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思域、卡羅拉如何選?美媒帶你一探究竟|聚購

引言 | 結合美國媒體觀點,教你如何選擇思域和卡羅拉。

長年以來,本田思域和豐田卡羅拉一直都是日系A級車中的常青樹。它們自誕生至今,都已經超過了40年的時間,其中卡羅拉更是在去年迎來了自己的50歲生日。

九代卡羅拉和八代思域分別於2004年和2006年被引進中國。時至今日,這兩款車各自經歷了兩次換代。那作為消費者應該如何選擇這兩款車呢?

讓我們先看看美國權威媒體如何評價它們各自在美國市場的表現。

一、美媒評價

兩者的價格非常接近,入門售價都在18,500美元(約合127,600人民幣)左右,而且目前都有1,000~1,200美元的終端優惠。這可讓國內咬牙加價提思域的消費者們羡慕不已。

美國資深汽車編輯John Voelcker就這兩款車的外觀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外觀風格各有千秋

卡羅拉50周年紀念款在前臉、腰線和窗線方面的設計使得它更具辨識度,LED頭燈和日間行車燈為它的設計畫上了點睛之筆。

然而思域的外觀是本田十年以來的最佳作品。

加寬並降低的車身、更好的車身比例、溜背的造型,使它看上去協調而不顯臃腫。

前臉寬大的鍍鉻條是整輛車外觀設計最柔和的部分。富有張力的輪轂、流線型的車頂線條和中括弧形狀的尾燈都十分犀利。

▎動力系統思域更出色

思域提供了一款2.0L自然吸氣發動機與一款1.5T渦輪增壓發動機可供選擇。其中2.0L車型可以搭配本田自家的六速手動或CVT變速箱,而1.5T車型只提供CVT變速箱。

卡羅拉只提供了一款1.8L自然吸氣發動機,搭配愛信的六速手動或CVT變速箱,並且不提供混動車型。

卡羅拉在動力方面落後了1.5T的思域22kW之多,不過這兩款車都有著優秀的油耗表現。兩者的綜合油耗同為32英里/加侖(7.35升/百公里)。

▎內飾設計思域更年輕

兩者軸距同為2700mm,車身尺寸幾乎不分上下。但坐進車內,思域可以提供更加寬大舒適的後排座椅和更大的後備箱空間,而卡羅拉則擁有更大的後排腿部空間。

思域勝在更新穎的內飾和更大的前排儲物空間。

▎駕駛感受卡羅拉更輕盈

十代思域線性柔和的動力輸出延續了老款思域的優良表現,而1.5T的發動機能帶來有如思域Si般的強勁動力。優秀的懸掛和轉向調校兼顧了操控性和舒適性。

卡羅拉的懸架柔軟而富有韌勁,優秀的濾震表現大大保證了乘坐舒適性。但是它過輕的轉向使它只適合作為日常代步的買菜車。

到此為止,我們似乎可以單方面宣佈思域取得這場對比的勝利了。可是在國內市場,卡羅拉卻有著美版車型所不具備的價格優勢。

二、國內對比

為了拉低售價,豐田中國為卡羅拉搭載了一款1.2T的渦輪增壓發動機,並匹配6速手動或CVT變速箱,成功的將入門售價拉低到了10.98萬元。再加上5-7千元左右的終端優惠,卡羅拉的入門車型完全可以在10萬元左右成交。

與此同時,在中高端A級車市場,一汽豐田也拿出了卡羅拉雙擎作為自己的拳頭產品,拔高了卡羅拉車系的整體形象。

所以在我們中國市場,將思域和卡羅拉直接對比產品力是有失公允的,因此我們要比的是綜合的性價比。

巧合的是,這兩款車各自高低動力版本中最暢銷的車型售價也趨於一致。因此我們就在這兩款車的高低動力版本中各選一款來正面對比。

▎低動力版本對比

對比的車型分別是指導價為12.79萬的2016款思域180 TURBO自動舒適版和指導價為12.98萬的2017款卡羅拉1.2T CVT GL-i版。目前1.0T思域已經不再加價,而卡羅拉還有5到7千元優惠。

思域作為比卡羅拉晚上市的車型,擁有電子駐車、胎壓監測、多功能方向盤和LED日間行車燈等更加新潮的配置。後排可以整體放倒,為後備箱提供了拓展的空間。

而卡羅拉比思域多了兩個前排側氣囊、後視鏡加熱、後排中央扶手、中控彩屏、倒車影像,以及兩個車內揚聲器,配置更偏實用。

從配置上看兩者幾乎打平,但是卡羅拉的配置似乎更加符合自己“買菜車”的定位。

兩車發動機排量差距不大,但是在結構上有著本質的差距。

卡羅拉所搭載的1.2T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無論是在抖動還是噪音的抑制都要明顯優於思域所搭載的1.0T三缸渦輪增壓發動機。即便是思域在基礎隔音方面做得已經足夠優秀,仍然抵不住三缸發動機低轉速時的抖動和高轉速時缺乏質感的噪音。

此外,卡羅拉的1.2T發動機在1500轉就可以輸出最大扭矩,低於思域1.0T發動機的2000轉,使得卡羅拉在日常城市駕駛中顯得更加輕盈敏捷。

以一台買菜車的標準來看待卡羅拉,駕駛感受唯一能挑出毛病的就是它那質感單薄的底盤。卡羅拉的底盤路感並不清晰,對於小震動過濾的比較徹底。而面對大震動以及連續的顛簸路面,這副底盤會產生較強的彈跳感,餘震也不能一次吸收完畢。

另外,懸架對車身的支撐也並不是非常有力,過彎速度稍快便可以感覺到車身有明顯的側傾。在這方面,卡羅拉相比於思域確實略遜一籌。但是這對於這兩款車的用戶來說真的重要嗎?答案是否定的,絕大多數家用車車主不會要求極致的舒適也不會追求極致的操控,只要表現均衡就足夠了。

不難看出,1.2T的卡羅拉在面對1.0T的思域時,動力系統的優勢突出,其他方面基本持平。再加上優惠所帶來的價格優勢,無疑,卡羅拉是性價比更高的選擇,也是更符合這個級別定位的選擇。

▎高動力版本對比

這場對比我們再來看指導價為13.99萬元的2016款思域220 TURBO自動豪華版和定價13.98萬元的2017款卡羅拉雙擎1.8L CVT先鋒版。思域仍有3000元左右的加價,而卡羅拉仍有5~7千元的優惠。

到了這個價位,思域的配置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即便是入門版車型配置也足以用豐富來形容。而卡羅拉雙擎除了比思域多一副並不怎麼實用的換擋撥片意外以外就沒有什麼能拿得出手的配置了。

卡羅拉雙擎似乎將成本都投在了這套THS-II混合動力系統上。卡羅拉低速行駛時由於由純電驅動,因此車內非常安靜。在行駛中,發動機啟動的噪音和震動都非常小,而且胎躁和風噪會進一步弱化這台發動機的存在感。但由於基礎隔音水準有限,整體的NVH還是要略遜與思域。

此外,卡羅拉雙擎的動力回應更加迅速,甚至用“隨叫隨到”這個詞來形容也毫不誇張。卡羅拉雙擎的底盤似乎是重新調校過一般。更硬的懸掛使得它有更好的車身跟隨性,轉向更加乾淨俐落。但整體舒適性和操控性還是思域更勝一籌。

提到雙擎不能不說油耗。兩者的油耗在同級別都處在遙遙領先的水準,但是卡羅拉雙擎無論是在高速還是城市油耗都遠比思域更加優秀。尤其是城市油耗,甚至有車主將卡羅拉雙擎開到百公里3.5L的水準,比思域低了一倍都不止。當然,這也是卡羅拉雙擎應有的表現。

綜合來看,這兩款車完全適合不同的消費人群。從產品力角度來看,卡羅拉雙擎適合那些城市代步為主,駕駛里程較長,而且對行駛品質和配置要求不高,更多考慮經濟性的用戶。而對於除此以外的所有用戶,思域都是更合適的選擇。

不同的用戶有著各自的想法,這場對比很難決出一個絕對的勝利者。

車聚小結:

兩位實力不俗的對手在各自擅長的領域做到了極致,同樣也都得到了市場的認可。

▎卡羅拉作為一款走進千家萬戶的“買菜車”,滿足了用戶日常代步的基本需求以外,將實用性和經濟性做到了同級別領先的水準;在沒有明顯硬傷和短板的情況下,還有自己獨到的優勢。

▎十代思域用煥然一新的設計,強大的動力水準和優秀的行駛品質打動了消費者,克服了九代思域的窘境,成為了中國市場最熱門的A級車。

美國媒體給出的觀點有他們自己的道理,而中國市場也有我們自己的國情。沒有完美的車,只有更適合個人的選擇。但是對於大部分消費者而言,這兩款車都是不會錯的選擇。

所以大家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和喜好進行選擇,相信你能選到一款更適合自己的車。

到此為止,我們似乎可以單方面宣佈思域取得這場對比的勝利了。可是在國內市場,卡羅拉卻有著美版車型所不具備的價格優勢。

二、國內對比

為了拉低售價,豐田中國為卡羅拉搭載了一款1.2T的渦輪增壓發動機,並匹配6速手動或CVT變速箱,成功的將入門售價拉低到了10.98萬元。再加上5-7千元左右的終端優惠,卡羅拉的入門車型完全可以在10萬元左右成交。

與此同時,在中高端A級車市場,一汽豐田也拿出了卡羅拉雙擎作為自己的拳頭產品,拔高了卡羅拉車系的整體形象。

所以在我們中國市場,將思域和卡羅拉直接對比產品力是有失公允的,因此我們要比的是綜合的性價比。

巧合的是,這兩款車各自高低動力版本中最暢銷的車型售價也趨於一致。因此我們就在這兩款車的高低動力版本中各選一款來正面對比。

▎低動力版本對比

對比的車型分別是指導價為12.79萬的2016款思域180 TURBO自動舒適版和指導價為12.98萬的2017款卡羅拉1.2T CVT GL-i版。目前1.0T思域已經不再加價,而卡羅拉還有5到7千元優惠。

思域作為比卡羅拉晚上市的車型,擁有電子駐車、胎壓監測、多功能方向盤和LED日間行車燈等更加新潮的配置。後排可以整體放倒,為後備箱提供了拓展的空間。

而卡羅拉比思域多了兩個前排側氣囊、後視鏡加熱、後排中央扶手、中控彩屏、倒車影像,以及兩個車內揚聲器,配置更偏實用。

從配置上看兩者幾乎打平,但是卡羅拉的配置似乎更加符合自己“買菜車”的定位。

兩車發動機排量差距不大,但是在結構上有著本質的差距。

卡羅拉所搭載的1.2T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無論是在抖動還是噪音的抑制都要明顯優於思域所搭載的1.0T三缸渦輪增壓發動機。即便是思域在基礎隔音方面做得已經足夠優秀,仍然抵不住三缸發動機低轉速時的抖動和高轉速時缺乏質感的噪音。

此外,卡羅拉的1.2T發動機在1500轉就可以輸出最大扭矩,低於思域1.0T發動機的2000轉,使得卡羅拉在日常城市駕駛中顯得更加輕盈敏捷。

以一台買菜車的標準來看待卡羅拉,駕駛感受唯一能挑出毛病的就是它那質感單薄的底盤。卡羅拉的底盤路感並不清晰,對於小震動過濾的比較徹底。而面對大震動以及連續的顛簸路面,這副底盤會產生較強的彈跳感,餘震也不能一次吸收完畢。

另外,懸架對車身的支撐也並不是非常有力,過彎速度稍快便可以感覺到車身有明顯的側傾。在這方面,卡羅拉相比於思域確實略遜一籌。但是這對於這兩款車的用戶來說真的重要嗎?答案是否定的,絕大多數家用車車主不會要求極致的舒適也不會追求極致的操控,只要表現均衡就足夠了。

不難看出,1.2T的卡羅拉在面對1.0T的思域時,動力系統的優勢突出,其他方面基本持平。再加上優惠所帶來的價格優勢,無疑,卡羅拉是性價比更高的選擇,也是更符合這個級別定位的選擇。

▎高動力版本對比

這場對比我們再來看指導價為13.99萬元的2016款思域220 TURBO自動豪華版和定價13.98萬元的2017款卡羅拉雙擎1.8L CVT先鋒版。思域仍有3000元左右的加價,而卡羅拉仍有5~7千元的優惠。

到了這個價位,思域的配置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即便是入門版車型配置也足以用豐富來形容。而卡羅拉雙擎除了比思域多一副並不怎麼實用的換擋撥片意外以外就沒有什麼能拿得出手的配置了。

卡羅拉雙擎似乎將成本都投在了這套THS-II混合動力系統上。卡羅拉低速行駛時由於由純電驅動,因此車內非常安靜。在行駛中,發動機啟動的噪音和震動都非常小,而且胎躁和風噪會進一步弱化這台發動機的存在感。但由於基礎隔音水準有限,整體的NVH還是要略遜與思域。

此外,卡羅拉雙擎的動力回應更加迅速,甚至用“隨叫隨到”這個詞來形容也毫不誇張。卡羅拉雙擎的底盤似乎是重新調校過一般。更硬的懸掛使得它有更好的車身跟隨性,轉向更加乾淨俐落。但整體舒適性和操控性還是思域更勝一籌。

提到雙擎不能不說油耗。兩者的油耗在同級別都處在遙遙領先的水準,但是卡羅拉雙擎無論是在高速還是城市油耗都遠比思域更加優秀。尤其是城市油耗,甚至有車主將卡羅拉雙擎開到百公里3.5L的水準,比思域低了一倍都不止。當然,這也是卡羅拉雙擎應有的表現。

綜合來看,這兩款車完全適合不同的消費人群。從產品力角度來看,卡羅拉雙擎適合那些城市代步為主,駕駛里程較長,而且對行駛品質和配置要求不高,更多考慮經濟性的用戶。而對於除此以外的所有用戶,思域都是更合適的選擇。

不同的用戶有著各自的想法,這場對比很難決出一個絕對的勝利者。

車聚小結:

兩位實力不俗的對手在各自擅長的領域做到了極致,同樣也都得到了市場的認可。

▎卡羅拉作為一款走進千家萬戶的“買菜車”,滿足了用戶日常代步的基本需求以外,將實用性和經濟性做到了同級別領先的水準;在沒有明顯硬傷和短板的情況下,還有自己獨到的優勢。

▎十代思域用煥然一新的設計,強大的動力水準和優秀的行駛品質打動了消費者,克服了九代思域的窘境,成為了中國市場最熱門的A級車。

美國媒體給出的觀點有他們自己的道理,而中國市場也有我們自己的國情。沒有完美的車,只有更適合個人的選擇。但是對於大部分消費者而言,這兩款車都是不會錯的選擇。

所以大家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和喜好進行選擇,相信你能選到一款更適合自己的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