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11歲仍穿旗袍、踩高跟的女人走了!她才是女人應該活出的樣子

據主持人曹可凡透露,近代著名外交家顧維鈞遺孀嚴幼韻,於北京時間昨日晚間在紐約家中去世,享年112歲。曹可凡稱,這個消息得自嚴幼韻的家人。

有網友評論稱:“最後的一位民國名媛仙逝了!悼念!"

去年的生日宴會上,

111歲的嚴幼韻依舊滿面濃妝。

她穿著旗袍,

踩著高跟鞋,

和自己的女婿跳舞,

和來往祝賀的客人跳舞,

絲毫沒有患癌病人的模樣。

那次生日宴會,

鋼琴伴奏的是郎朗,

102歲的貝聿銘也來湊熱鬧。

嚴幼韻是復旦大學首批女學生,

其兩任丈夫楊光泩和顧維鈞都是民國著名的外交家,而她本人在二戰結束後,成為了聯合國首批禮賓官,也是聯合國的首批女外交官。從復旦女神,到聯合國官員,再到顧太太,她的朋友圈就是一部中國近現代史。

上個世紀的嚴家,

絕對稱得上名門之家,

祖父嚴信厚做過李鴻章的參謀。

父親經商有方,

年紀輕輕便已富甲一方,

上海灘十裡洋場,

其中有整整一條街,

都是嚴家的豪宅。

1927年,嚴幼韻考入復旦大學,

她是復旦大學招收的第一批女學生,

那一年她22歲。

每日旗袍加身,

還帥氣地將轎車開進校園,

她的車牌號為84,

“84號小姐"的稱號由此而來。

84的英文念法,

像極了“愛的福",

她又被人們稱為“愛的福"。

男生常常為一睹“84號小姐"的芳容,

每天癡等在校園門口。

集美貌與才華于一身

嚴幼韻從小接受精英教育。

不為名利表像所俘,

反而越發勤奮好學,

僅用了兩年時間,

就修完了普通人四年的學分。

時代融合時期,

總會出現思想進步的年輕人,

嚴幼韻便是如此。

面對婚姻,她說:

“我不要所謂的家族聯姻,

我未來的夫婿不僅要贏得我的愛慕,

還必須是我尊敬的人。"

“是否有錢也沒無所謂,

只要嫁給自己心儀之人,

我願意出去工作養家。"

大學畢業之後,

她遇上了一段,

才子佳人的婚姻。

她結識了年輕有為的外交官楊光泩,

並很快墜入愛河,

在外交部長的見證下,

兩人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二人當時紅極上海,

恩愛有加且育有三女,

能力出眾的楊光泩,

被民國政府派往馬尼拉任職,

命運的轉折從此開始。

太平洋戰爭爆發,

馬尼拉未能守住,

楊光泩拒絕為日軍工作,

被殘忍殺害。

他死後,

嚴幼韻並沒有得到消息 ,

但是她的房子查封,

物資也被沒收。

無奈之下,

她典當了自己早已為數不多的珠寶。

從一個嬌生慣養的大小姐,

變成一個為了子女,

整日奔波的單身母親。

貴族的氣節,

告訴她如何堅強,

她鎮定地接受著苦難,

勉力養育著兒女。

這一年嚴幼韻37歲,

大女兒才10歲,

小女兒還不到3歲。

失去了物資來源,

她並沒有坐等,

她帶領其他外交官的夫人,

種地,養雞、養豬,

有時還自製肥皂。

“以前不會的,

現在慢慢都會了。"

沒有經歷過大起大落的人,

體會不到這種境地的絕望。

但是嚴幼韻並不覺得,

她樂觀地種菜,

空閒時坐在鋼琴前,

為女兒們彈奏蕭邦的夜曲。

二女兒楊雪蘭說:

“母親是潤滑劑,

大家都愛她。

我小時候沒感到什麼痛苦,

只有愛。"

堅持到抗戰勝利,

嚴幼韻也終於得知,

楊光泩慘死的消息,

悲痛之後,

她帶著女兒們遠赴紐約。

朋友的引薦下,

她進入聯合國負責外交禮儀事宜,

工作十三年,

她逐漸蛻變,

身上有了外交官應有的風采。

嚴幼韻也從未放鬆子女教育,三個女兒各有建樹,長女楊蕾孟是資深編輯,經手出版了包括《基辛格回憶錄》在內的250本書。

次女楊雪蘭,在1989年成為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歷史上唯一的華裔副總裁。三女楊茜恩在房地產開發方面卓有成績。

一轉眼,

嚴幼韻已經54歲,

沒有了年輕時的體態,

她還有一顆年輕的心,

還能勇敢地追求愛情。

她遇上了民國第一外交家顧維鈞,

經過一段情感波折,

她答應了他的求婚,

成為他的第三任妻子,

那一年顧維鈞71歲。

他們一起生活了26年,

嚴幼韻細心照顧著

這個大自己17歲的男人。

他習慣晚睡晚起,

她每晚三點起床,

為他準備溫熱的牛奶。

他們帶著子女爬山、

一起滑雪、一起散步,

一起走向相濡以沫的晚年。

26年之後,

顧維鈞去世了,

而嚴幼韻的桌上,

一直擺著一對,

顧維鈞送的玻璃瓶。

他跑了很遠的路才買回來,

上面寫著一句英文,

“W admiring J"(維鈞愛慕幼韻)。

小女兒也沒有掙扎過命運,

在顧維鈞去世後不久,

她也去世了,

在旁人看來,

嚴幼韻這回怕是要被壓垮了。

但是她沒有,

他們在世時,

她好好珍惜沒有一天懈怠,

現在他們走了,

她也好好的將他們送走。

她重新建起她的生活圈,

穿上高跟鞋,

畫著精緻的妝容,

噴上優雅的香水,

閑了就組幾場牌局樂樂。

98歲她被診斷出腸癌,

手術第六天,

她就出院了,

還自己跑去超市買菜。

長女楊蕾孟說:

“手術結束後,

她就將其拋之腦後,

她總是這樣,

過去就過去了,

從不為過去的事介懷。"

111歲的壽宴上,

她的所有兒孫都齊聚一堂,

女兒女婿,7個外孫外孫女,

還有18個重孫,

再也不是當初孤兒寡母的模樣。

她笑著告訴別人,

每天都是好日子,

她嗜糖不愛運動,

幾乎從不吃藥,

也極少回首往事。

即使已經年過百歲,但對於很多人來說,嚴幼韻仍然是那個開著小車上學的“愛的福"。每次見人,她仍然是當初滬上大家閨秀的做派:要穿精心剪裁的旗袍,描紅妝,灑香水,攏好頭髮,踩上高跟鞋才肯出現。

不憚于現世的磨難,

不醉迷浮華的表像,

擁有如此優雅、美麗人生,

也是無憾了。

編輯:xx

不為名利表像所俘,

反而越發勤奮好學,

僅用了兩年時間,

就修完了普通人四年的學分。

時代融合時期,

總會出現思想進步的年輕人,

嚴幼韻便是如此。

面對婚姻,她說:

“我不要所謂的家族聯姻,

我未來的夫婿不僅要贏得我的愛慕,

還必須是我尊敬的人。"

“是否有錢也沒無所謂,

只要嫁給自己心儀之人,

我願意出去工作養家。"

大學畢業之後,

她遇上了一段,

才子佳人的婚姻。

她結識了年輕有為的外交官楊光泩,

並很快墜入愛河,

在外交部長的見證下,

兩人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二人當時紅極上海,

恩愛有加且育有三女,

能力出眾的楊光泩,

被民國政府派往馬尼拉任職,

命運的轉折從此開始。

太平洋戰爭爆發,

馬尼拉未能守住,

楊光泩拒絕為日軍工作,

被殘忍殺害。

他死後,

嚴幼韻並沒有得到消息 ,

但是她的房子查封,

物資也被沒收。

無奈之下,

她典當了自己早已為數不多的珠寶。

從一個嬌生慣養的大小姐,

變成一個為了子女,

整日奔波的單身母親。

貴族的氣節,

告訴她如何堅強,

她鎮定地接受著苦難,

勉力養育著兒女。

這一年嚴幼韻37歲,

大女兒才10歲,

小女兒還不到3歲。

失去了物資來源,

她並沒有坐等,

她帶領其他外交官的夫人,

種地,養雞、養豬,

有時還自製肥皂。

“以前不會的,

現在慢慢都會了。"

沒有經歷過大起大落的人,

體會不到這種境地的絕望。

但是嚴幼韻並不覺得,

她樂觀地種菜,

空閒時坐在鋼琴前,

為女兒們彈奏蕭邦的夜曲。

二女兒楊雪蘭說:

“母親是潤滑劑,

大家都愛她。

我小時候沒感到什麼痛苦,

只有愛。"

堅持到抗戰勝利,

嚴幼韻也終於得知,

楊光泩慘死的消息,

悲痛之後,

她帶著女兒們遠赴紐約。

朋友的引薦下,

她進入聯合國負責外交禮儀事宜,

工作十三年,

她逐漸蛻變,

身上有了外交官應有的風采。

嚴幼韻也從未放鬆子女教育,三個女兒各有建樹,長女楊蕾孟是資深編輯,經手出版了包括《基辛格回憶錄》在內的250本書。

次女楊雪蘭,在1989年成為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歷史上唯一的華裔副總裁。三女楊茜恩在房地產開發方面卓有成績。

一轉眼,

嚴幼韻已經54歲,

沒有了年輕時的體態,

她還有一顆年輕的心,

還能勇敢地追求愛情。

她遇上了民國第一外交家顧維鈞,

經過一段情感波折,

她答應了他的求婚,

成為他的第三任妻子,

那一年顧維鈞71歲。

他們一起生活了26年,

嚴幼韻細心照顧著

這個大自己17歲的男人。

他習慣晚睡晚起,

她每晚三點起床,

為他準備溫熱的牛奶。

他們帶著子女爬山、

一起滑雪、一起散步,

一起走向相濡以沫的晚年。

26年之後,

顧維鈞去世了,

而嚴幼韻的桌上,

一直擺著一對,

顧維鈞送的玻璃瓶。

他跑了很遠的路才買回來,

上面寫著一句英文,

“W admiring J"(維鈞愛慕幼韻)。

小女兒也沒有掙扎過命運,

在顧維鈞去世後不久,

她也去世了,

在旁人看來,

嚴幼韻這回怕是要被壓垮了。

但是她沒有,

他們在世時,

她好好珍惜沒有一天懈怠,

現在他們走了,

她也好好的將他們送走。

她重新建起她的生活圈,

穿上高跟鞋,

畫著精緻的妝容,

噴上優雅的香水,

閑了就組幾場牌局樂樂。

98歲她被診斷出腸癌,

手術第六天,

她就出院了,

還自己跑去超市買菜。

長女楊蕾孟說:

“手術結束後,

她就將其拋之腦後,

她總是這樣,

過去就過去了,

從不為過去的事介懷。"

111歲的壽宴上,

她的所有兒孫都齊聚一堂,

女兒女婿,7個外孫外孫女,

還有18個重孫,

再也不是當初孤兒寡母的模樣。

她笑著告訴別人,

每天都是好日子,

她嗜糖不愛運動,

幾乎從不吃藥,

也極少回首往事。

即使已經年過百歲,但對於很多人來說,嚴幼韻仍然是那個開著小車上學的“愛的福"。每次見人,她仍然是當初滬上大家閨秀的做派:要穿精心剪裁的旗袍,描紅妝,灑香水,攏好頭髮,踩上高跟鞋才肯出現。

不憚于現世的磨難,

不醉迷浮華的表像,

擁有如此優雅、美麗人生,

也是無憾了。

編輯: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