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專家研討“何天佐傳統中醫藥正骨療法”保護傳承

與會專家合影留念。 安源 攝

中新網成都5月23日電(記者安源)23日,由四川省非遺保護協會主辦,成都市非遺保護協會、八一骨科醫院承辦的“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何天佐傳統中醫藥正骨療法’傳承保護專題研討會”在成都舉行。

與會專家充分肯定了該專案保護傳承方面取得的成效,並建議加強整合四川何氏骨科流派,抓住機遇形成合力,向國家級非遺的目標邁進。

在研討會上,該專案保護傳承單位八一骨科醫院副院長王勇介紹說,“何天佐傳統中醫藥正骨療法”源自四川何氏骨科流派,於2011年6月列入第三批四川省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成為全軍首例省級非遺傳統中醫藥類項目,八一骨科醫院成為全軍首家非遺專案保護單位,由此,何氏骨科流派由“家學”變成“非遺項目”,開始走向技術推廣與文化傳承相結合的道路。

研討會現場。 安源 攝

近年來,八一骨科醫院對“何天佐傳統中醫藥正骨療法”採取全面、系統、準確的保護措施,

完善“何天佐傳統中醫藥正骨療法”檔案庫建設,成立專門的保護機構和培訓機構,完善傳承機制,進一步擴大繼承人培養範圍,採取師帶徒方式培養“何天佐傳統中醫藥正骨療法”傳承人。從2011年至今,何天佐培養主要傳承人10名,由導師何天佐、四川何氏骨科流派傳承工作室、四川仁甫何氏骨科技術研究中心聯合頒發證書。主要傳承人培養後備傳承人25人,
平均年齡37歲,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學術流派傳承推廣基地辦公室、四川何氏骨科流派傳承工作室和四川仁甫何氏骨科技術研究中心聯合頒發證書。

同時,探索師承傳授與院校教育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與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聯合編寫《何氏骨科學概論》作為教材,迄今已培養在校生80余人次。此外,建立示範門診和傳承工作站,

近五年來,將何天佐學術思想、特色技術,全面、系統地推廣應用于福建廈門思明區梧村骨科醫院、湖南衡陽市康陽骨科醫院等四個傳承工作站。據統計,四個工作站以何氏骨科技術為主,廣泛使用何氏骨科特色中藥製劑,純中醫診療累計門診2963255人次,收住院105411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該專案開拓了異地申遺的傳承保護新路子。在“何天佐傳統中醫藥正骨療法”進入四川省非遺名錄後,

成功列入了福建省、廈門市、衡陽市、益陽市“一省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記者瞭解到,為進一步促進並加強“何天佐傳統中醫藥正骨療法”的保護與傳承,八一骨科醫院擬在成都郫縣投資創建“四川何氏骨科流派傳承推廣基地”,該基地總面積116畝,其中76餘畝將用於優質中草藥的培育與種植。

當日研討會上,與會專家還就“何天佐傳統中醫藥正骨療法”的內涵及其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四川何氏骨科流派史實研究的關係等進行了研討。(完)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