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高考臨近!宋太祖趙匡胤為科舉做過什麼?創立了5項制度

再過十來天,就是一年一度高考的日子了,將有千千萬萬莘莘學子通過這種方式改變自己的命運。我們為他們祝福!

我國的高考制度最早起源于隋朝(一說唐朝)開始的科舉制度。

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在隋唐以前,選拔治理國家的人才通過什麼方式呢?

西周時,天子分封天下,管理天下由天子、諸侯、卿、士承擔,採用血緣世襲制,一般人連想都別想。東周時期,普遍採用“世卿世祿”制,國家在選拔人才時實行“親親尊尊”路線,

主要在貴族中選取。戰國時,各國經過變法逐步引入軍功爵制,特別是秦國按照軍功大小授爵,“親親尊尊” 的原則被“不別親疏,不殊貴賤”的原則所取代。到了漢朝,開始注重提拔民間人才,採用察舉制與征辟制,由各級地方推薦德才兼備的人才。

到了魏晉時代,世族勢力強大,推薦人才特別強調門第出身,造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現象。隋唐時期創立的科舉制度改變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徹底打破了血緣世襲關係和世族的壟斷,“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為可能。這樣一來,部分社會中下層有能力的讀書人就可以通過科舉進入社會上層,獲得施展才智的機會。

科舉制在隋唐創立,宋朝時期不斷健全完善。宋太祖趙匡胤雖然是軍人出身,但對科舉非常重視,他充分吸取隋唐、五代時科場積弊的教訓,在科舉考試中採取了一系列防微杜漸的措施,先後創立了5項制度,使科舉考試逐漸走向正規化、制度化、成熟化。

一是創立鎖院制度。“知貢舉”(主考官)、“權知貢舉”(副考官)等考官人選確定後,立即將他們鎖于貢院之中,斷絕他們與外界的聯繫,避免出現考官向親朋好友洩露試題的現象。考生入考場後,也封鎖院門,以防範舞弊。

二是創立彌封制度。考生考試結束後,由專人將考生試卷上的姓名、籍貫等部分用紙糊起來,

再交給考官評判。直到最後統計成績時,才能拆封公佈姓名,否則即為作弊。這也是現在考試中密封試卷制度的起源。

三是創立謄錄製度。實行彌封制後,科場上又發生了考生在試卷上書寫標記、暗語的問題。於是,“謄錄”制度隨之出現,即在考生交完試卷後,朝廷雇請一批抄寫書手將考卷重新謄錄一遍,再交給考官,其用意在於進一步杜絕“彌封”措施的紕漏。

四是創立別試製度。一般考生參加正常的科舉考試,如果考官的子弟也要參加考試怎麼辦?別試製度就是專門為考官的子弟特別設立的一種考試制度。在這樣的特殊考試過程中,另派考官監考、閱卷,以防止徇私舞弊現象的出現。同時,對當朝大臣權貴的子弟往往還要多複試一次,以甄別是否有人利用權勢將無能子弟的成績拔高。

五是創立殿試製度。殿試,顧名思義就是在皇宮大殿舉行,並且由皇帝親自命題並主持考試,又稱禦試、廷試、廷對等。在科舉考試中,殿試屬於最高級別的考試。這種制度開始于武則天,宋太祖趙匡胤於開寶六年(973年)定為常規制度。殿試確定最終名次,進士科一甲第一名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殿試過後,皇帝還親自點名,召見登第進士,稱為唱名。

剛才帶領大家簡單回顧了一下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脈絡,重點介紹了宋太祖趙匡胤創立的5項制度,有的制度我們至今還在沿用。最後,再提醒考生幾句:高考來臨心莫慌,自信滿滿有力量。保證睡眠精力旺,輕輕鬆松上戰場。帶好證件莫要忘,考試用品要精良。

祝各位學子高考順利,前程似錦!

即在考生交完試卷後,朝廷雇請一批抄寫書手將考卷重新謄錄一遍,再交給考官,其用意在於進一步杜絕“彌封”措施的紕漏。

四是創立別試製度。一般考生參加正常的科舉考試,如果考官的子弟也要參加考試怎麼辦?別試製度就是專門為考官的子弟特別設立的一種考試制度。在這樣的特殊考試過程中,另派考官監考、閱卷,以防止徇私舞弊現象的出現。同時,對當朝大臣權貴的子弟往往還要多複試一次,以甄別是否有人利用權勢將無能子弟的成績拔高。

五是創立殿試製度。殿試,顧名思義就是在皇宮大殿舉行,並且由皇帝親自命題並主持考試,又稱禦試、廷試、廷對等。在科舉考試中,殿試屬於最高級別的考試。這種制度開始于武則天,宋太祖趙匡胤於開寶六年(973年)定為常規制度。殿試確定最終名次,進士科一甲第一名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殿試過後,皇帝還親自點名,召見登第進士,稱為唱名。

剛才帶領大家簡單回顧了一下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脈絡,重點介紹了宋太祖趙匡胤創立的5項制度,有的制度我們至今還在沿用。最後,再提醒考生幾句:高考來臨心莫慌,自信滿滿有力量。保證睡眠精力旺,輕輕鬆松上戰場。帶好證件莫要忘,考試用品要精良。

祝各位學子高考順利,前程似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