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想想賈秀全的那些話 中超新政該有那麼多怨言嗎?

1983年,由高豐文率領的中國青年隊歷史性的首次打進世青杯決賽,

儘管在首場以0比5慘敗給阿根廷,但之後逐漸發揮出水準,以2比3惜敗當屆歐青賽冠軍捷克隊,最後一場比賽以3比0大勝奧地利隊。

因為這支隊伍表現相對出色,世青賽結束,隊中4名主力賈秀全、柳海光、李華筠、麥超當即入選曾雪麟指導執教的中國國家隊。在當年舉行的全運會上,年僅20歲的賈秀全獲得國內多家媒體首次評選的金球獎。

在其後一年的重要比賽中,

柳海光再對韓國隊的奧運預選賽當中,在中國隊以0比3落後的情況下一人獨進3球,有海豹之稱的李華筠在亞洲杯半決賽中打進關鍵進球,讓中國隊歷史性的打進亞洲杯決賽。賈秀全更是在賽後獲得亞洲杯最佳運動員、最佳射手雙獎!這是現今的中國足球在亞洲足壇取得的空前絕後的個人榮譽。

從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儘管國足未能獲得多少重大的歷史性突破,

但起碼有大批球員在20歲出頭的年紀已經可以在國內足壇嶄露頭角,賈秀全、柳海光之後有高洪波、宮磊,再之後有範志毅、徐宏、高峰、宿茂臻,在之後是於根偉、楊晨、謝暉、周寧,直到1999年的李金羽、張玉甯、張效瑞,2001年的徐亮、杜威等人。。

可以說,2005年由郜林、盧琳、周海濱等人為代表的國青隊在書寫了一段在世青賽中小組第一名出線的歷史最佳戰績的同時,也成為了中國足球20歲以下球員的絕唱。

在那之後,中國各級青少年足球隊很難再打進世界青少年足球賽事的決賽了,首次影響,20歲左右的優秀球員出現得越來越少,在中國足球沒什麼影響,直到足協出新政策要加以挽救。

這一次,不是中國足協的政策離譜,而是在下面搞足球的各級俱樂部要真正反思眼下,青訓的口號喊了多少年了,他們到底是怎麼做的!

不久之前,賈秀全在一場比賽後對記者宣講,

輸球跟年輕沒有關係,我21歲,亞洲杯雙獎,現在這些人比得了嗎?

琢磨一下賈秀全的這番話,對於足協新政,真不該有什麼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