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厚積薄發:八一男籃重青訓,復興之路就在腳下!

自從2007年拿到了最後一個CBA總冠軍,讓那一年參加NBA選秀的易建聯帶著遺憾離開,八一隊在CBA的日子就每況愈下。CBA的“金元政策”的“軍備競賽”愈演愈烈,諸多資本進入CBA,球隊不再缺錢,而大批高水準的外援也湧入聯賽,

這導致一直堅持不找外援的八一隊在CBA的成績越來越差。

但是到了四年一度的全運會上,八一隊國內球員的實力就體現了出來。在全運會上有規定,必須要有兩名95後球員同時在場。在CBA賽場上打進了總決賽的廣東男籃就在這一塊吃了虧。他們的超齡球員依舊是實力超群,但是年輕球員就比不上解放軍和遼寧了。

造成這一現象,還要從將近10年開始說起。2009年的全運會上,解放軍隊只拿到了銅牌,這讓八一隊很不甘心,於是他們當時讓張斌和剛剛退役的李楠主抓青年隊。張斌擔任八一各梯隊的總教練,而李楠則成為了八一青年隊的主教練。

八一青年隊上一次拿到青年聯賽冠軍,還是在2005年,當時成年隊在CBA賽場上還是一支勁旅,所以對青年隊關注度不夠高,以至於人才斷檔,比東莞和廣東青年隊都要差不少,一打比賽就輸5、60分。

痛定思痛,張斌和李楠決定組建八一青年三隊。在最初,八一只有青年二隊,為了擴大選材面,張斌寫了一份報告給領導,

然後開始籌備少年隊,他自己招了一大半,李楠也招了幾個。

在八一成年隊成績好的時候,八一隊的門檻很高,家長們雖然想把孩子送進來,但是通常進不去,久而久之形成了惡性循環,八一隊的生源就差了不少。在張斌和李楠的努力下,八一青年隊降低了招生門檻,還跟上了時代,積極利用網路資源尋找小球員。

眾所周知,進入八一隊打球就是要入伍的,打球拿到了好成績還可以提幹部。但是青年隊這麼多人,最終能進入八一成年隊的就幾個人,所以實在提不了幹部的球員,八一隊也會像一般士兵復員那樣,給安排工作,解決球員們的後顧之憂。相比於其他的職業俱樂部,雖然一開始每個月的訓練費和補貼比八一隊多,

但是如果打不上一隊,那麼離開青年隊就是去經濟來源了。這樣人性化的管理,使得家長們又想送小球員來八一隊了。

雖然在CBA的成績依舊不夠好,但是八一隊的球員是得到CBA外援的肯定的。上海隊外援弗雷戴特曾表示,八一隊的幾個球員都很不錯,要是八一隊能有外援,這支球隊的成績肯定會很好。

做什麼事都要看積累,八一隊現在重新開始狠抓青年隊,至少他們正走在一條復興之路上。

要是八一隊能有外援,這支球隊的成績肯定會很好。

做什麼事都要看積累,八一隊現在重新開始狠抓青年隊,至少他們正走在一條復興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