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史上最著名的五件考古珍寶:越王勾踐劍只能排第四

中華文明燦爛輝煌,在近現代考古挖掘過程中,不斷有重大發現,顛覆了現代人想像。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古代科技水準並不差,甚至有些工藝技巧和創意,令人歎為觀止,即便今天重做復原,

也要費心費力,絲毫不輕鬆。接下來,就和大家聊聊史上最著名的五件考古珍寶,其中越王勾踐的寶劍,只能排在第四。

第五件,金縷玉衣

1968年,發掘了中山靖王劉勝的墓葬,最大的收穫是發現兩件完好的金縷玉衣。這兩件衣服分別穿在劉勝和他妻子身上,

已有2000多年歷史。

從工藝上說,用金絲作線玉塊做布料,製成衣服,在當時科技水準下,非常不容易。從創意角度看,絕對是超乎想像的創意。金縷玉衣主要出自漢代,此外還有為"銀縷玉衣"、"銅縷玉衣"。

第四件,越王勾踐劍

1965年,在挖掘湖北荊州江陵縣望山楚墓一號墓時,

發現了這把越王勾踐劍,上刻有刻有“鉞王鳩淺,自乍用鐱”八字。該劍屬於春秋晚期越國青銅器,被譽為中華第一劍。

該劍出土時,保存完好,沒有鏽跡,鋒利異常,稍用力就能劃破16層的白紙。檢測發現,因劍身上被鍍上了一層含鉻的金屬而千年不鏽,花紋處含硫高,因硫化銅可防銹,技術非常先進。

第三件,釋迦牟尼佛指舍利

2500年前,釋迦牟尼涅槃,弟子火花了他。後來,在他遺體的灰燼中,得到一塊頭頂骨、兩塊指骨、四顆牙齒、一節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顆珠狀真身舍利子。後來逐漸遺失,存世已經不多了。

50多年前,在鎮江甘露寺修復鐵塔發掘塔基時,發現了一個地宮,從地宮的石函中發掘出700多顆佛舍利,其中就有後來被學者證實的11顆釋迦牟尼佛祖舍利。

這是佛教聖物。

第二件,曾侯乙青銅尊盤

曾侯乙是春秋曾國的小國王,周初冊封的鎮守南方的邦國。據說,曾國因“曾侯乙青銅尊盤”而被楚國滅掉。1978年,在湖北隨州市發掘了曾侯乙的墓葬,出土了曾侯乙編鐘、曾侯乙尊盤等珍寶。

看到上述圖像,你能想像這是2500年前做出來的東西嗎?不要說古代了,即便現代想做出如此工藝,也很費勁。這件器物,在失蠟法鑄造青銅器的技術工藝上,擁有鬼斧神工的水準。

第一件,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準確的應該叫後母戊鼎,因為該鼎內壁上鑄有“後母戊”三個字。1939年3月在河南安陽出土,因體積過大,為防日軍搶走,將其重新掩埋,1946年6月重新出土。先存于南京,1959年調往北京。(“司”是“祀”之意,代表祭祀;“後”代表地位,王后;母,是某人的母親)

該鼎是祭祀所用,目前是中國鎮國之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重達832.84公斤。該鼎除了超高的青銅工藝之外,更為重要的是,鼎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三足鼎立”、“一言九鼎”等。

當然,在中國的考古發掘中,還有很多其他珍寶,無法用價值衡量,比如曾侯乙編鐘,兵馬俑的戰車等等,數不勝數。本文只是挑選幾個極具代表性的珍寶,若有遺漏,敬請諒解。

因為該鼎內壁上鑄有“後母戊”三個字。1939年3月在河南安陽出土,因體積過大,為防日軍搶走,將其重新掩埋,1946年6月重新出土。先存于南京,1959年調往北京。(“司”是“祀”之意,代表祭祀;“後”代表地位,王后;母,是某人的母親)

該鼎是祭祀所用,目前是中國鎮國之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重達832.84公斤。該鼎除了超高的青銅工藝之外,更為重要的是,鼎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三足鼎立”、“一言九鼎”等。

當然,在中國的考古發掘中,還有很多其他珍寶,無法用價值衡量,比如曾侯乙編鐘,兵馬俑的戰車等等,數不勝數。本文只是挑選幾個極具代表性的珍寶,若有遺漏,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