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洗掉蘇聯印記,攜手中國力量:俄羅斯軍隊正厚積薄發

資料圖:俄羅斯PAK-DA戰略轟炸機

俄羅斯軍隊在2035年時會變成什麼樣呢?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莫斯科的轉變。

俄羅斯是否能將前蘇聯設計的武器成功轉換為俄軍自主研發的裝備,該問題能決定俄國軍事的發展方向。

事實上,大量俄羅斯最現代化的武器裝備,例如Kalibr-NK巡航導彈、Iskander-M彈道導彈等,都是上個世紀80年代蘇聯淪為強弩之末時的作品。

對此,俄羅斯海軍分析中心的軍事專家邁克爾•柯夫曼表示,俄軍不能一直依賴前蘇聯遺留的軍事智慧,

軍備需要轉型,必須提供真正屬於俄羅斯的下一代武器裝備。

下一代俄羅斯自製軍備包括S-500防空導彈系統、Zircon超音速反艦巡航導彈、圖波列夫PAK-DA隱形轟炸機和Sukhoi PAK-FA隱形戰機的izdeliye 129發動機等。由於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還沒能開發出新型的戰鬥機引擎,因此,俄軍的發動機之路可能會走得磕磕碰碰。

資料圖:俄羅斯S-400防空導彈系統

在未來,俄羅斯有可能將關注點放在“非接觸”戰爭上,其中包括遠端打擊能力、遠端防空導彈系統和精確制導武器的比拼。按照設想,俄羅斯能夠對潛在敵人實施遠程懲治和直接打擊。

俄羅斯正以一種與西方截然不同的方式發展無人駕駛系統。和西方軍隊相比,俄軍對大型中高空無人機的關注度更低。

由於注重本國陸軍部隊的戰術系統,俄羅斯更喜歡價格低廉、種類豐富的一次性無人機。這些無人機可以作為偵查資本,為重型火炮確定瞄準目標。

資料圖:俄羅斯T-50戰機

電子戰方面,俄羅斯也投入不小。此外,在網路戰爭上,俄羅斯與美國更幾乎可以並駕齊驅。

俄羅斯正從大規模攻擊向精准打擊轉變,我們相信,隨著軍方對新武器的學習使用,俄羅斯精准制導武器系統將不斷進步。

除了洗掉前蘇聯的印記,在軍事技術方面,俄羅斯也十分重視與其他國家的合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中國。從向中國出售S-400導彈系統,到聯合研發重型直升機,這位昔日的“老大哥”如今更像是一個住在隔壁的老友。

現在的俄羅斯雖不具備蘇聯曾經的威懾力,

但也擺脫了上世紀解體後一度存在的衰弱。俄軍不再將核武器視為唯一的震懾工具,他們正走向一條現代化新型軍隊建設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