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積極回應輿情熱點 強化政策解讀—雲南省政府將全面推進政務公開

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下發《關於全面推進全省政務公開工作實施細則的通知》。從全面推進“五公開”、著力強化政策解讀、積極回應關切、擴大公眾參與、加強組織領導等六個方面,

要求各地各部門要結合實際,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

《通知》全文多次強調了政府部門與媒體互動的重要性,現將部分要點摘錄如下

1

健全公眾、專家、媒體列席政府會議制度

2017年底前,各地各部門要建立健全利益相關方、公眾代表、專家、媒體等列席政府有關會議的制度,

增強決策透明度。各級政府常務會議和部門會議審議的重要改革方案和政策措施,除依法應當保密的外,應在決策前向社會公佈決策草案、決策依據,廣泛聽取公眾意見。

2

積極採取媒體直播

對涉及公眾利益、需要社會廣泛知曉的電視電話會議,行政機關應積極採取廣播電視、網路和新媒體直播等形式向社會公開。

3

各部門主要負責人要帶頭解讀政策

雲南省人民政府發佈重要政策,省直有關部門要進行權威解讀,省政府門戶網和《雲南省人民政府公報》進行權威發佈,省級各主要媒體轉發。各部門主要負責人是“第一解讀人和責任人”,要通過發表講話、撰寫文章、接受訪談、參加發佈會等多種方式,帶頭解讀政策,傳遞權威資訊。對以省人民政府或省政府辦公廳名義印發的重要政策檔,起草部門在上報代擬稿時應一併報送政策解讀方案和解讀材料,

並抓好落實。需配發新聞稿件的,文件牽頭起草部門應精心準備,充分徵求有關部門意見,經本部門主要負責人審簽,按照程式報批後,由省級主要媒體播發。要發揮省人民政府政策檔解讀專家庫專家的作用,多角度、全方位、有序有效闡釋政策,著力提升解讀的權威性和針對性。

4

5小時內發佈權威資訊,24小時內舉行新聞發佈會

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影響市場預期和突發公共事件等重點事項,要及時發佈資訊。對涉及特別重大、重大突發事件的政務輿情,要快速反應,最遲要在5小時內發佈權威資訊,在24小時內舉行新聞發佈會,並根據工作進展情況,持續發佈權威資訊,有關地區和部門主要負責人要帶頭主動發聲。

針對重大政務輿情,建立與宣傳、網信等部門的快速反應和協調聯動機制,加強與有關新聞媒體和網站的溝通聯繫,著力提高回應的及時性、針對性、有效性。通過購買服務、完善大資料技術支撐等方式,用好專業力量,提高輿情分析處置的資訊化水準。

5

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平臺

6

完善民意彙聚機制

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公眾權益的重要決策,除依法應當保密的外,須通過徵求意見、聽證座談、諮詢協商、列席會議、媒體吹風等方式擴大公眾參與。行政機關要嚴格落實法律法規規定的聽證程式,提高行政執法的透明度和認可度。發揮好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主黨派、人民團體、社會公眾、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積極運用協力廠商評估等方式,做好對政策措施執行情況的評估和監督工作。公開徵求意見的採納情況應予公佈,相對集中的意見建議不予採納的,公佈時要說明理由。

7

強化考核問責機制

各地各部門要將資訊公開、政策解讀、回應關切、媒體參與等方面情況作為政務公開的重要內容納入績效考核體系,政務公開工作分值權重應不低於4%。強化政務公開工作責任追究,定期對政務公開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查,對政務公開工作推動有力、積極參與的單位和個人,要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表彰;對重要資訊不發佈、重大政策不解讀、熱點回應不及時、資訊發佈不準確、政府網站內容更新不及時等,要嚴肅批評、公開通報;對弄虛作假、隱瞞實情、欺騙公眾,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要依紀依法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責任。

來源/雲南省人民政府網

除依法應當保密的外,須通過徵求意見、聽證座談、諮詢協商、列席會議、媒體吹風等方式擴大公眾參與。行政機關要嚴格落實法律法規規定的聽證程式,提高行政執法的透明度和認可度。發揮好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主黨派、人民團體、社會公眾、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積極運用協力廠商評估等方式,做好對政策措施執行情況的評估和監督工作。公開徵求意見的採納情況應予公佈,相對集中的意見建議不予採納的,公佈時要說明理由。

7

強化考核問責機制

各地各部門要將資訊公開、政策解讀、回應關切、媒體參與等方面情況作為政務公開的重要內容納入績效考核體系,政務公開工作分值權重應不低於4%。強化政務公開工作責任追究,定期對政務公開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查,對政務公開工作推動有力、積極參與的單位和個人,要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表彰;對重要資訊不發佈、重大政策不解讀、熱點回應不及時、資訊發佈不準確、政府網站內容更新不及時等,要嚴肅批評、公開通報;對弄虛作假、隱瞞實情、欺騙公眾,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要依紀依法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責任。

來源/雲南省人民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