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揭秘玄武門之變:李淵承諾出爾反爾 李世民被逼無奈

我們都知道中國歷史上的玄武門之變,唐太宗李世民也因此坐上了皇帝寶座,進而開創了貞觀盛世。但是,玄武門之變真的是簡單的一次皇子奪權大戰嗎?今天我們就來揭秘真正的玄武門之變。

李淵之前是隋朝將領,他之所以會反隋朝,是因為受到李世民的鼓動。西元617年(義甯元年),李淵起兵反隋朝,是為晉陽起兵。之後李淵封李世民敦煌郡公、右領軍大都督之位,統領右三軍,起兵攻進長安城,一舉滅隋。李世民也因此被封為唐國內史,

秦國公。之後李世民率兵十萬設三路伏兵擊敗隋將段達。西元618年(武德元年),李淵廢黜楊侑,稱帝,改國號為唐,李世民進封秦王。

雖然李淵稱帝,但是這個時候天下各方勢力割據,因此,李世民多次親自出征,參與四場大戰役,先後滅掉薛舉、宋金剛、劉武周,

王世充、竇建德等割據勢力,一舉統一天下。自此李世民深得民心,班師回朝之日受到長安軍民的熱烈歡迎,功高蓋主這句話形容李世民一點也不為過。

最為重要的是李淵曾答應李世民,事成之後立其為太子。但李淵稱帝后,遂把李建成立為太子。

一邊是長子應該立為太子,一邊是功高蓋主的秦王,兩邊似乎都不敢妄動。但是西元626年(武德九年),突厥進犯唐朝邊境,太子李建成向父親建議,由弟弟李元吉統帥三軍出征。在太子的東宮的王晊,悄悄告訴秦王李世民:“李建成想借此控制秦王的兵馬,而且準備伏兵殺秦王于昆明池。”

這一切的因果關係,導致手握秦叔寶、尉遲恭等大將的李世民被逼無奈,只能選擇快刀斬亂麻,先發制人。西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李世民在玄武門伏兵擊殺了兩位兄長極其後代子嗣,以絕後患。同年,其父李淵禪位於李世民,遂改年號為貞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