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產業並進“茶鄉牧村” 邛崍臨濟走出全域景區化“新路子”

雖然已過了采春茶的時節,但一到了週末,在邛崍市臨濟鎮的茶園裡卻依舊是人流客流絡繹不絕,“很多城裡人,帶著家人一起來參觀茶園,體驗採茶。”在當地種茶十餘年的村民張先春如是說。

除了漫山遍野早已成規模的茶園外,漫步在新建成的各村(社區)也是一種享受,平坦的柏油路,青翠的綠化帶,錯落別致的鄉村別墅,整潔的公共設施……如此安逸的田園牧歌式生活,在臨濟鎮隨處可見。

為貫徹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

邛崍市在產業發展上突出“三個精”,精新智造、精品文旅、精細農業。其中,精細農業重點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突出科技化和組織化,提升精准農業比重,提高農業供給品質和效益。在城鄉發展上突出“二個精”,即精緻城鄉、精彩生活。城市功能區與小而精、小而美的特色鎮、幸福美麗新村交相輝映,實現城鄉統籌協調發展。

邛崍市臨濟鎮,成為邛崍市做好“精細農業”、突出“精緻城鄉”的一個典範。

通過打造“茶鄉牧村”,走出了一條全域景區的“新路子”。

產業推動 茶立品牌更顯效益

在邛崍臨濟,一直以來都有種茶的傳統,茶產業的發展也一直是當地產業發展的“生力軍”。每年邛崍採茶節,臨濟鎮作為一個重要點位,總是成為當地鄉村旅遊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支柱。

支柱產業的崛起,離不開眾多優質的舉措。今年以來,臨濟鎮先後邀請中國柑研所教授、川農大教授到臨濟舉辦大型產業技能培訓3次,知名技術員專題培訓茶葉種植10余次,農民夜校、基層夜話形式等培訓茶葉種植加工、包裝銷售、市場走向等20場次。

產業發展離不開塑造優質品牌。臨濟鎮堅持“邛崍黑茶+企業品牌”雙品牌發展戰略,

以採茶節活動為契機,廣泛推介邛崍黑茶品牌,組織3次本地茶企業外出學習,促使本地茶企業抱團發展。此外,通過搭建平臺保品質,積極開展500畝生態有機茶園認證,在碧濤茶業有限公司建立茶葉抽樣檢測中心,對茶葉鮮葉、成品茶進行不定期抽樣檢測,做到茶葉品質有追溯性、保障性、安全性。

此外,臨濟鎮正著力升級標準化茶園改造,力爭2017年建成1萬畝無公害茶葉示範基地,

提升黑茶產品品質。全域景區在當地優勢也尤為突出。“全力做好高速路出口景觀經濟帶節點打造,主動融入精品文旅重大工程。”臨濟鎮相關負責人說到,當地嵌入配套元素,以邛茶走廊生態騎遊綠道為載體,加大對“茶馬八驛”鄉村酒店、涼水村現代農業休閒觀光園招商力度,著力建成具有運動休閒、田園體驗特色的“宜居、宜養、宜游”精品文化旅遊小鎮。築巢引鳳,提升城鎮吸引力。以農副產品加工園區為載體,完善配套基礎設施,精心策劃包裝招商引資優勢專案,加大引優引強力度,引進2家以上精深加工企業落戶園區。

迴圈產業 讓種茶養豬兩相宜

在臨濟鎮,本土企業家張在林可謂遠近出名,起初投資數千萬元在臨濟鎮的萬畝茶園中建起了嘉林生態農場,致力於培育邛崍黑豬時,並不被大家所看好。

但近兩年來,卻成了“香餑餑”。“這是一家生態農場,農場構建了‘豬-沼-茶’生產模式。”邛崍市農林局相關負責人說,該農場已經成為當地迴圈生態農業發展的樣本。

豬產生的糞尿污水通過漏縫板自動收集,恒溫裝置讓豬舍冬暖夏涼,青飼料和五穀雜糧按3∶1調配……農場外萬畝茶園隨著地勢起伏綿延,農場內現代技術裝備與傳統養殖模式無縫銜接,給了邛崍黑豬極佳的生長環境。

與此同時,農場龐大的糞汙處理設施通過幹濕分離發酵,為茶園源源不斷地提供著有機肥料。灌溉管道從沼氣池出發,一直向前延伸,進入茶園最深處。

“你看,得到充分滋養的茶樹十分茂盛,茶葉葉片舒展,呈現出黑黝黝的健康顏色,土壤也比以前透氣鬆軟。”臨濟鎮黃廟社區村民孟宗財說,有了自動化的沼液灌溉,村民已經大量減少了茶樹化肥的使用量。按照一定比例配套發展種養業被認為是最理想的迴圈農業發展模式。然而,由於歷史原因形成的種植養殖業不配套、用肥的季節性需求與糞汙的持續性產出相矛盾等問題,卻曾讓邛崍抓破了腦袋。

怎麼辦?專業化分工打破了困局。在政府扶持下,抽糞運輸工這一新職業應運而生。他們組建合作社,開著抽糞車穿梭於養豬場和茶園菜地之間,為養殖戶解決難題,為茶葉種植戶帶去優質農家肥,也為自己帶來了一份收入,可謂一舉多得。

作者:楊華春

活動預告:

5月27日上午:四川省茶藝術研究會綿陽分會成立大會

5月27日下午:茗潤無相茶金獎黑茶品鑒會

5月27日—29日:中國普茶節四川站綿陽全民飲茶文化周

5月28日—29日:茶旅世界| 探尋古茶樹之旅,揭秘古老羌族的地域風情

圖 文:成都農業

放逐心靈,期待美好,願我的世界,有茶,有旅。

以農副產品加工園區為載體,完善配套基礎設施,精心策劃包裝招商引資優勢專案,加大引優引強力度,引進2家以上精深加工企業落戶園區。

迴圈產業 讓種茶養豬兩相宜

在臨濟鎮,本土企業家張在林可謂遠近出名,起初投資數千萬元在臨濟鎮的萬畝茶園中建起了嘉林生態農場,致力於培育邛崍黑豬時,並不被大家所看好。

但近兩年來,卻成了“香餑餑”。“這是一家生態農場,農場構建了‘豬-沼-茶’生產模式。”邛崍市農林局相關負責人說,該農場已經成為當地迴圈生態農業發展的樣本。

豬產生的糞尿污水通過漏縫板自動收集,恒溫裝置讓豬舍冬暖夏涼,青飼料和五穀雜糧按3∶1調配……農場外萬畝茶園隨著地勢起伏綿延,農場內現代技術裝備與傳統養殖模式無縫銜接,給了邛崍黑豬極佳的生長環境。

與此同時,農場龐大的糞汙處理設施通過幹濕分離發酵,為茶園源源不斷地提供著有機肥料。灌溉管道從沼氣池出發,一直向前延伸,進入茶園最深處。

“你看,得到充分滋養的茶樹十分茂盛,茶葉葉片舒展,呈現出黑黝黝的健康顏色,土壤也比以前透氣鬆軟。”臨濟鎮黃廟社區村民孟宗財說,有了自動化的沼液灌溉,村民已經大量減少了茶樹化肥的使用量。按照一定比例配套發展種養業被認為是最理想的迴圈農業發展模式。然而,由於歷史原因形成的種植養殖業不配套、用肥的季節性需求與糞汙的持續性產出相矛盾等問題,卻曾讓邛崍抓破了腦袋。

怎麼辦?專業化分工打破了困局。在政府扶持下,抽糞運輸工這一新職業應運而生。他們組建合作社,開著抽糞車穿梭於養豬場和茶園菜地之間,為養殖戶解決難題,為茶葉種植戶帶去優質農家肥,也為自己帶來了一份收入,可謂一舉多得。

作者:楊華春

活動預告:

5月27日上午:四川省茶藝術研究會綿陽分會成立大會

5月27日下午:茗潤無相茶金獎黑茶品鑒會

5月27日—29日:中國普茶節四川站綿陽全民飲茶文化周

5月28日—29日:茶旅世界| 探尋古茶樹之旅,揭秘古老羌族的地域風情

圖 文:成都農業

放逐心靈,期待美好,願我的世界,有茶,有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