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漳州高新區創新開放體制打造客商創業“福地”

漳州高新區招商投資捷報頻傳

今年1至4月,漳州高新區招商引資交出漂亮的“成績單”,

共引進專案7個,完成年度任務的46.6%,總投資36.43億元,完成年度任務的91%。

成績的背後,是漳州高新區不斷創新招商服務理念,率先成立“商務110”、出臺項目落地會審制,設立益企辦,真正落實“創業創新我幫你”承諾,對客商的服務,從專案的引進到項目落地再到開工建設、竣工投產,一路“五星級”服務無縫對接。

招商引資“用心、用情、用保障”

漳州市環創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投資25億元,

於5月9日舉行開工奠基儀式,等土地一報批就可以開工建設。這家企業是今年3月份通過“商務110”與高新區“相識”的,並在短短時間內確定落地靖城園區,創出了“高新速度”。

“高新區給我們提供了非常大的支援力度,前期准入會商非常快捷,兩個月的時間就把我們前期相關的手續都辦完了。”漳州市環創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崔建梅坦言,公司之所以把家安在高新區,

就是被真情服務所感動。

像漳州市環創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一樣,被漳州高新區真情打動的企業已經有10多家,包括綠寶、中盟中小企業科技創業園、環創科技、力鼎光學、新永創、世界500強Oracle(漳州)雙創基地、傳化、嘉億、萬寶龍等。其中,中盟中小企業科技創業園已經近百家企業準備入駐。

招商引資,“商務110”功不可沒。漳州高新區招商服務中心主任劉利友介紹,以漳州市被確定為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城市為契機,

高新區深入學習“漳州110”服務精神,以一流服務為目標,推出“商務110”招商引資服務平臺,提出“商務110,創業創新我幫您”,完善“快速反應、部門聯動、高效落實”運轉機制,得到客商的認可。

“商務110”平臺自去年7月1日上線運行以來,已接聽350個來電諮詢,其中有100多家企業實地來訪考察,成為投資者瞭解高新區的主要視窗。良好的成效獲得商務部、省、市等肯定,

被寫入《漳州市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實施方案》,並在《招商引資內參》推廣。

項目落地“只讓客商跑一趟”

鑒於“商務110”運營以來取得的良好成效,目前平臺正在升級為漳州市“商務110”商機對接中心,作為全市對外招商引資平臺視窗,提供一站式商務服務,激發全市商務系統及聯動部門的活力,形成“全市在招商”“全市在服務”的良好營商環境,成為政府服務企業體制機制創新的標杆、經濟發展的助推器,

最終成為能在全國複製推廣的“優質品牌”。目前,“商務110”商機對接中心升級方案已初步確定,資訊化平臺建設工作已初步完成。

漳州高新區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項目的引進、加快落地,如同兩人從“相識”到“領證結婚”,再到推進“成家立業”。漳州高新區在全省率先推出項目落地會審制,專案審批只讓客戶“跑一趟”,實現專案落地“加速跑”。

專案落地會審制就是落戶手續由高新區行政服務中心牽頭開展審批,原本69個環節精簡為3個流程,即准入前會商、開工會審和竣工會審,審批時間平均減少150個工作日。自會審制啟動以來,高新區已經對12個項目進行開工會審。

目前,漳州市環創環保科技專案已完成立項、用地預審、開工會審等程式,高效優質的服務讓投資方省心、省力,吃上定心丸。公司總裁崔建梅坦言,有的地方項目落地審批非常繁瑣,審批部門多,時間比較長,但是在漳州高新區,不存在這個問題。我們的項目已完成開工會審模擬審批,等土地報批完,就可以正式開工建設了。

為確保會商會審規範運作,漳州市政府還為高新區量身定做了投資負面清單、環保負面清單、審批權力清單等三張清單保障,除負面清單內的專案禁止進駐高新區外,其他專案市直部門按“能放則放、應放盡放”原則,同時將可下放的審批事項全部下放給高新區。另外,會審制還增加了區域評估保障和超時默認、缺席默認等兩項默認保障。

益企辦“讓企業輕裝上陣”

“益企辦”是高新區服務企業的又一個創新,既對企業投資項目先進行篩選,又對投資外資500萬美元以上或內資3億元以上的專案無償提供代辦服務。水仙花苑專案就受益於“益企辦”,專案原本前期審批從工商註冊到施工許可證的辦理完成,需230個工作日的報批時間,經過益企辦在專案開工會審、環評水保審批等多個環節,協調相關部門,節省了100多天的報批時間。

漳州市高新區行政服務中心副主任李智勇表示,實行會審制、設立“益企辦”後,儘管高新區行政服務中心的工作量多了,壓力大了,但切實降低企業負擔,讓企業輕裝上陣。⊙陳群楊燕玲文/圖

編輯:張晗

再到推進“成家立業”。漳州高新區在全省率先推出項目落地會審制,專案審批只讓客戶“跑一趟”,實現專案落地“加速跑”。

專案落地會審制就是落戶手續由高新區行政服務中心牽頭開展審批,原本69個環節精簡為3個流程,即准入前會商、開工會審和竣工會審,審批時間平均減少150個工作日。自會審制啟動以來,高新區已經對12個項目進行開工會審。

目前,漳州市環創環保科技專案已完成立項、用地預審、開工會審等程式,高效優質的服務讓投資方省心、省力,吃上定心丸。公司總裁崔建梅坦言,有的地方項目落地審批非常繁瑣,審批部門多,時間比較長,但是在漳州高新區,不存在這個問題。我們的項目已完成開工會審模擬審批,等土地報批完,就可以正式開工建設了。

為確保會商會審規範運作,漳州市政府還為高新區量身定做了投資負面清單、環保負面清單、審批權力清單等三張清單保障,除負面清單內的專案禁止進駐高新區外,其他專案市直部門按“能放則放、應放盡放”原則,同時將可下放的審批事項全部下放給高新區。另外,會審制還增加了區域評估保障和超時默認、缺席默認等兩項默認保障。

益企辦“讓企業輕裝上陣”

“益企辦”是高新區服務企業的又一個創新,既對企業投資項目先進行篩選,又對投資外資500萬美元以上或內資3億元以上的專案無償提供代辦服務。水仙花苑專案就受益於“益企辦”,專案原本前期審批從工商註冊到施工許可證的辦理完成,需230個工作日的報批時間,經過益企辦在專案開工會審、環評水保審批等多個環節,協調相關部門,節省了100多天的報批時間。

漳州市高新區行政服務中心副主任李智勇表示,實行會審制、設立“益企辦”後,儘管高新區行政服務中心的工作量多了,壓力大了,但切實降低企業負擔,讓企業輕裝上陣。⊙陳群楊燕玲文/圖

編輯:張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