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智慧設備將迎來全新的發展方向 護眼大戰一觸即發

經過多年的發展之後,智慧設備的發展開始進入了瓶頸期,產品缺乏創新,昔日的拼配置、拼價格已成了死胡同,為此,拼體驗,注重消費者的使用感受成了智慧設備廠商不得不走的一條路。


此外,隨著消費者對自身健康的更加重視,而智慧設備對眼睛健康的傷害,成了消費者關注的重點。為此,廠商們均認為這將能夠有效提升消費者的體驗以及使用感受,於是各類打著護眼旗號的產品在市場中開始多了起來。


(護眼眼鏡是目前市面上最多的產品)

智慧設備對人眼的傷害究竟是什麼呢?相信很多消費者在使用智慧設備(如智慧手機、iPad)的時候,使用之後會有眼睛酸痛等現象,而造成這個原因主要就是智慧設備螢幕所散發的藍光輻射。

據瞭解,藍光是一種波長在400nm-500nm的高能量可見光。這種有害短波藍光具有極高的能量,如果過量接觸會損傷視覺細胞,而且這種損傷不可逆反。此外,藍光還會影響睡眠,

因為藍光的波長在大約460納米範圍內,這些光照射到特定的細胞,細胞會向大腦的視交叉上核區域發出一個信號,並告訴大腦關閉褪黑素的分泌,而褪黑素就是睡眠的啟動器。


(智慧設備對人眼的傷害主要就是藍光)

正是這個原因,目前市面上湧現的很多號稱可以護眼的智慧設備就是通過軟體來調節螢幕色溫,

以達到減少藍光傷害的目的,如小米手機的護眼模式便是這類產品的典型代表。除了軟體調節之外,在硬體上對藍光進行隔絕也是不少廠商的,如防藍光眼鏡、陽藍光貼膜等就是這類產品的代表。

但是無論是軟體對螢幕色溫的調節,還是通過硬體對藍光的物理隔絕,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均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甚至一度還被消費者認為是噱頭。


(小米所推出的護眼屏其實就是通過軟體對螢幕色溫進行調節)

對於智慧設備的螢幕來說,目前最有效的防藍光方式就是採用OLED螢幕,之前有評測機構對傳統LCD螢幕和OLED螢幕做過對比測試,發現OLED螢幕的藍光指數要遠低於傳統的LCD螢幕,

所以OLED螢幕除了代表更先進的顯示技術之外,在護眼方面也同樣領先。

不過OLED螢幕雖好,但是高昂的價格是其進一步得到推廣的阻礙,這也意味著廠商在現階段需要找到更加有性價比的防藍光方案,才能真正的在市場中推廣,畢竟在消費者越來越注重健康的情況下,這塊市場將會是巨大的,也是每個廠商都想拿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