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場所|即將消失的石碼老街區:騎樓背後,還有厝埕和水道

石碼鎮中心

從廈門坐快艇溯九龍江而上,寬闊的江面泛著青色,

連向天邊。遠處岸上,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漸漸轉變為稀疏鬆散的三四層小樓和碼頭的吊機。不到一個小時,快艇便在新建的龍海客運站靠岸了。

去年九月剛投入使用的新客運站,位於漳州龍海市石碼鎮和海澄鎮之間。恢宏大氣的客運大樓立在江邊,磚紅色的坡屋頂和起翹的屋脊彰顯著閩南地域特色,公車候車大廳的安檢程式和廳內大螢幕上播放的安防視頻,

又為這裡增添了些嚴肅而秩序井然的現代氣息。

從這裡到石碼鎮還有兩三公里的距離。在此之前,廈門來的快艇可以直接到達石碼鎮的大碼頭客運站。大碼頭離石碼最中心的關帝廟、宛南亭一帶不過200米,一上岸便能看到石碼的老街區。

商貿與騎樓街

龍海人把石碼鎮的老街區稱為“石碼街”,龍海市政府正位於此。石碼鎮原名石谿,明宣德間(1426年至1435年)改稱錦江,

弘治元年(1488年)設錦江埠。後來,因“海潮激湍,江岸崩潰,沿江壘石以障之”,嘉靖五年(1526年)改名石碼。與石碼相鄰的海澄被認為是明代月港的所在地,而石碼當地文史學者則考證,明代月港應包括海澄港、石碼港及更東邊的浮宮港三地,石碼也是古月港的停泊點之一,面向海外貿易的進出口商品在這裡登船或是靠岸。石碼隨月港而興,月港衰落之後則成為河運中心。清乾隆八年(1743年)設石碼廳,
由漳州府派通判駐守,管理龍溪、海澄、南靖、長泰四縣江海防務。同治四年(1865年)開設海關,石碼成為漳州要港。

如今的石碼街保留了明清以來的市鎮格局。以“解放”命名的東西南北四條幹道集合於老城的中心,形成相互垂直的軸線。軸線以東、以北,各有一條次要的軸線,交叉形成井字型的兩橫兩縱格局,編織起老城的架構,鋪陳于錦江之濱。或許是解放路通行汽車的緣故,

次要的軸線卻因熙攘的市集而顯得更加熱鬧。

石碼街道示意圖,根據谷歌衛星圖繪製

兩三層高的騎樓沿著主次幹道貫穿老城。騎樓一樓往裡縮進,柱子撐起出挑的二樓,留出可容納一兩人通行的門前走廊(閩南人稱“五腳砌”)。這一建築樣式暗示著石碼曾經的商貿繁盛。

騎樓沿街多是經營各式商品的店面,騎樓下的空間既拉近人行道與店家的距離,又為過往的行人遮陽避雨。

店家們往往不甘於店裡的狹小空間,用自行車或是招牌劃分出騎樓下的自家領地,甚至把貨品擺放到騎樓下,把店面擴展到更為開放的店外,招徠馬路上的行人。如今騎樓下的空間似乎更像是由外到內、由公家馬路到私家店面的過渡,而少了些供行人溜達穿梭的連廊作用。

從關帝廟二樓俯瞰石碼街

在被市集佔據的新華路,騎樓更是被隱藏在街邊的肉菜攤背後。一樓屋簷伸出的雨篷似乎把騎樓底下的空間延伸到了路上,鋪成一片臨時的屋頂。商販們在道路兩側的騎樓外沿擺起攤位,把街道收窄了近半。早上九、十點鐘,似乎已過了早市的高☆禁☆潮,新華路上卻仍然人頭攢動。人們或是討價還價,或與老闆拉著家常,十分熱鬧。這條清代填江灘而建的路原名新行路,區別於“外市街”(今民主路),隨著江岸的外延而轉為內陸,臨江商肆也改建為騎樓,卻依然延續著過往的繁華。

新華路街景

騎樓的二樓多開有三連窗,窗框頂部、周邊裝飾著拱券或者火焰形的浮雕。矩形的大窗戶幾乎貼著一樓的匾額位置,人們可以從屋裡輕而易舉地探出身來。聯想石碼與錦江的緊密聯繫,不由讓人猜測巨大的開窗是為了方便江水氾濫時從二樓逃生,畢竟解放西路的舊名便是“大港墘”(閩南語,意為大港邊)。後來,與當地的老人聊及大開窗的原因,他們笑著否定了這一猜想。他們認為,騎樓以前的佈局多為一樓店面、二樓儲貨,大開窗更多是為了方便從視窗上下運貨。

騎樓二樓開窗

“埕”裡人家

從解放東路騎樓街拐進南面幽深的巷子裡,狹窄的巷道僅容一人通行,對面相遇還要側身相讓才能通過。繞過進深極深的“竹筒屋”,巷子彎彎曲曲,不知會把人帶向何方,穿過“隘門仔”,最終到達一片開闊的空地(閩南人稱為“埕”)時,頗有《桃花源記》裡“初極狹,才通人。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的感覺。

隘門仔

空地的兩邊是一戶戶人家,或是帶著坡屋頂的傳統紅磚厝,或是新改建的一兩層小樓。這裡的路名甚是有趣,“十六間巷”便是指這巷子兩邊共有十六間厝十六戶人家。類似的還有大六間、小六間、十二間。

這裡的人家大多敞開著大門,門口撐起頗有漳州特色的“竹格子”。“竹格子”擋在門前,遮陽瀉雨又能通風,屋外的人看不到屋內,屋內的人卻能靜觀路上的人來人往。“竹格子”上貼著寫有“福”“桃紅又見一年春”等字樣的菱形紅紙,或掛著寓意吉祥的掛飾,或是直接將“福”字用紅油寫在竹格上。搭配門框頂上紅豔豔的“姜尚在此”符,四處洋溢著過年的氛圍。

春節將至,居民們為竹格子貼上“春”字

撐著竹格子的大戶人家

“十六間巷”附近,解放南路以東一帶,以往是石碼的文化社區;與解放東路以北的商業街區一起,被稱為“下碼”。在沿用至今的街巷名稱上,便可以看到這一片作為文化社區的痕跡:書巷、祥福巷、三芳埕、訓義埕……這些古雅的名字透露出當時文人聚集、書齋林立的氣息。

在訓義埕,一座門樓緊閉的大厝雖有些敗落,卻難掩繁複精美的裝飾。紅磚牆上色彩紛呈的幾何圖案模仿出花窗的模樣,鑲嵌在“窗格”裡的卻是圖案各異的彩繪,花鳥蟲魚、瓜果、人物,應有盡有。更令人驚奇的是,屋簷下的一處灰塑浮雕,將西洋鐘錶糅合於帶有葫蘆、蝙蝠、書卷等中國傳統圖樣的掛飾之中。這中西合璧的裝飾,展示著屋主帶有西洋風味的審美志趣,或許也暗藏著一段“下南洋”的家族史。

訓義埕大厝局部

閩南人說“埕”,指的是大片的空地。與名字相符,這一片區的屋前空地,似乎要比主幹道解放東路還稍寬一些。狹窄的隘門仔把空地圍合起來,形成安全防護,“埕”和兩側的房子便構成了一個寧靜安詳的內部社區。“埕”也就此成了社區裡孩子們嬉戲打鬧,大人們休閒交流,或是進行公共活動的場所。在三芳埕裡,地上用白色粉筆畫出的“跳格子”的圖樣,尚未被雨水沖刷走,或許就在不久前,孩子們曾在這裡玩耍,空氣裡似乎還回蕩著童年的歡樂笑聲。

三芳埕的空地

水道與“棚戶區”

與下碼不同,解放南、北路以西的上碼則是過去的政治行政中心,康熙海防通判衙門(即乾隆石碼廳署)、石碼城、抗倭演武廳等均位於此,如今的龍海市政府也不例外。在解放西路以南的仙庵路一帶和以北的西湖路一帶,蜿蜒的水系見證著石碼鎮更為古早的景象。

這裡是石碼的發源地。溝渠曲折環繞,人家依水而建,聚集形成多個鄉社。舊時的上碼後港片區,水道穿行於屋前屋後,如同威尼斯,“流水小橋多,人家盡枕河”,或許正可以形容以前的光景。昔日石碼八景之一“雙橋織雨",指的便是兩座小橋之間,每值輕風細雨,風向迴旋,雨絲交織飄落時的美景。

填埋或者沿著溝渠築路造屋,石碼的人群聚居與水有著緊密的聯繫。浸水埕等這類描述地勢低窪容易因漲潮而積水的地名,或是前文提及的“大港墘”這一標識臨水地理位置的解放西路的舊名,也把石碼與水的關係嵌入日常用語之中。交錯的水系匯流進入錦江,沿九龍江入海,則是石碼發展為港口商埠的先天優勢。

後港片區保留了部分街邊的水道。水邊的人家把房子搭到水面上,磚石壘成的短柱支撐著水上的部分,形成吊腳樓。有些人家在沿水的一面開出小門,舊時可能用於對接游走於水道之上的小船;有些小門前則有石條鋪成的幾級臺階,向下延伸到水面。小橋連通著水道兩岸,五條石板跨過水面,便成了五板橋,可惜石板上的刻字已模糊難辨。

五板橋

水邊的吊腳樓

比起東邊文化社區的書齋氣,西邊這片多了些鄉俗的氛圍。構成這一片的社區單位,是不同的鄉社。一座廟宇、一棵榕樹,便是維繫一個鄉社的中心點,是社裡的公共空間,亦是背井離鄉的遊子返鄉時辨認鄉里的標誌。比各鄉社的廟宇更高一級的,還有總管周邊幾個社的大廟。五福禪寺便屬於此類。

社頭的廟宇與榕樹

五福禪寺始建於明代,之後多次重修,是石碼地區的第一大古寺,舊時“五福禪鐘”也是石碼八景之一。禪寺曾名仙庵,這也是門前道路今名仙庵路的由來。路上偶遇的當地文史人士介紹說,五福禪寺名稱的由來,可能與當初周邊五個鄉社共同捐錢修建有關。寺裡保留了清光緒八年(1882年)福建漳州府石碼海防分府曹文昭所立的石碑和光緒二十六年立的“修五福禪寺”和“興建文山書院”、“捐緣芳名”碑記;在芳名錄上,可以看到鴻圖社、樓東社、中境社、霞庵社等附近鄉社諸多捐錢鄉賢的名稱。

這種不同寺廟分管不同層次社區的現象,也出現在石碼的其他區域。同樣祀奉海上女神媽祖,解放東路的祖宮與新華路大宮前街的天后宮,相距僅有百來米卻互不干擾;祖宮所轄只是解東社區,而被稱為“大宮”的天后宮則涵蓋整個石碼,舊時文武需前往行香。石碼街中心祀奉關公的關帝廟和祀奉觀音菩薩的宛南亭,更是管轄整個石碼地區的大廟。

宛南亭

社頭的大榕樹也是鄉社的象徵,樹下納涼閒聊是許多人日常經歷的鄉社生活場景。在這裡聚集的不僅有社裡的鄉親,還有社裡的大小消息,以及形形色色的集體記憶和鄉社歷史。五板橋附近的一棵大榕樹下,石砌的基座上依稀可以看見“不敢殉夫勤育子”的字樣。原來,基座的石材來自於一座貞節牌坊。牌坊被拆之後,原先的材料被再度利用,刻著對聯的柱子折成幾段做了大榕樹的基座,帶著浮雕裝飾的牌坊簷部成了路邊低矮的座椅,刻著節婦夫家姓氏的匾額則散落在側。為千古流芳而建的貞節牌坊化為社頭大樹下造福生民的石座,也算是一種奇妙的生命延續吧。

大榕樹與貞節牌坊

後港片區的蔡港,作為錦江的分流,曾通聯月港古航道九十九灣。片區裡還有自清朝末年便已建成的鹽廠,立于道光年間的“鹽關路頭”碑嵌在鹽倉的紅磚牆裡。熱情的當地人帶我們走過塌了一半的鹽倉,指給我們看清朝的紅磚和民國的紅磚,搖著頭歎息:這些能留下來多好,做成文創園區也好……

蔡港街街景

如今的後港片區被列為待拆的棚戶區,房屋因居民搬離而顯得有些破敗,水渠也因疏于治理而變得碧綠。生命力旺盛的植物從無人居住的房屋裡生長出來,長葉的鬱鬱蔥蔥,開花的競相爭豔。

三角梅在舊房頂綻放

待拆的後港片區

拆遷工作的推進引起了石碼當地文史人士的激烈反應。在他們看來,這裡是石碼鎮的源頭,是石碼完整格局的重要部分。石碼的文化遺產不只在於騎樓街,更在於騎樓街背後的厝埕、鄉社和水道。後港片區的水、橋、廟宇、榕樹,一連串密集的歷史文化符號,都是石碼從無到有的見證。將臨水房屋當作等待整治改造的棚戶區,無疑是從慣有的陸地思維看待問題,而沒有考慮到水系對於石碼發展的關鍵作用。他們感慨,正如客運碼頭遷出石碼鎮,石碼正離水越來越遠。

老人的薌劇

從有些破敗的後港片區沿濱江的錦江道走回石碼的中心,又往南走向另一個地標--中山亭。午後的草藥市集依然熱鬧,中山亭旁打牌、喝茶的人們熙熙攘攘。老年薌劇演唱團的樂手們已擺好了排場,即將登臺的演唱者忙碌地幫觀眾搬來凳子,又遞上熱茶。

草藥市集

中山亭旁的薌劇演唱

喧鬧的鑼鼓聲響起,老人中氣十足的演唱振聾發聵。在悠揚的樂聲中回味著一天下來所見的騎樓、厝埕、廟宇、水道,及其背後人們富有歷史文化氣息的日常生活,忽然聯想起龍海新城區寬敞而冷清的環路和沿街高樓明亮的夜景燈光。那是再往南去、離江更遠的地方。正如為石碼保護奔走的文史學者們所說,石碼正離水越來越遠。而當我們逐漸“上岸”之後,這些老人們該去往哪裡,比老人們更老的老建築、老空間、老生活方式,又該如何安放?推倒新建,是走向未來的唯一方式嗎?

我年前造訪石碼,年後元宵剛過便看到網上所傳後港片區開拆的照片。或許拆遷的進程已無法逆轉,但這為歷史老城的保護又一次敲響警鐘。缺失了重要發源地的石碼,是否還是原來那個底蘊深厚的石碼?一座城、一個鎮的保護,是否僅僅是那些外表光鮮、式樣精美的建築的保護?那些曾經凝聚社群認同、見證市鎮歷史發源,但可能無法符合當前已被禁錮的審美,或無法滿足現代生活需要的舊空間,應該如何找到拆遷之外的另一條路,以新的方式延續生命,維繫市鎮的歷史文脈?

而少了些供行人溜達穿梭的連廊作用。

從關帝廟二樓俯瞰石碼街

在被市集佔據的新華路,騎樓更是被隱藏在街邊的肉菜攤背後。一樓屋簷伸出的雨篷似乎把騎樓底下的空間延伸到了路上,鋪成一片臨時的屋頂。商販們在道路兩側的騎樓外沿擺起攤位,把街道收窄了近半。早上九、十點鐘,似乎已過了早市的高☆禁☆潮,新華路上卻仍然人頭攢動。人們或是討價還價,或與老闆拉著家常,十分熱鬧。這條清代填江灘而建的路原名新行路,區別於“外市街”(今民主路),隨著江岸的外延而轉為內陸,臨江商肆也改建為騎樓,卻依然延續著過往的繁華。

新華路街景

騎樓的二樓多開有三連窗,窗框頂部、周邊裝飾著拱券或者火焰形的浮雕。矩形的大窗戶幾乎貼著一樓的匾額位置,人們可以從屋裡輕而易舉地探出身來。聯想石碼與錦江的緊密聯繫,不由讓人猜測巨大的開窗是為了方便江水氾濫時從二樓逃生,畢竟解放西路的舊名便是“大港墘”(閩南語,意為大港邊)。後來,與當地的老人聊及大開窗的原因,他們笑著否定了這一猜想。他們認為,騎樓以前的佈局多為一樓店面、二樓儲貨,大開窗更多是為了方便從視窗上下運貨。

騎樓二樓開窗

“埕”裡人家

從解放東路騎樓街拐進南面幽深的巷子裡,狹窄的巷道僅容一人通行,對面相遇還要側身相讓才能通過。繞過進深極深的“竹筒屋”,巷子彎彎曲曲,不知會把人帶向何方,穿過“隘門仔”,最終到達一片開闊的空地(閩南人稱為“埕”)時,頗有《桃花源記》裡“初極狹,才通人。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的感覺。

隘門仔

空地的兩邊是一戶戶人家,或是帶著坡屋頂的傳統紅磚厝,或是新改建的一兩層小樓。這裡的路名甚是有趣,“十六間巷”便是指這巷子兩邊共有十六間厝十六戶人家。類似的還有大六間、小六間、十二間。

這裡的人家大多敞開著大門,門口撐起頗有漳州特色的“竹格子”。“竹格子”擋在門前,遮陽瀉雨又能通風,屋外的人看不到屋內,屋內的人卻能靜觀路上的人來人往。“竹格子”上貼著寫有“福”“桃紅又見一年春”等字樣的菱形紅紙,或掛著寓意吉祥的掛飾,或是直接將“福”字用紅油寫在竹格上。搭配門框頂上紅豔豔的“姜尚在此”符,四處洋溢著過年的氛圍。

春節將至,居民們為竹格子貼上“春”字

撐著竹格子的大戶人家

“十六間巷”附近,解放南路以東一帶,以往是石碼的文化社區;與解放東路以北的商業街區一起,被稱為“下碼”。在沿用至今的街巷名稱上,便可以看到這一片作為文化社區的痕跡:書巷、祥福巷、三芳埕、訓義埕……這些古雅的名字透露出當時文人聚集、書齋林立的氣息。

在訓義埕,一座門樓緊閉的大厝雖有些敗落,卻難掩繁複精美的裝飾。紅磚牆上色彩紛呈的幾何圖案模仿出花窗的模樣,鑲嵌在“窗格”裡的卻是圖案各異的彩繪,花鳥蟲魚、瓜果、人物,應有盡有。更令人驚奇的是,屋簷下的一處灰塑浮雕,將西洋鐘錶糅合於帶有葫蘆、蝙蝠、書卷等中國傳統圖樣的掛飾之中。這中西合璧的裝飾,展示著屋主帶有西洋風味的審美志趣,或許也暗藏著一段“下南洋”的家族史。

訓義埕大厝局部

閩南人說“埕”,指的是大片的空地。與名字相符,這一片區的屋前空地,似乎要比主幹道解放東路還稍寬一些。狹窄的隘門仔把空地圍合起來,形成安全防護,“埕”和兩側的房子便構成了一個寧靜安詳的內部社區。“埕”也就此成了社區裡孩子們嬉戲打鬧,大人們休閒交流,或是進行公共活動的場所。在三芳埕裡,地上用白色粉筆畫出的“跳格子”的圖樣,尚未被雨水沖刷走,或許就在不久前,孩子們曾在這裡玩耍,空氣裡似乎還回蕩著童年的歡樂笑聲。

三芳埕的空地

水道與“棚戶區”

與下碼不同,解放南、北路以西的上碼則是過去的政治行政中心,康熙海防通判衙門(即乾隆石碼廳署)、石碼城、抗倭演武廳等均位於此,如今的龍海市政府也不例外。在解放西路以南的仙庵路一帶和以北的西湖路一帶,蜿蜒的水系見證著石碼鎮更為古早的景象。

這裡是石碼的發源地。溝渠曲折環繞,人家依水而建,聚集形成多個鄉社。舊時的上碼後港片區,水道穿行於屋前屋後,如同威尼斯,“流水小橋多,人家盡枕河”,或許正可以形容以前的光景。昔日石碼八景之一“雙橋織雨",指的便是兩座小橋之間,每值輕風細雨,風向迴旋,雨絲交織飄落時的美景。

填埋或者沿著溝渠築路造屋,石碼的人群聚居與水有著緊密的聯繫。浸水埕等這類描述地勢低窪容易因漲潮而積水的地名,或是前文提及的“大港墘”這一標識臨水地理位置的解放西路的舊名,也把石碼與水的關係嵌入日常用語之中。交錯的水系匯流進入錦江,沿九龍江入海,則是石碼發展為港口商埠的先天優勢。

後港片區保留了部分街邊的水道。水邊的人家把房子搭到水面上,磚石壘成的短柱支撐著水上的部分,形成吊腳樓。有些人家在沿水的一面開出小門,舊時可能用於對接游走於水道之上的小船;有些小門前則有石條鋪成的幾級臺階,向下延伸到水面。小橋連通著水道兩岸,五條石板跨過水面,便成了五板橋,可惜石板上的刻字已模糊難辨。

五板橋

水邊的吊腳樓

比起東邊文化社區的書齋氣,西邊這片多了些鄉俗的氛圍。構成這一片的社區單位,是不同的鄉社。一座廟宇、一棵榕樹,便是維繫一個鄉社的中心點,是社裡的公共空間,亦是背井離鄉的遊子返鄉時辨認鄉里的標誌。比各鄉社的廟宇更高一級的,還有總管周邊幾個社的大廟。五福禪寺便屬於此類。

社頭的廟宇與榕樹

五福禪寺始建於明代,之後多次重修,是石碼地區的第一大古寺,舊時“五福禪鐘”也是石碼八景之一。禪寺曾名仙庵,這也是門前道路今名仙庵路的由來。路上偶遇的當地文史人士介紹說,五福禪寺名稱的由來,可能與當初周邊五個鄉社共同捐錢修建有關。寺裡保留了清光緒八年(1882年)福建漳州府石碼海防分府曹文昭所立的石碑和光緒二十六年立的“修五福禪寺”和“興建文山書院”、“捐緣芳名”碑記;在芳名錄上,可以看到鴻圖社、樓東社、中境社、霞庵社等附近鄉社諸多捐錢鄉賢的名稱。

這種不同寺廟分管不同層次社區的現象,也出現在石碼的其他區域。同樣祀奉海上女神媽祖,解放東路的祖宮與新華路大宮前街的天后宮,相距僅有百來米卻互不干擾;祖宮所轄只是解東社區,而被稱為“大宮”的天后宮則涵蓋整個石碼,舊時文武需前往行香。石碼街中心祀奉關公的關帝廟和祀奉觀音菩薩的宛南亭,更是管轄整個石碼地區的大廟。

宛南亭

社頭的大榕樹也是鄉社的象徵,樹下納涼閒聊是許多人日常經歷的鄉社生活場景。在這裡聚集的不僅有社裡的鄉親,還有社裡的大小消息,以及形形色色的集體記憶和鄉社歷史。五板橋附近的一棵大榕樹下,石砌的基座上依稀可以看見“不敢殉夫勤育子”的字樣。原來,基座的石材來自於一座貞節牌坊。牌坊被拆之後,原先的材料被再度利用,刻著對聯的柱子折成幾段做了大榕樹的基座,帶著浮雕裝飾的牌坊簷部成了路邊低矮的座椅,刻著節婦夫家姓氏的匾額則散落在側。為千古流芳而建的貞節牌坊化為社頭大樹下造福生民的石座,也算是一種奇妙的生命延續吧。

大榕樹與貞節牌坊

後港片區的蔡港,作為錦江的分流,曾通聯月港古航道九十九灣。片區裡還有自清朝末年便已建成的鹽廠,立于道光年間的“鹽關路頭”碑嵌在鹽倉的紅磚牆裡。熱情的當地人帶我們走過塌了一半的鹽倉,指給我們看清朝的紅磚和民國的紅磚,搖著頭歎息:這些能留下來多好,做成文創園區也好……

蔡港街街景

如今的後港片區被列為待拆的棚戶區,房屋因居民搬離而顯得有些破敗,水渠也因疏于治理而變得碧綠。生命力旺盛的植物從無人居住的房屋裡生長出來,長葉的鬱鬱蔥蔥,開花的競相爭豔。

三角梅在舊房頂綻放

待拆的後港片區

拆遷工作的推進引起了石碼當地文史人士的激烈反應。在他們看來,這裡是石碼鎮的源頭,是石碼完整格局的重要部分。石碼的文化遺產不只在於騎樓街,更在於騎樓街背後的厝埕、鄉社和水道。後港片區的水、橋、廟宇、榕樹,一連串密集的歷史文化符號,都是石碼從無到有的見證。將臨水房屋當作等待整治改造的棚戶區,無疑是從慣有的陸地思維看待問題,而沒有考慮到水系對於石碼發展的關鍵作用。他們感慨,正如客運碼頭遷出石碼鎮,石碼正離水越來越遠。

老人的薌劇

從有些破敗的後港片區沿濱江的錦江道走回石碼的中心,又往南走向另一個地標--中山亭。午後的草藥市集依然熱鬧,中山亭旁打牌、喝茶的人們熙熙攘攘。老年薌劇演唱團的樂手們已擺好了排場,即將登臺的演唱者忙碌地幫觀眾搬來凳子,又遞上熱茶。

草藥市集

中山亭旁的薌劇演唱

喧鬧的鑼鼓聲響起,老人中氣十足的演唱振聾發聵。在悠揚的樂聲中回味著一天下來所見的騎樓、厝埕、廟宇、水道,及其背後人們富有歷史文化氣息的日常生活,忽然聯想起龍海新城區寬敞而冷清的環路和沿街高樓明亮的夜景燈光。那是再往南去、離江更遠的地方。正如為石碼保護奔走的文史學者們所說,石碼正離水越來越遠。而當我們逐漸“上岸”之後,這些老人們該去往哪裡,比老人們更老的老建築、老空間、老生活方式,又該如何安放?推倒新建,是走向未來的唯一方式嗎?

我年前造訪石碼,年後元宵剛過便看到網上所傳後港片區開拆的照片。或許拆遷的進程已無法逆轉,但這為歷史老城的保護又一次敲響警鐘。缺失了重要發源地的石碼,是否還是原來那個底蘊深厚的石碼?一座城、一個鎮的保護,是否僅僅是那些外表光鮮、式樣精美的建築的保護?那些曾經凝聚社群認同、見證市鎮歷史發源,但可能無法符合當前已被禁錮的審美,或無法滿足現代生活需要的舊空間,應該如何找到拆遷之外的另一條路,以新的方式延續生命,維繫市鎮的歷史文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