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從易經太極、無、慣性與光速看人類三次思想大爆發對應的主要認知

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人類有沒有可能存在發生於3500年以前的一次史前思想大爆發》,說的是發生在距今大約6000年至3500年前,人類曾經發生過一次類似於後來的春秋戰國時期和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大爆發,

其歷時超過2000多年,思想爆發的關鍵期距今約5000年上下。

每一次的思想大爆發,最後表現出來的特徵就是文明中心發生轉移,落後文明取代原先的先進文明。人類的第一次思想大爆發,誕生了蘇美爾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以及古華夏文明,因為早期人類在一個較短時間內活動的範圍遠不如後來的大,所以上古的距今5000年上下的時間,

分成了兩大部分,一部分以蘇美爾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埃及文明這一大片區域,另一部分則是亞洲的中華大地。

蘇美爾人取代了原有兩河流域的早期人類,成為當時文明的中心,後來又被古巴比倫取代,古埃及又後來居上。而中華大地,則是黃河流域的各個城邦制多個小國實現了一個統一,後來又取代了先進的長江流域的良渚文明、石家河文化。我們著重看一下發生在距今5000年至3500年前的中華大地文明中心是如何轉移的,

以及主要的思想成就。

發生在中華大地上的人類第一次思想大爆發,主要流傳至今的成就應該就是《易經》了,成就就是萬物皆為“陰”與“陽”,或者用現代的符號0-1,萬物是由這兩種特徵形成的資訊決定的,

不說弦的基本單元量子比特,就說人類基因也不過是資訊的各種序列。現場常說的夏代的《連山》,估計更早的距今7000年前就已經有了,至5000年前上下,基本成型。其原始來源應該是天文觀測,這一點上說,和後來的近現代科學來源是一樣的。但是當時主流意識是萬物有靈,所以《易經》的演化也是從原始經驗為主逐步向原始觀念為主,即到《周易》,也就是我們看到的基本是巫術部分佔據較大內容。

發生在第二次的人類思想大爆發,主要流傳至今的思想就是“無”,也就是老子《德道經》中“有出於無”中那個“無”。第二次思想大爆發,將人類第一次思想大爆發中的成就進行了升級,在對經驗觀測概括總結出來的“陰”與“陽”,升級到了“無”,即兩面性的各種事物原本是沒有的(注意,我這裡不是“事物的兩面性”,這種說法是一種觀念,而兩面性的事物是一種經驗上的描述)。

這種“無”的思想其實也可能影響了印度佛教的誕生,即主張“萬物皆空”,當然也可能幾大文明中的“無”的認知是並行誕生的。孔子的儒教思想,核心是“仁”,其實也是從周禮巫術祭祀儒生的“無”發展出來的。“無”是一種經驗的概括,而“空”和“仁”是一種觀念上的抽象。因為第二次思想大爆發的終極目標是進入到一神宗教統治,所以“空”和“仁”為公理化的觀念類思想後來成為主流思想。而原本“無”的思想始終只能是個人(無論帝王還是百姓)修行所用,但也促進了第二次思想大爆發以後經驗類認知的進步,如中醫藥、天文等等,中醫和天相學都以太極五行為理論基礎。

第三次思想大爆發,就是歐洲文藝復興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並延續至今。誕生了近現代科學,主要成就就是“慣性定律”和“光速不變”,或許這兩個其實是一個,只不過現在物理學還無法並在一起。

三次思想大爆發的三個核心思想,根本上都是以經驗的高度概括和總結,但是因為人類意識的發展是從模糊的、隨機的到固定的、系統的、工具化的方向進化,所以表現出來的人類主流思想、或者說統治思想是經過了一個巫術、宗教到科學的過程。科學是一種經驗類認知,科學理論是一種經驗類認知工具,是人類意識工具化的結果。而宗教、哲學作為觀念類認知,則是人類意識系統化的結果。巫術禮儀等是人類意識固定化的結果。

三大思想形成的關鍵是戰爭,而且是局部區域內的多國混戰,也就是人類秩序化進程中的突變,熵值銳減。每一次思想大爆發起到了人類意識上的升級。今天的科學理論,作為人類意識工具化,使得人類對已知經驗的放大更具可靠性。

之前相關文章連結:

人類有沒有可能存在發生於3500年以前的一次史前思想大爆發

人類從巫術時代、宗教時代到科學時代,那麼下一個時代是什麼?

從人類認知的內部組成再論巫術、宗教、哲學、科學之間的區別

而原本“無”的思想始終只能是個人(無論帝王還是百姓)修行所用,但也促進了第二次思想大爆發以後經驗類認知的進步,如中醫藥、天文等等,中醫和天相學都以太極五行為理論基礎。

第三次思想大爆發,就是歐洲文藝復興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並延續至今。誕生了近現代科學,主要成就就是“慣性定律”和“光速不變”,或許這兩個其實是一個,只不過現在物理學還無法並在一起。

三次思想大爆發的三個核心思想,根本上都是以經驗的高度概括和總結,但是因為人類意識的發展是從模糊的、隨機的到固定的、系統的、工具化的方向進化,所以表現出來的人類主流思想、或者說統治思想是經過了一個巫術、宗教到科學的過程。科學是一種經驗類認知,科學理論是一種經驗類認知工具,是人類意識工具化的結果。而宗教、哲學作為觀念類認知,則是人類意識系統化的結果。巫術禮儀等是人類意識固定化的結果。

三大思想形成的關鍵是戰爭,而且是局部區域內的多國混戰,也就是人類秩序化進程中的突變,熵值銳減。每一次思想大爆發起到了人類意識上的升級。今天的科學理論,作為人類意識工具化,使得人類對已知經驗的放大更具可靠性。

之前相關文章連結:

人類有沒有可能存在發生於3500年以前的一次史前思想大爆發

人類從巫術時代、宗教時代到科學時代,那麼下一個時代是什麼?

從人類認知的內部組成再論巫術、宗教、哲學、科學之間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