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雲南有座小城把時間定格在80年代

知子羅:傈僳語“好地方”。新中國成立後,為怒江流域的核心城市,怒江州府和碧江縣府都設在這,成為怒江州最繁華的政治和經濟中心。1974年,怒江州府下遷到六庫。1986年,碧江被撤銷縣制,

昔日輝煌就這麼從地圖上消失,永遠的定格在八十年代。

穿梭在怒江大峽谷,福貢縣匹河鄉怒江東岸,很少有人知道懸在怒江上空1000米處有一座廢棄的縣城——知子羅。

從怒江峽谷攀升而上,在知子羅遠眺對面的皇冠山

村寨分佈,在從山間星星點點

這裡,曾經是怒江流域的中心,曾經的怒江州州府所在地。坐落在碧羅雪山海拔2300米處的山梁上,與高黎貢山隔江遙遙相望。

村子邊遠,知子羅教堂與身後的碧羅雪山

褪去了州府、褪去了縣城後的知子羅,只是一個村子,靜靜的停留在時光的歲月裡。

主幹道與正中的皇冠山,神聖的寧靜

典型的那個年代的建築

工人俱樂部

廣場一角的屋舍

已荒棄的房屋

屋舍旁的菜園子

村民們在陽臺上打麻將

孩子們在廣場上放鞭炮

廣場上隨處溜達的雞

隨處看見的主席像

偉大領袖毛主席

1000多年前,遠古氐羌系統中的一支烏蠻部落後裔,正越過碧羅雪山,從瀾滄江兩岸來到怒江上空的知子羅繁衍生息,他們自稱“怒蘇”,是碧江怒族的起源。這歷來是怒江通往內地的茶馬古道上的一個重要驛站。新中國成立後,怒江州府和碧江縣府都設在這裡。隨著怒江邊公路的開通,知子羅漸失中心地位。1973年,怒江州府下遷到六庫鎮。 1986年,因為有專家指出,知子羅所在的碧江縣城處在巨大滑坡體上,幾經考慮,撤銷了碧江縣的編制,並把縣城劃分到了瀘水和福貢兩縣。縣城被拆除一半,成為知子羅村委會,居住著800多名農民和城鎮退休人員。

本來在主幹道邊發呆的少年,我拍他的一瞬間,他也看向了我,就像知子羅,永遠定格在時間裡。

可以說,“知子羅保留了中國都市圖變前的最後範本”,這大概就是記憶之城的由來吧。

隨處看見的主席像

偉大領袖毛主席

1000多年前,遠古氐羌系統中的一支烏蠻部落後裔,正越過碧羅雪山,從瀾滄江兩岸來到怒江上空的知子羅繁衍生息,他們自稱“怒蘇”,是碧江怒族的起源。這歷來是怒江通往內地的茶馬古道上的一個重要驛站。新中國成立後,怒江州府和碧江縣府都設在這裡。隨著怒江邊公路的開通,知子羅漸失中心地位。1973年,怒江州府下遷到六庫鎮。 1986年,因為有專家指出,知子羅所在的碧江縣城處在巨大滑坡體上,幾經考慮,撤銷了碧江縣的編制,並把縣城劃分到了瀘水和福貢兩縣。縣城被拆除一半,成為知子羅村委會,居住著800多名農民和城鎮退休人員。

本來在主幹道邊發呆的少年,我拍他的一瞬間,他也看向了我,就像知子羅,永遠定格在時間裡。

可以說,“知子羅保留了中國都市圖變前的最後範本”,這大概就是記憶之城的由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