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反腐聚焦|阜陽:反腐倡廉從嚴治黨樹新風

對“四風”問題露頭就打、一寸不讓;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

持續保持反腐高壓態勢;強化“政治體檢”,著力推進巡察全覆蓋;深入推進紀檢體制改革,創新監督執紀方式方法……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戰略佈局,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黨風政風不斷優化,民風社風持續好轉,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

馳而不息糾正“四風”,黨風政風進一步好轉

阜陽職業技術學院實驗實訓中心主任陳子國違規接受業務往來公司外出旅遊,

潁州區糧食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潘振軍違規為兒子舉辦婚宴,阜南縣水務局水政監察大隊二中隊隊長戎戍違規收受禮金,太和縣雙浮鎮交管站站長廉標違規使用公務用車……

4月28日,市紀委再次發文通報4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記者梳理發現,這已是市紀委今年以來的第四次通報。

節點反復提醒、經常性執紀檢查、典型問題通報曝光……黨的十八大以來,

我市緊盯年節假期、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堅守,深挖細查“四風”問題線索,以鐵的紀律整治各種不正之風,讓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地生根。堅持抓明察暗訪,在元旦、春節、五一、端午等重要節假日期間,緊盯黨政機關、賓館酒店和公園景區等,開展明查暗訪500多次;堅持抓問題整治,先後開展了黨政幹部違規建房、多占住房、經商辦企業、會員卡清退、“升學宴、謝師宴”和“酒桌辦公”等專項整治,
去年清理違規經商辦企業153人,因“酒桌辦公”給予黨政紀處分14人;堅持抓查處曝光,僅2016年,全市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41起,處理232人,給予黨政紀處分193人,市紀委通報曝光典型案例10批40起;堅持抓細抓長,出臺縣處級領導班子及其成員推進作風建設責任清單及考核評價辦法等制度規定,推進了作風建設制度化、長效化。近三年,
我市“三公”經費連年下降。

作風建設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我市以“永遠在路上”的決心,自去年底以來開展“嚴紀律、轉作風、提效能、促服務”行動,突出問題導向,劍指作風頑疾,強化動真碰硬,敢於亮劍問責,通過多輪次明察暗訪、曝光約談,打出一系列“組合拳”,掀起了新一輪作風效能建設“風暴”,黨風政風有效轉變,帶動了民風社風實質性好轉。

力度不減、節奏不變,不敢腐的氛圍持續強化

阜南縣政協原副主席葛俊紅,潁泉區委原常委、副區長徐東輝,原阜陽師範學校黨委書記、校長魏成傑……他們曾身擔重要職務,但就在去年,因為貪腐先後落馬。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堅持嚴懲腐敗不手軟,重點審查“三類人”,努力減少存量遏制增量,推動形成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僅2016年,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受理信訪舉報3882件次,處置反映問題線索7048件,立案4616件,給予黨政紀處分4429人;其中縣處級35人、鄉科級385人,移送司法機關169人。全市檢察機關立案偵查貪污賄賂、瀆職侵權等職務犯罪154人。全市法院審結一審貪污賄賂案件197件、瀆職侵權案件16件。

打“老虎”持續發力,讓廣大群眾拍手稱快。但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則如同無孔不入、令人作嘔的“蒼蠅”。“蠅”貪成群,其害如“虎”。如何傳導壓力,加大拍“蠅”力度,成為群眾對反腐敗的“新期待”。

2014年以來,我市堅持問題導向,從基層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入手,先後組織開展了“嚴肅查處農村基層黨員幹部不正之風和違法違紀行為”專項行動、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專項工作,鐵腕糾“四風”、拍“蒼蠅”,讓人民群眾在正風反腐中有了更多獲得感。僅去年,全市共排查問題線索2687個,立案2161件,黨政紀處分1534人,移送司法機關85人。

市紀委對22批140起典型案例進行公開曝光。通過嚴肅查處一批違紀案件,積極發揮治本功能,有力推動了反腐倡廉建設,也贏得了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越級信訪舉報件、上級轉辦信訪舉報件和網路舉報件數量明顯下降。

深入推動組織和制度創新,紀檢體制改革注入生機

5月12日,五屆市委第三輪巡察進駐資訊(第二批)公佈。在這個5月,市委巡察組分赴安徽廣播電視大學阜陽分校、阜陽一職高、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市旅遊局、阜陽廣播電視臺開展為期近一個月的政治巡察。

改變過去坐在辦公室、被動等問題上門的模式,將關口前移、主動發現問題。2014年11月,我市率先在全省範圍內啟動巡察工作。至今,我市已經開展了十二輪巡察,發現了党的領導、党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執行“六項紀律”等方面的問題4668個,發現黨員幹部違紀違法問題線索3149個,立案查處1203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921人,移送司法機關80人,充分發揮了震懾、遏制、治本作用。根據市委要求,在五屆市委任期內,將實現對所有巡察物件的巡察監督全覆蓋。

推進巡察工作只是我市紀檢體制改革的一個縮影。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緊密結合實際,突出問題導向,勇於改革創新,大力推進紀律檢查體制改革,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提供了新動力。

優化紀檢資源,發揮執紀“拳頭”效應。面對基層黨員幹部違法違紀現象易發多發,但“看得見的管不到、管得到的看不見”問題突出,特別是鄉鎮一級紀檢組織監督作用難以有效發揮。鑒於此,我市從2013年開始,在全市先後成立了36個面向農村基層的紀檢監察工作室,作為縣級紀委派駐機構,重點開展監督檢查、信訪受理和紀律審查工作。

同時,我市大力推進紀委內設機構、派駐(出)機構、鄉鎮(街道)紀(工)委組織建設等。如今,8個縣(市、區)紀委全部完成內設機構調整工作,直接從事監督執紀問責人員占總編制的80%以上,把更多的力量集中到主業主責上;通過大力加強鄉鎮紀檢組織建設,換屆後全市各鄉鎮新進紀委副書記年齡均在45歲以下,鄉鎮紀委委員基本按5名配備,大力提升了執紀監督能力;通過單獨派駐和集中派駐等方式,著力解決“一人室”無法開展紀律審查工作的問題……

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永遠在路上。據悉,接下來,我市還將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加強黨內監督,推進標本兼治,創新體制機制,強化監督執紀問責,馳而不息糾正“四風”,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維護好黨內政治生態,推動全面從嚴治党向縱深發展。

移送司法機關169人。全市檢察機關立案偵查貪污賄賂、瀆職侵權等職務犯罪154人。全市法院審結一審貪污賄賂案件197件、瀆職侵權案件16件。

打“老虎”持續發力,讓廣大群眾拍手稱快。但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則如同無孔不入、令人作嘔的“蒼蠅”。“蠅”貪成群,其害如“虎”。如何傳導壓力,加大拍“蠅”力度,成為群眾對反腐敗的“新期待”。

2014年以來,我市堅持問題導向,從基層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入手,先後組織開展了“嚴肅查處農村基層黨員幹部不正之風和違法違紀行為”專項行動、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專項工作,鐵腕糾“四風”、拍“蒼蠅”,讓人民群眾在正風反腐中有了更多獲得感。僅去年,全市共排查問題線索2687個,立案2161件,黨政紀處分1534人,移送司法機關85人。

市紀委對22批140起典型案例進行公開曝光。通過嚴肅查處一批違紀案件,積極發揮治本功能,有力推動了反腐倡廉建設,也贏得了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越級信訪舉報件、上級轉辦信訪舉報件和網路舉報件數量明顯下降。

深入推動組織和制度創新,紀檢體制改革注入生機

5月12日,五屆市委第三輪巡察進駐資訊(第二批)公佈。在這個5月,市委巡察組分赴安徽廣播電視大學阜陽分校、阜陽一職高、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市旅遊局、阜陽廣播電視臺開展為期近一個月的政治巡察。

改變過去坐在辦公室、被動等問題上門的模式,將關口前移、主動發現問題。2014年11月,我市率先在全省範圍內啟動巡察工作。至今,我市已經開展了十二輪巡察,發現了党的領導、党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執行“六項紀律”等方面的問題4668個,發現黨員幹部違紀違法問題線索3149個,立案查處1203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921人,移送司法機關80人,充分發揮了震懾、遏制、治本作用。根據市委要求,在五屆市委任期內,將實現對所有巡察物件的巡察監督全覆蓋。

推進巡察工作只是我市紀檢體制改革的一個縮影。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緊密結合實際,突出問題導向,勇於改革創新,大力推進紀律檢查體制改革,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提供了新動力。

優化紀檢資源,發揮執紀“拳頭”效應。面對基層黨員幹部違法違紀現象易發多發,但“看得見的管不到、管得到的看不見”問題突出,特別是鄉鎮一級紀檢組織監督作用難以有效發揮。鑒於此,我市從2013年開始,在全市先後成立了36個面向農村基層的紀檢監察工作室,作為縣級紀委派駐機構,重點開展監督檢查、信訪受理和紀律審查工作。

同時,我市大力推進紀委內設機構、派駐(出)機構、鄉鎮(街道)紀(工)委組織建設等。如今,8個縣(市、區)紀委全部完成內設機構調整工作,直接從事監督執紀問責人員占總編制的80%以上,把更多的力量集中到主業主責上;通過大力加強鄉鎮紀檢組織建設,換屆後全市各鄉鎮新進紀委副書記年齡均在45歲以下,鄉鎮紀委委員基本按5名配備,大力提升了執紀監督能力;通過單獨派駐和集中派駐等方式,著力解決“一人室”無法開展紀律審查工作的問題……

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永遠在路上。據悉,接下來,我市還將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加強黨內監督,推進標本兼治,創新體制機制,強化監督執紀問責,馳而不息糾正“四風”,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維護好黨內政治生態,推動全面從嚴治党向縱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