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幽靈”出沒,請注意!

每個月,你有多少時間浪費在堵車中?難以計算。最讓人納悶的是前方沒有事故,

也沒有封閉施工的車道,道路卻會莫名其妙地突然出現堵塞,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其實,你有沒有想過你可能是被“幽靈”堵在路上了。

即將到來的端午小長假,讓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王女士很是興奮。“最近忙壞了,趁著放假時間準備帶孩子出去好好玩玩。”王女士說。

旅途的美景的確讓人流連忘返,但由於集中出行,路上一堵就是好幾個小時的經歷卻也讓人心有餘悸。

市區紅綠燈較多,堵一會兒還能理解,但高速公路上,明明沒有紅綠燈,也沒有交通事故,為什麼也會堵車,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道路擁堵可能是“幽靈堵車”在作怪

生活中,許多司機都遇到過這樣的怪事兒,開著開著車突然堵車了,一點點蹭著前行,卻發現前面根本沒發生交通事故,也沒什麼其他特殊狀況,令人匪夷所思。

“這就是‘幽靈堵車’在作怪,

‘幽靈’是一種比較形象地描述,指的是前方沒有事故,沒有停止不前的車輛,也沒有封閉施工而停止使用的車道,道路卻會莫名其妙地突然出現堵塞,很長一段時間過後,車流又會毫無徵兆的順暢起來。”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輪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張輪表示,這種“幽靈堵車”在空間和時間上都沒有規律,但任何堵車都是有根源的,通常來說,造成堵車的基本原因是道路和出行需求產生矛盾,

道路資源不能滿足出行車輛的需求,供不應求,於是產生擁堵,技術上來說,道路交叉口和瓶頸地段是常見的擁堵點,有規律可循。尤其在公路上本來就很繁忙,車流接近飽和的狀態下,此類現象更容易發生。

比如在擁擠的公路上大家都在排隊等紅綠燈,當綠燈亮起的時候,第一輛車延遲了2秒啟動,而第二輛車則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

與第一輛車拉開了距離,這就導致第二輛車可能需要5秒才能啟動,雖然看起來沒什麼,但是可怕的是到了後面第二三十輛車的時候可能就需要再等1到2個紅綠燈才能通過路口。

緊急刹車、隨便變道都會造成“幽靈堵車”

“緊急刹車、任意變道,以及一些不良的駕駛行為、不按照限速行駛等都是‘幽靈堵車’產生的根源。”張輪說,駕駛員的不良駕駛習慣,不嚴格遵守交通法規,

會導致後面車輛的連鎖反應,由於經過刹車後重新加速恢復到正常行駛速度的時間較長,一旦連鎖反應到了一定程度,就會造成堵車。

確實,據河北廊坊高速交警總隊廊坊支隊霸州大隊副隊長王國安介紹,在車流量較大的路段,每小時40公里的勻速狀態下,一腳急刹車就能影響10輛至20輛車,受影響路段能達到四五百米長。這種影響就像蝴蝶效應,一輛車加塞或隨意變道,會讓下一輛車延遲幾秒鐘啟動,依次一輛輛車傳導下去,到第100輛車,有可能已經延遲了10分鐘,由此就會造成一個堵點。

“再就是‘該快不快’,也就是說司機反應慢也會引起堵車。”王國安說,有一次他發現,在4車道的城市快速路上,前方路段並沒有發生任何特殊情況,但仍然出現車行緩慢的情況。原來是最內側車道一輛黑色轎車明顯拖了後腿,和前車出現了近百米的“斷檔”。王國安表示,這就是該快行時反而慢行造成的。這種“該快不快”的現象經常出現在開車打手機、到了路口現找路的司機身上。一兩輛車慢行,就能在短時間嚴重影響道路通行效率。

此外,進出口無規則也是導致堵車的一大原因。按照交規,無論是輔路進主路,還是主路進輔路,都應該是輔路車讓主路車。做到“緩進快出”,才能在行車安全的同時保證主路通行順暢。然而,實際情況是,許多司機根本搞不清誰讓誰,駛出主路前不提前並線,直到出口就在眼前了,才一點點蹭著往外走,往往堵了外側兩條車道;而有些進主路的車輛又特別猛,快速駛入主路,迫使主路內的後車急刹車避讓。

避免“幽靈堵車”切記保持安全車距

雖然“幽靈堵車”來無影去無蹤,但也有方法可以避免。

“要避免‘幽靈堵車’,在交通繁忙的高速公路或者市區道路上,駕駛員一定要‘各行其道’,既保證自己的安全,也為了他人便利。”張輪說,駕駛車輛時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和前方車輛保持安全距離,以避免前車瞬間變速或者變道反應不及。雖然在高速公路上不能超速,但是過低速度駕駛也同樣存在風險。

的確,王國安也認為,解決這種沒有原因的堵車,說起來非常簡單,只要每位司機都保持和前車足夠距離,避免急刹車,不強行變道,更不要隨意加塞,進出路口提前觀察,該讓行讓行就可以了。“看似不起眼的一個加塞動作,帶來的連鎖反應可能會導致系列的交通混亂,而許多車主根本沒意識到這點,越是堵車越想插隊,這樣做只會讓路況更為惡化。”

針對這種現象,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數學家們通過數學模型分析,得出結果,如果駕駛員降低車速並以固定的速度行駛而不是急停急駛,不但可以節省燃料,更有望消除“幽靈堵車”現象。例如在高速公路上,以每小時80公里的速度勻速行駛,比以每小時110公里的速度走走停停要好得多。在車輛眾多的一般道路上亦是如此。

在張輪看來,要避免“幽靈堵車”,除了駕駛員之外,我們的管理者、設計者、以及其他交通出行參與者,包括行人等,都要避免對車輛的干擾,如異物入侵、行人進入車輛道路等。“一方面,要多方位多層次地對交通出行參與者進行教育,加大宣傳;另一方面,要在技術上對出行環境加以優化和改善,諸如隧道內的燈光環境設計、安全視野和視距的設計和維護、交織區和匝道區域的渠化設計等。”張輪說。

會讓下一輛車延遲幾秒鐘啟動,依次一輛輛車傳導下去,到第100輛車,有可能已經延遲了10分鐘,由此就會造成一個堵點。

“再就是‘該快不快’,也就是說司機反應慢也會引起堵車。”王國安說,有一次他發現,在4車道的城市快速路上,前方路段並沒有發生任何特殊情況,但仍然出現車行緩慢的情況。原來是最內側車道一輛黑色轎車明顯拖了後腿,和前車出現了近百米的“斷檔”。王國安表示,這就是該快行時反而慢行造成的。這種“該快不快”的現象經常出現在開車打手機、到了路口現找路的司機身上。一兩輛車慢行,就能在短時間嚴重影響道路通行效率。

此外,進出口無規則也是導致堵車的一大原因。按照交規,無論是輔路進主路,還是主路進輔路,都應該是輔路車讓主路車。做到“緩進快出”,才能在行車安全的同時保證主路通行順暢。然而,實際情況是,許多司機根本搞不清誰讓誰,駛出主路前不提前並線,直到出口就在眼前了,才一點點蹭著往外走,往往堵了外側兩條車道;而有些進主路的車輛又特別猛,快速駛入主路,迫使主路內的後車急刹車避讓。

避免“幽靈堵車”切記保持安全車距

雖然“幽靈堵車”來無影去無蹤,但也有方法可以避免。

“要避免‘幽靈堵車’,在交通繁忙的高速公路或者市區道路上,駕駛員一定要‘各行其道’,既保證自己的安全,也為了他人便利。”張輪說,駕駛車輛時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和前方車輛保持安全距離,以避免前車瞬間變速或者變道反應不及。雖然在高速公路上不能超速,但是過低速度駕駛也同樣存在風險。

的確,王國安也認為,解決這種沒有原因的堵車,說起來非常簡單,只要每位司機都保持和前車足夠距離,避免急刹車,不強行變道,更不要隨意加塞,進出路口提前觀察,該讓行讓行就可以了。“看似不起眼的一個加塞動作,帶來的連鎖反應可能會導致系列的交通混亂,而許多車主根本沒意識到這點,越是堵車越想插隊,這樣做只會讓路況更為惡化。”

針對這種現象,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數學家們通過數學模型分析,得出結果,如果駕駛員降低車速並以固定的速度行駛而不是急停急駛,不但可以節省燃料,更有望消除“幽靈堵車”現象。例如在高速公路上,以每小時80公里的速度勻速行駛,比以每小時110公里的速度走走停停要好得多。在車輛眾多的一般道路上亦是如此。

在張輪看來,要避免“幽靈堵車”,除了駕駛員之外,我們的管理者、設計者、以及其他交通出行參與者,包括行人等,都要避免對車輛的干擾,如異物入侵、行人進入車輛道路等。“一方面,要多方位多層次地對交通出行參與者進行教育,加大宣傳;另一方面,要在技術上對出行環境加以優化和改善,諸如隧道內的燈光環境設計、安全視野和視距的設計和維護、交織區和匝道區域的渠化設計等。”張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