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書法從唐代開始走下坡路的原因是什麼

為什麼書法從唐代開始走下坡路?有以下四個原因。

第一、唐代各種書體都成熟,書法達到頂峰,後人難以超越。

人們常說“唐詩、晉字、漢文章”,說明書法在晉代這個時期已經發展到相當成熟的階段,

真、行、草、隸、篆各種書體都已成熟。

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全盛時代, 也是中國古代書法史上的全盛時代和鼎盛時代。唐朝在楷書藝術上成就之高, 楷書大家之眾, 楷書佳作之富, 流派之多, 影響之深,在古代書法史上都是空前的。狂草也達到了頂峰。

晉人尚韻, 唐人尚法, 宋人尚意, 明人尚態, 這是不同時代的規範和風格。清人梁巘在《評書帖》巾說“ 晉人盡理, 唐人盡法, 宋人多用新意, 自以為過唐人,實不及也”

第二、唐代去古不遠,羲獻遺跡猶存,羲之筆法傳承有序,晚唐戰亂斯文掃地,筆法隨之失傳。

王羲之筆法傳承圖:王羲之---王獻之---羊欣---王僧虔---蕭子雲---智永---虞世南---歐陽詢---陸柬之---陸彥遠

從宋代開始,書法家們按照各自對筆法的理解來學習書法,各持己見,誰也說服不了誰的原因就是二王筆法失傳了。黃庭堅是蘇軾的學生,但他取笑蘇軾的執筆方法,

雖然是開玩笑,但反映出二王正統筆法失傳,各自對筆法認識有不同的事實。

蘇軾行楷

黃庭經行書

第三、二王書法真跡從唐代開始進入皇宮,

以後逐漸流失,書法大家的作品大都也藏在皇宮,而在沒有照相印刷技術的古代,能夠顯示筆法的墨蹟普通人難以見到,可供臨摹的真跡水準便越來越差,儘管宋代帝王先後兩次刻了《淳化閣帖》、《大觀帖》以方便人們臨摹魏晉書法,但也無法改變書法發展的頹勢。

淳化閣帖

淳化閣帖

第四、印刷術的出現,使抄書在知識傳播上逐漸被印書代替,最終在近代抄書這一行業消失。同時,從小進入人們視野的文字印刷品越來越多,人們從讀書開始,首先見到的不是生動活潑的手寫體書法,而是大小一致的印出來的書本,印刷體先入為主地改變了對文字、書法的認識;干擾了對書法的認識和學習。現在許多人以印刷體的標準衡量楷書,分不清楚字形稍扁,有連筆現象的楷書書法到底屬於什麼書體就是受印刷體干擾的結果。

現在有許多大學生不認識這種字是楷書

大約在西元600年前後的唐朝,人們從刻印章中得到啟發,發明了雕版印刷術。現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唐代西元868年的《金剛經》(現存大英博物館)。宋代又出現了活字印刷術,促進了文化的傳播,同時干擾了書法的學習。

雕版印刷術

唐代雕版印刷的《金剛經》

唐代雕版印刷的《金剛經》

用活字印刷的書

因此,從唐以後就書法水準就每況愈下了。

現在許多人以印刷體的標準衡量楷書,分不清楚字形稍扁,有連筆現象的楷書書法到底屬於什麼書體就是受印刷體干擾的結果。

現在有許多大學生不認識這種字是楷書

大約在西元600年前後的唐朝,人們從刻印章中得到啟發,發明了雕版印刷術。現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唐代西元868年的《金剛經》(現存大英博物館)。宋代又出現了活字印刷術,促進了文化的傳播,同時干擾了書法的學習。

雕版印刷術

唐代雕版印刷的《金剛經》

唐代雕版印刷的《金剛經》

用活字印刷的書

因此,從唐以後就書法水準就每況愈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