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躺著總覺得心臟要停跳,七旬老漢竟恐懼睡眠

睡覺時總覺得心臟要停止跳動,睡醒後比沒睡還累,長此以往,七旬老人開始恐懼睡眠,經醫院檢查,原來老人是抑鬱症和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表現。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據瞭解,
成年人睡眠障礙比例高達35%,專家建議,可以從飲食和環境中調節睡眠。

七旬老漢睡醒後比不睡還累

患者趙先生今年68歲了,患有失眠和心煩的症狀3年多,不久前他來到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睡眠科就診。趙先生成,自己最初並沒有覺得入睡困難, 只是覺得睡眠淺,但慢慢在睡眠中感到“心臟停止跳動,

就像要昏死過去”,有時淩晨能聽見有人叫自己的名字。次日醒來,經常全身乏力,反應遲鈍,不願做事。白天經常開著電視,看著看著就睡著了,家人把電視一關,立馬又醒過來了,覺得自己根本沒睡。一想到夜晚降臨,就開始擔心無法入睡,容易出汗,忽冷忽熱,經常感覺坐臥不寧,而且不敢一個人獨處,擔心有危險,還時常感覺陣發性心慌胸悶,
胸口壓迫感。懷疑是心臟病發作,他曾多次在綜合性醫院就診,但均未檢查出明顯異常。

經過多導睡眠儀檢測和分析,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睡眠科主任高安民分析,患者是抑鬱症和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兩種病合併的表現,這就給臨床診斷和治療帶來很大的困難。如果單純治療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效果是不好的,但對治療抑鬱症又不那麼容易,對用藥選擇非常高。

這個患者後來經逐漸停用安眠藥,給予系統抗抑鬱藥治療,並糾正睡眠姿勢,輔助心理治療,一段時間後患者入睡前幻覺消失, 心慌胸悶減輕,抑鬱情緒明顯改善。

成年人睡眠障礙比例高達35%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高安民介紹,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和生活節奏的增快,

睡眠問題呈不斷加劇的趨勢。據介紹,我國大約失眠人群約占總人口的42.7%,其中女性患者是男性的1.5倍,40歲至60歲的老年人占了四分之三,而對兒童來說,有高達46.97%的兒童睡夢中會出現夢魘、夜驚和睡眠不安等症狀。高安民介紹,在睡眠障礙性疾病中,以失眠類和睡眠呼吸障礙類最多,社會危害大,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睡眠健康。調查發現,成年人出現睡眠障礙的比例高達35%,
60歲以上的老年人高達57%。“睡眠障礙會影響人的學習、記憶、情感等,導致心理疾病的增加,而長期睡眠障礙是導致慢性疲勞綜合征、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腦血管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使中風危險增加4倍,肥胖症、癌症危險陡增。

從飲食和環境中調整睡眠狀態

那麼如何獲得更好的睡眠呢?高安民介紹,首先要有良好的睡眠環境。睡眠環境包括三個方面,臥室環境或者說外環境、床品環境、人體自身內環境。對於臥室環境或者說外環境,室溫一般以20℃左右為佳,濕度以60%左右為宜。對於人體自身內環境,需要睡眠者保持良好的心態,上床不看手機等電子產品,不想其他事情,安心睡覺。對床品環境來說,如 床墊、枕頭、床具等適合即好,不要過於強求。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騰騰

齊魯壹點用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臥室環境或者說外環境、床品環境、人體自身內環境。對於臥室環境或者說外環境,室溫一般以20℃左右為佳,濕度以60%左右為宜。對於人體自身內環境,需要睡眠者保持良好的心態,上床不看手機等電子產品,不想其他事情,安心睡覺。對床品環境來說,如 床墊、枕頭、床具等適合即好,不要過於強求。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騰騰

齊魯壹點用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