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南粵古驛道“天翼高清杯”定向大賽臺山站盛大啟動

2017南粵古驛道“天翼高清杯”定向大賽首站江門臺山站,於5月23日至24日在臺山端芬梅家大院、海口埠舉行,省政府副秘書長趙坤、國家體育總局航空無線電模型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劉曉、廣東省體育局副局長招少鳴等省市領導,

以及2017南粵古驛道“天翼高清杯”定向大賽形象大使、著名籃球運動員易建聯應邀參加了開幕式,厚重的古驛道僑鄉文化與現代的越野賽事,在五月鳴蜩季節交相輝映,將成為僑鄉大地一道獨特的風景。

比賽的最大亮點就是中國男籃的當家球星——易建聯。我國著名僑鄉——江門,就是易建聯的故鄉。此番回到故鄉,易建聯的人氣非常旺,所到之處,人群簇擁。他為本站比賽鳴鑼開幕,掀起了現場的高☆禁☆潮。

賽事由國家體育總局航空無線電模型運動管理中心、廣東省體育局主辦,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廣東省委農辦、廣東省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環境保護廳、廣東省水利廳、廣東省文化廳、廣東省旅遊局、廣東省地方誌辦、廣東省地方稅務局、廣東省工商局、廣東省通信管理局、廣東省“三師”專業志願者委員會等單位指導,廣東省社會體育中心、廣東省戶外運動協會、江門市體育局、江門市臺山市人民政府、江門市臺山市端芬鎮人民政府承辦。
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中南聯絡部協辦。

本次賽事競賽項目包括:徒步定向、山地車定向,其中徒步定向包括專業公開組、專業精英組、體驗組、村民組、僑批後人組。當天參加梅家大院、海口埠及沿線古村落、古驛道賽事活動的運動員、體驗者、村民、群眾有近萬人。另外,在此期間,臺山市還將舉辦銀信博物館揭幕、銀信紀念廣場啟用、《世界記憶遺產——臺山銀信檔案》首發三大儀式,

“中國南粵古驛道文化之旅——臺山海口埠嘉年華”文藝晚會、九人排球比賽和佛家拳武術表演等文體活動,組織銀信後人座談會、農產品展示展銷及歷史文化旅遊圖片展等活動。

賽後,獲得村名組第一名的肖揚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專業的定向越野比賽,

非常開心激動”,賽事當天,臺山當地下起了大雨,“因為受到天氣的影響,正賽的成績沒昨天熱身的成績好,但比賽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去體驗團隊精神,今天比賽中我曾經滑到在地,後來在隊友的幫助下重新站了起來,希望以後能有更多這樣的比賽來到這裡,讓大家都能參體驗到全民健身的樂趣。

臺山市情況介紹

江門臺山站是2017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十站之首,充分體現廣東省人民政府和賽事組委會對臺山的高度認可和充分信任,這不僅僅是因為臺山地理環境符合國際定向賽的標準,更是因為臺山具有與眾不同的“僑元素”。

臺山市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南部,瀕臨南海,毗鄰港澳,陸地總面積328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2717平方千米。戶籍人口98.28萬人,常住人口95.07萬人。是著名的中國電能源基地、中國排球之鄉、中國曲藝之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國優質絲苗米之鄉,2016年成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19世紀末,一批批臺山先輩飄洋過海,艱苦奮鬥,以“自立自強、愛國愛鄉、開拓開放”的臺山人精神在異國他鄉拼搏創業,鍛造了一個個可歌可泣的創業傳奇,書寫了一個個愛國愛鄉的感人故事,湧現了一個個成就斐然的卓越人生,成為中國華僑史中的一個絢麗篇章。

而今天作為首站賽事的舉辦地的梅家大院和海口埠則是那段歷史的最佳見證,梅家大院是汀江圩華僑建築群所在地,於1931年由當地華僑以及僑眷僑屬創建,大院占地面積80畝,108幢二至三層帶騎樓的樓房,呈長方形排列,鱗次櫛比,整齊劃一,中間有40畝專供商販擺賣商品的市場空地,儼如一座小方城,由於當地梅姓股東占了一半以上,故有“梅家大院”之稱。海口埠則被譽為“廣府人出洋第一港”和“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這裡曾經是臺山地區乃至五邑地區人們飄洋出海的中轉站,自然催生了發達的銀信業,銀信(又稱僑批、番批)是海口埠最獨特的歷史印記和符號,這裡的“僑批檔案”於2013年6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遺產名錄》,成為廣東省的首項世界記憶遺產。可以說,這兩個地方猶如“僑元素”皇冠上的兩顆明珠,是最能代表臺山作為“全國第一僑鄉”的經典之地。

本屆賽事首站選址於此舉辦,也充分體現了省人民政府和賽事組委會對華僑歷史的銘記!對廣大愛國愛鄉僑胞們的感念與尊重!

江門臺山站是2017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十站之首,充分體現廣東省人民政府和賽事組委會對臺山的高度認可和充分信任,這不僅僅是因為臺山地理環境符合國際定向賽的標準,更是因為臺山具有與眾不同的“僑元素”。

臺山市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南部,瀕臨南海,毗鄰港澳,陸地總面積328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2717平方千米。戶籍人口98.28萬人,常住人口95.07萬人。是著名的中國電能源基地、中國排球之鄉、中國曲藝之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國優質絲苗米之鄉,2016年成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19世紀末,一批批臺山先輩飄洋過海,艱苦奮鬥,以“自立自強、愛國愛鄉、開拓開放”的臺山人精神在異國他鄉拼搏創業,鍛造了一個個可歌可泣的創業傳奇,書寫了一個個愛國愛鄉的感人故事,湧現了一個個成就斐然的卓越人生,成為中國華僑史中的一個絢麗篇章。

而今天作為首站賽事的舉辦地的梅家大院和海口埠則是那段歷史的最佳見證,梅家大院是汀江圩華僑建築群所在地,於1931年由當地華僑以及僑眷僑屬創建,大院占地面積80畝,108幢二至三層帶騎樓的樓房,呈長方形排列,鱗次櫛比,整齊劃一,中間有40畝專供商販擺賣商品的市場空地,儼如一座小方城,由於當地梅姓股東占了一半以上,故有“梅家大院”之稱。海口埠則被譽為“廣府人出洋第一港”和“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這裡曾經是臺山地區乃至五邑地區人們飄洋出海的中轉站,自然催生了發達的銀信業,銀信(又稱僑批、番批)是海口埠最獨特的歷史印記和符號,這裡的“僑批檔案”於2013年6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遺產名錄》,成為廣東省的首項世界記憶遺產。可以說,這兩個地方猶如“僑元素”皇冠上的兩顆明珠,是最能代表臺山作為“全國第一僑鄉”的經典之地。

本屆賽事首站選址於此舉辦,也充分體現了省人民政府和賽事組委會對華僑歷史的銘記!對廣大愛國愛鄉僑胞們的感念與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