售、逐步增強其軍事實力,為俄羅斯平衡地區軍事力量提供了視窗。如今,俄羅斯正在逐步影響中東地區軍事力量的平衡,使得該地區支援俄羅斯的力量逐步得到加強,進而維護俄在中東地區的經濟與安全利益。

通過在敘利亞戰場上的力量展示,俄羅斯以軍事強國的形象出現在中東地區的事務中,儘管付出了一定的人員犧牲甚至是大使遇刺的代價,但顯而易見的是,俄羅斯已經逐步在中東地區“站穩腳跟”,其影響力和外交協調能力也在逐步增強。不斷增加的軍售進一步擴大了俄羅斯在該地區的“朋友圈”,在未來共同應對恐怖主義威脅以及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上將會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三、軍售為俄羅斯擴大地區影響力提供了機遇

1991年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隨之衰落。但隨著俄羅斯綜合國力的不斷回升,其影響力也在逐漸恢復。去年8月,俄羅斯首次使用伊朗空軍基地對敘利亞境內的“伊斯蘭國”等極端武裝發動空襲。而這是伊朗自1979年爆發伊斯蘭革命以來,第一次向外國開放軍事基地。而在今年3月9日、10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相繼訪問俄羅斯,就雙邊經貿合作、敘利亞問題及中東形勢展開會談。作為美國在中東和北約的重要盟友,兩國領導人前往莫斯科就中東事務積極與俄羅斯溝通,無疑體現了俄在中東與日俱增的影響力。

俄羅斯國際事務理事會主任科爾圖諾夫說,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在降低,該地區主要國家的作用在上升。而通過對中東地區的軍售,俄羅斯正在逐步擴大對這一區域的影響力,銷售武器不僅能讓俄羅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西方各國的制裁壓力,同時也能夠加深與中東國家的經濟與政治聯繫,擴大俄在中東地緣政治版圖中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