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看無形資產百億元的泰山體育如何打造世界民族品牌|聚焦2017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

“沒想到體育冰雪項目還能這麼玩,以後在家也能玩冰壺了”。

“草地也會釋放氧離子?怎麼辦,以後踢球會不會醉氧啊”?

這是在2017中國體育用品行業博覽會上,聽到的關於泰山體育產品最多的感歎。本次展會上泰山體育將研發的最新設備、技術、服務帶給所有參觀者,向觀眾展示了不一樣的體育世界。在博覽會啟動儀式結束後,國家體育總局趙勇局長也來到泰山集團所在場館進行參觀考察,親身體驗了泰山體育的新產品。

體銀商學院帶領第14期學員來到了位於2017體博會的泰山體育展館,進行實地參觀考察。泰山體育向體銀商學院學員介紹了泰山體育產業的最新產品版塊。

經過二十多年發展的"泰山牌"體育器材已經佔有中國競技體育器材90%以上的市場份額。泰山體育是如何從一個籍籍無名的“小作坊”成長為如今無形資產達133億元的企業?作為一個以體育產業與互聯網行業多方位結合行業交集,

主營業務包括智慧健身設備製造、科學健身系統服務、智慧運動場館建設的公司又是如何將民族品牌推向世界的?

從家庭作坊走向國際賽場

泰山體育產業集團最初只是一個依靠家庭手工生產體操墊子的家庭小作坊。

上世紀80年代初,

卞志良當選為村裡的副業隊長,為更好的帶領村民致富,從此走上艱難的創業之路。1982年春,一次偶然的機會,卞志良去濟南員警學校推銷帆布發現訓練用的體操墊子、拳擊布袋需要更新,便千方百計找到那裡的領導,表示可以為他們學校加工墊子。也正是因為這次機緣巧合,卞志良賺了第一桶金。從此,便與體育器材結下了不解之緣。

接下來的幾年,卞志良的產品開始進入國際體委。

卞志良帶著自己生產的體操墊子在國家原體委訓練局門外等了足足三天三夜,最後終於說服對方試用自己的產品。試用之後,國家體操隊反應不錯,同意讓卞志良長期為他們供貨。

1989年,北京泛太平洋地區柔道錦標賽上,專案委員會主席安部一郎先生路過大賽訓練場地時,看到由泰山集團提供的兩塊訓練墊子,做工精細,試彈力適度,脫口便說:“你們有品質這麼好的墊子,

還需要進口嗎?” 就這樣,泰山集團生產的柔道墊從訓練場進入國際大賽賽場。

借力奧運把民族品牌推向世界

據資料顯示,我國目前具有一定規模的體育用品生產企業約為25000家左右,佔有著世界體育用品市場份額的65%以上。但是,令人高興的數字背後,是“中國製造”過去更多的是為歐洲、北美進行“貼牌加工”這種低附加值的生產,實際依靠自主品牌佔有市場份額不足25%。

2008年,北京奧運會無論對於泰山集團還是中國體育用品製造業都是具有特殊歷史意義的一年。泰山集團自主生產、研發、製造的6大類200多種產品裝備奧運賽場。這是國產體育器材首次大規模裝備奧運賽場,打破了西方發達國家壟斷奧運器材的歷史。也成為泰山體育民族品牌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2016年裡約奧運會上,泰山體育成為柔道項目官方獨家器材供應商,提供了賽事所需全部柔道墊及相應器材與服務保障,以世界級的品質和服務標準,為賽事和運動員的訓練與比賽保駕護航。

泰山體育正通過多項國際賽事的合作將民族品牌推向世界。

轉型升級瞄準全民健身新市場

2007年,是國內最早以互聯網思維整合體育資源的企業,傾力打造了全民健身運動品牌。

由競技體育到全民健身的轉變

泰山體育從建立初期一直專注於競技體育器材的研發和生產,立志發展中國體育產業。從最早的純手工體育墊子開始,經過近四十年的發展,泰山體育已經發展成為綜合性體育器材、人造草坪和科技健身運動終端研發生產基地之一,實現了由“炕頭到全球”的歷史性跨越。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體育產業也逐漸壯大,反觀我國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卻並不樂觀,全民健身工作任重而道遠。在這種形勢下,泰山體育積極投身二次創業,由競技體育向全民健身領域全面拓展,將競技體育的優勢經驗應用于全民健身類產品開發中,助推全民健身領域全面轉型升級。

由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

我國體育產業起步晚、底子薄,與西方發達國家存在著巨大的差距。要縮小這個差距,必須以“超常規、跨越式”的步伐前進。“超常規、跨越式”發展所依託的就是科技創新。

正是因為“中國製造”更多的是以消耗資源、廉價到動力為代價的粗放型製造形式嚴重制約了中國體育用製造業的發展。自主創新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也正是泰山體育集團的科技創新讓身處傳統體育製造業的泰山體育煥發新活力,成為多項國內體育用品標準的制定者,實現了由品牌創建到標準制定質的跨越。

由傳統生產型向服務型的轉變

泰山是世界頂級賽事服務商。自成為北京奧運會最大器材供應商以來,泰山體育已經為多項國內外大型體育賽事提供優質服務。

泰山體育堅持技術與服務並重,已從傳統的器材供應商轉變為全球頂級的賽事服務商。憑藉多年的大型賽事服務經驗,泰山體育提供整體大賽的策劃,包括賽前方案、賽事服務、器材供應和賽後資料收集分析,為大賽的順利舉辦提供全方位整體服務。

由企業到平臺的轉變

泰山集團一貫堅持“合作發展”這個主題,也非常渴望同體育行業的企業集團開展全方面合作,實現抱團取暖,合作共贏。

為更好的為體育發展做一份貢獻,泰山集團發起成立了國家新型健身器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通過構建雄厚的科研團隊,形成高端的科研平臺,泰山通過自身企業發展構築體育服務平陽台,對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壯大體育產業,促進群眾體育的開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 END )

聲明|本文由體育BANK原創發佈

體育BANK 精彩推介

(詳情可點擊藍色連結)

正在報名:

體育BANK

體育bank是具有共同價值觀的體育及相關產業機構與企業家、投資人、傳媒人、經理人等組成的行業聯盟,是以推動體育及相關產業創新為使命的事業共同體,是“平臺+智庫+資本”的生態型創新組織,是推動企業成長和產業創新的體育助推器。

本平臺關注和提供體育經濟及投融資前沿資訊,負責人為安福秀博士及其團隊。安博士,湖南人,北京體育大學博士,江蘇體育產業協同創新中心理事、《北京市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實施意見》起草組副組長,《京津冀體育產業行動計畫》專家組副組長、第一本體育藍皮書總執行人,安信證券、東興證券、國信證券、巴克萊銀行等首席體育顧問及策略會演講嘉賓,曾為北京大學中國體育產業研究中心執行秘書長。

是“中國製造”過去更多的是為歐洲、北美進行“貼牌加工”這種低附加值的生產,實際依靠自主品牌佔有市場份額不足25%。

2008年,北京奧運會無論對於泰山集團還是中國體育用品製造業都是具有特殊歷史意義的一年。泰山集團自主生產、研發、製造的6大類200多種產品裝備奧運賽場。這是國產體育器材首次大規模裝備奧運賽場,打破了西方發達國家壟斷奧運器材的歷史。也成為泰山體育民族品牌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2016年裡約奧運會上,泰山體育成為柔道項目官方獨家器材供應商,提供了賽事所需全部柔道墊及相應器材與服務保障,以世界級的品質和服務標準,為賽事和運動員的訓練與比賽保駕護航。

泰山體育正通過多項國際賽事的合作將民族品牌推向世界。

轉型升級瞄準全民健身新市場

2007年,是國內最早以互聯網思維整合體育資源的企業,傾力打造了全民健身運動品牌。

由競技體育到全民健身的轉變

泰山體育從建立初期一直專注於競技體育器材的研發和生產,立志發展中國體育產業。從最早的純手工體育墊子開始,經過近四十年的發展,泰山體育已經發展成為綜合性體育器材、人造草坪和科技健身運動終端研發生產基地之一,實現了由“炕頭到全球”的歷史性跨越。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體育產業也逐漸壯大,反觀我國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卻並不樂觀,全民健身工作任重而道遠。在這種形勢下,泰山體育積極投身二次創業,由競技體育向全民健身領域全面拓展,將競技體育的優勢經驗應用于全民健身類產品開發中,助推全民健身領域全面轉型升級。

由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

我國體育產業起步晚、底子薄,與西方發達國家存在著巨大的差距。要縮小這個差距,必須以“超常規、跨越式”的步伐前進。“超常規、跨越式”發展所依託的就是科技創新。

正是因為“中國製造”更多的是以消耗資源、廉價到動力為代價的粗放型製造形式嚴重制約了中國體育用製造業的發展。自主創新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也正是泰山體育集團的科技創新讓身處傳統體育製造業的泰山體育煥發新活力,成為多項國內體育用品標準的制定者,實現了由品牌創建到標準制定質的跨越。

由傳統生產型向服務型的轉變

泰山是世界頂級賽事服務商。自成為北京奧運會最大器材供應商以來,泰山體育已經為多項國內外大型體育賽事提供優質服務。

泰山體育堅持技術與服務並重,已從傳統的器材供應商轉變為全球頂級的賽事服務商。憑藉多年的大型賽事服務經驗,泰山體育提供整體大賽的策劃,包括賽前方案、賽事服務、器材供應和賽後資料收集分析,為大賽的順利舉辦提供全方位整體服務。

由企業到平臺的轉變

泰山集團一貫堅持“合作發展”這個主題,也非常渴望同體育行業的企業集團開展全方面合作,實現抱團取暖,合作共贏。

為更好的為體育發展做一份貢獻,泰山集團發起成立了國家新型健身器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通過構建雄厚的科研團隊,形成高端的科研平臺,泰山通過自身企業發展構築體育服務平陽台,對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壯大體育產業,促進群眾體育的開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 END )

聲明|本文由體育BANK原創發佈

體育BANK 精彩推介

(詳情可點擊藍色連結)

正在報名:

體育BANK

體育bank是具有共同價值觀的體育及相關產業機構與企業家、投資人、傳媒人、經理人等組成的行業聯盟,是以推動體育及相關產業創新為使命的事業共同體,是“平臺+智庫+資本”的生態型創新組織,是推動企業成長和產業創新的體育助推器。

本平臺關注和提供體育經濟及投融資前沿資訊,負責人為安福秀博士及其團隊。安博士,湖南人,北京體育大學博士,江蘇體育產業協同創新中心理事、《北京市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實施意見》起草組副組長,《京津冀體育產業行動計畫》專家組副組長、第一本體育藍皮書總執行人,安信證券、東興證券、國信證券、巴克萊銀行等首席體育顧問及策略會演講嘉賓,曾為北京大學中國體育產業研究中心執行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