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嘉慶能扳倒位高權重的和珅,只因為嘉慶和他玩起了三十六計

我們在觀看《鐵齒銅牙紀曉嵐》時,都會認識裡面的大貪官和珅,說實話,電視劇中的和珅角色可能出於喜劇色彩的需要,並沒有將和珅的大奸大惡變現出來,反而賦予了劇中和珅一絲絲可愛。

在歷史中,和珅是清朝著名的權臣,他的另一層身份是商人。和珅在清朝初期位高權重,乾隆更是對他非常的寵信,甚至將自己的十公主嫁給了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成為了皇親國戚。和珅隨著自己的官位越做越大,自己的私欲也變得越來越大。

漸漸地,和珅開始結黨營私,貪贓枉法,甚至從事於商業活動開設當鋪幾十間,銀號幾百間,甚至和英國的銀行都有商業往來。

在乾隆執政末期,和珅兼具多個職位,大學士,軍機大臣,吏部尚書,刑部尚書等等。不過在乾隆剛剛死去沒幾天,

新上任的皇帝便將和珅賜死,甚至整個過程和珅都沒有來得及察覺,那嘉慶到底是怎樣快速的扳倒和珅的呢?

在和珅之死的問題上,人人都會問為什麼乾隆明明知道和珅貪贓枉法,但是為什麼不親自剷除和珅呢?而是讓自己的兒子去殺掉他。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

也有一個普遍認同的答案。乾隆希望讓自己的和珅殺掉和珅,來使新皇帝鞏固自己的地位,好讓天下人認為新皇帝的英明。同時在乾隆眼裡無論和珅貪多少錢,都只不過是在給自己的兒子存起來而已,倘若有一天,新皇帝需要銀子了,直接殺掉和珅就可以了。

在乾隆死去時,和珅已經是九門提督,軍機大臣,而且掌握著部分軍權,倘若信任皇帝處理不好,可能會給和珅造反的機會,那麼嘉慶是怎樣一步步扳倒和珅的呢?那是因為嘉慶和和珅玩起了三十六計。

第一計:欲擒故縱

嘉慶在做皇子的時候已經將和珅的種種作為看在眼裡,就算自己後來當上了皇帝,那時掌握皇權的還是身為太上皇的乾隆,

此時的乾隆還是十分的寵信和珅,所以嘉慶也不好治和珅的罪。於是,他讓人放出風去,就說自己以後還會重用和珅,讓和珅故意聽到風聲,聽到這些話的和珅更加肆無忌憚,以為自己安然無恙,就這樣嘉慶順利的麻痹了和珅。

第二計:調虎離山

乾隆死後,嘉慶立刻告訴和珅說,你是太上皇的寵臣,所以你得守靈,而且必須是一天一夜,和珅萬萬沒有想到嘉慶會這樣做,使得自己完全沒有來得及做準備。自己身處皇宮,無法與外面的人取得聯繫。第三計:以逸待勞

更讓和珅沒有想到的是,乾隆還沒有死去三周,嘉慶就急著治理自己,嘉慶鼓勵大臣彈劾和珅,而自己就乖乖的等著,沒想到牆倒眾人推,眾大臣紛紛彈劾和珅,確認罪以後,和珅迅速被免職。

第四計:擒賊擒王

和珅被軟禁以後,嘉慶還將他的黨羽紛紛抓獲,其中最著名的便是福康安。

就這樣,短短幾天之內,在嘉慶的多方籌備下,和珅及其黨羽迅速被抓獲,和珅也被抄家。自己多年貪污的銀子也全部充了國庫。

對於和珅的死,雖然大快人心,但是在傳說中,說後來的慈禧就是和珅轉世,和珅為了報復清朝,轉世為慈禧,促進了清朝的滅亡。

乾隆死後,嘉慶立刻告訴和珅說,你是太上皇的寵臣,所以你得守靈,而且必須是一天一夜,和珅萬萬沒有想到嘉慶會這樣做,使得自己完全沒有來得及做準備。自己身處皇宮,無法與外面的人取得聯繫。第三計:以逸待勞

更讓和珅沒有想到的是,乾隆還沒有死去三周,嘉慶就急著治理自己,嘉慶鼓勵大臣彈劾和珅,而自己就乖乖的等著,沒想到牆倒眾人推,眾大臣紛紛彈劾和珅,確認罪以後,和珅迅速被免職。

第四計:擒賊擒王

和珅被軟禁以後,嘉慶還將他的黨羽紛紛抓獲,其中最著名的便是福康安。

就這樣,短短幾天之內,在嘉慶的多方籌備下,和珅及其黨羽迅速被抓獲,和珅也被抄家。自己多年貪污的銀子也全部充了國庫。

對於和珅的死,雖然大快人心,但是在傳說中,說後來的慈禧就是和珅轉世,和珅為了報復清朝,轉世為慈禧,促進了清朝的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