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清朝唯一沒被盜掘的皇帝陵,只因墓碑上寫著十五個大字!

順治皇帝,即清世祖,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關的首位皇帝。關於順治皇帝的貢獻當然也是有很多,最重要的就是懲治貪官,重用漢官,使得除東南沿海之外,全國的領土基本得到統一。

但是,就是這麼一位皇帝,僅僅活了24歲就死去了。

但是到底是怎麼死的呢?這其中就有很多種說法,有的說是出家遭到反對給逼死的,也有的說是征服臺灣時被鄭成功的大炮炮擊致死的。但是最主流的說法還是因為愛子和寵妃的相繼病亡使他受到巨大的精神打擊,

後又染上天花,于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七子刻崩於紫禁城內的養心殿。

順治帝死後,葬在了清孝陵,位於昌瑞山主峰南麓,背後靠昌瑞山,前朝金星山,位居清東陵陵區主軸線上。但是就是這麼一座最為標誌性的陵墓歷經數百年竟然沒有被盜掘,

這是為何呢?

這就是清孝陵的特殊之處了,它不僅僅是清東陵中的第一座帝陵,也是我國唯一的一座只有皇帝遺體骨灰的皇帝陵。並且,為了防止被盜墓,康熙還在墓碑上刻了15個字:“皇考遺命,山陵不崇飾,不藏金玉寶器”。

因此,

盜墓賊們會認為此處定沒有什麼值得為之冒險的寶貝了,所以就沒有動他。相關史料也有記載:清世祖及其兩位元皇后全部採用的是火葬,生前明確表示不要厚葬,以及加強地宮的防禦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