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全域旅遊投資發展(齊雲山)高峰論壇圓滿舉行

小橋流水、蒼山青翠、徽派建築、愜意休閒……5月26日,天高雲淡的齊雲山下星光熠熠,在被譽為“人間仙境”的全國著名旅遊目的地祥源齊雲山生態文化旅遊區,2017全域旅遊投資發展(齊雲山)高峰論壇盛大開幕(以下簡稱全域旅遊高峰論壇)。

來自全國各地的旅遊文化界“大咖”濟濟一堂,共論全域旅遊給旅遊業帶來的新機遇和新前景。

一場思想盛宴在齊雲山下開啟

“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群賢畢至,少長鹹集。”中國旅遊報社社長助理吳曉梅用《蘭亭序》中的段落來形容這一盛會。

現場,共有13位元重量級嘉賓發表主題演講,演講內容涵蓋全域旅遊的內涵外延、全域旅遊的投資趨勢、注意事項、未來前景,以及祥源打造“旅遊目的地”模式的分析等,對全域旅遊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剖析與闡釋。

在下午舉行的高端對話環節,來自官產學研等各個領域的資深人士圍繞全域旅遊背景下的旅遊投資亮點和趨勢以及特色小鎮建設、旅遊目的地打造、祥源旅遊發展經驗總結等話題,展開對話交流。

據悉,此次論壇在安徽省旅遊局、黃山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由中國旅遊報社、祥源控股集團主辦,黃山市旅遊委員會、休寧縣人民政府、祥源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承辦。

“全域旅遊”是旅遊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在5月26日舉行的全域旅遊高峰論壇上,“全域旅遊”成為當仁不讓的“絕對主角”,

來自全國各地的旅遊界“大咖”從不同的角度分析與闡釋全域旅遊的市場基礎、未來發展、全新模式等問題。

現場專家表示,現階段的旅遊已經進入了“全民旅遊、全域旅遊”的階段,消費者從最初的“下車拍照 上車睡覺”純遊玩階段,升級到“提高自己精神境界”的階段,

這就需要旅遊企業能夠提供更加豐富的業態和產品。

在中國旅遊協會休閒度假分會秘書長魏小安看來,大眾旅遊的時代已經到來,資料統計顯示,2016年全國旅遊投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直接投資達到12997億元,增長29%,2017年預計超過1.5萬億元。發展全域化,以抓點為特徵的經典旅遊發展模式向區域資源整合、產業融合、共建共用的全域旅遊發展模組加速轉變,旅遊業與農業、林業、水利、工業、科技、文化、體育、健康醫療等產業深度融合。

改變將帶給消費者非同一般的旅遊感受

從景點旅遊到全域旅遊,改變的並非只是旅遊範圍的擴大,而是旅遊產品的全面升級、旅遊體驗的全新感受,在與會專家看來,這樣的改變甚至是“顛覆性”的,而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旅遊者得到另一種更為美好的生命體驗。

著名經濟學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則表示,現階段的旅遊業呈現出消費大眾化、需求品質化的特點,消費者對於個性化、特色化旅遊產品和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旅遊需求的品質化和中高端化趨勢日益明顯。

在這樣的市場需求下,“全域旅遊”正是因為其與消費者訴求的高度契合,成為旅遊業供給側改革的良好樣本,這樣意味著,“全域旅遊”將給眾多消費者帶來非同一般、前所未有的旅遊感受。

祥源“全域旅遊”模式引全場熱議

“全域旅遊不僅強調旅遊的核心體驗,更加強調體驗生態圈構建。”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遊管理學院院長厲新建則表示,新常態下的全域旅遊發展需要圍繞著旅遊體驗目標鏈來研究旅遊體驗圈層、旅遊體驗場域、旅遊體驗物件譜等問題,意味著我們需要形成旅遊產品生態圈層,“這個圈層中,不僅包括差異化的景觀,也包括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空氣品質等以往旅遊業發展過程中被忽略的因素。”

從這個意義去觀察“祥源樣本”,厲新建發現了它不僅在生態圈構建上成效卓著,並且探索出一條“秉持傳統、系統創新”的路子。

2011年,祥源明確提出“旅遊目的地建造者”的企業發展戰略,強調整體發展,以自然型景區+小鎮和發展景城一體的城市休閒項目為建設思路,打造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旅遊目的地體系。

在祥源的理念當中,旅遊應該是人民生活水準提高的一個重要指標,從關注“人”本身的視角來看,旅遊是幸福產業、情緒產業和體驗經濟。

發展全域化,以抓點為特徵的經典旅遊發展模式向區域資源整合、產業融合、共建共用的全域旅遊發展模組加速轉變,旅遊業與農業、林業、水利、工業、科技、文化、體育、健康醫療等產業深度融合。

改變將帶給消費者非同一般的旅遊感受

從景點旅遊到全域旅遊,改變的並非只是旅遊範圍的擴大,而是旅遊產品的全面升級、旅遊體驗的全新感受,在與會專家看來,這樣的改變甚至是“顛覆性”的,而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旅遊者得到另一種更為美好的生命體驗。

著名經濟學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則表示,現階段的旅遊業呈現出消費大眾化、需求品質化的特點,消費者對於個性化、特色化旅遊產品和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旅遊需求的品質化和中高端化趨勢日益明顯。

在這樣的市場需求下,“全域旅遊”正是因為其與消費者訴求的高度契合,成為旅遊業供給側改革的良好樣本,這樣意味著,“全域旅遊”將給眾多消費者帶來非同一般、前所未有的旅遊感受。

祥源“全域旅遊”模式引全場熱議

“全域旅遊不僅強調旅遊的核心體驗,更加強調體驗生態圈構建。”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遊管理學院院長厲新建則表示,新常態下的全域旅遊發展需要圍繞著旅遊體驗目標鏈來研究旅遊體驗圈層、旅遊體驗場域、旅遊體驗物件譜等問題,意味著我們需要形成旅遊產品生態圈層,“這個圈層中,不僅包括差異化的景觀,也包括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空氣品質等以往旅遊業發展過程中被忽略的因素。”

從這個意義去觀察“祥源樣本”,厲新建發現了它不僅在生態圈構建上成效卓著,並且探索出一條“秉持傳統、系統創新”的路子。

2011年,祥源明確提出“旅遊目的地建造者”的企業發展戰略,強調整體發展,以自然型景區+小鎮和發展景城一體的城市休閒項目為建設思路,打造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旅遊目的地體系。

在祥源的理念當中,旅遊應該是人民生活水準提高的一個重要指標,從關注“人”本身的視角來看,旅遊是幸福產業、情緒產業和體驗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