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人類為什麼不能互相理解?

作者:毒雞湯

小時候,一直被家長們灌輸一個理念:人與人之間是可以相互理解的。

長大後我發現,這個曾經無比正確的觀點,居然是錯誤的。

大部分時候,人與人之間只能相互禮貌退讓和包容,並不能相互理解。

理解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家族背景,家庭出身,成長環境,父母教育和學校教育,知識體系結構,人生閱歷和眼界……它不僅涉及到溝通雙方的情緒和性格,而且涉及到世界觀。

有太多外在因素影響過並繼續影響著人們的思維和思想,哪怕是雙胞胎也會因為一點點個人經歷而分化出不同的認知與觀點。

能要求異性戀者理解同性戀者嗎?

能要求肉食主義理解素食主義嗎?

能要求上流人士理解社會底層嗎?

能要求單親家庭理解闔家幸福嗎?

這世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葉子。

沒有經歷過他人所經歷的,沒有體會過他人所體會的,沒有思考過他人所思考的,怎麼理解他人?

換位思考這事有個bug。舉個極端例子:

“狗是人類朋友我們不該吃它你能理解嗎?”“理解!但狗肉真的很好吃啊,你能理解嗎?”“理解!但你不能因為好吃就吃它啊!你理解嗎?”“理解!但是我吃狗肉是我自由啊。

你理解嗎?”“理解!你可以吃其他動物啊!狗是人類朋友。你理解嗎?”“理解,但是狗肉比其他動物好吃,而且吃狗肉是我自由啊!你理解嗎?”……

換位不是換腦,所以你在我的位置上,你也依舊不是我,即便平臺一樣,眼界也不一樣,很難用相同的思維模式去思考問題,最後還是按照自己的立場去做所謂的正確的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模式,

絕不會因為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曾在《而已集·小雜感》裡寫過這樣的一段話:樓下一個男人病得要死,那間隔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對面是弄孩子。樓上有兩人狂笑;還有打牌聲。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