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0起以色列退出案例向你講述“創新之國”的故事

今年英特爾公司以153億美元收購以色列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公司Mobileye可謂是少有的爆炸性事件,一方面將自動駕駛這一概念引入到大眾視野當中,另一方面也湧現了大量的對以色列創新技術收購或並購的案例報導。

Mobileye被英特爾收購的金額也是以色列歷史上金額最高的一筆收購,自然也吸引了諸多關注。

實際上,以色列科技產業的發展歷程,乃至初創界的生態系統,或好或壞,都受到退出企業的影響。也常常有這樣的聲音批評以色列的技術經濟,稱這些以色列公司只會研發新技術,接著就把公司賣給國際大公司,並不能把公司發展為成功的大型獨立企業。

Mobileye此次被收購也招來同樣的批評。

不過,不能否認的是,幾乎所有以色列科技公司都會採取同樣的策略:賣出公司。以色列的初創公司大多注重創新,致力於利用科技解決難題。不過相應地,以色列初創公司也面臨著市場狹小,不善行銷的問題,成功的企業家經常會視美國為出口行銷的對象。所以對於以色列的初創公司來說,退出實際上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完整的發展圖,

告訴我們以色列如何成長為現在的“創新之國”。

今天,INNONATION將為你列舉以色列歷史上最重要的10起退出案例,這些案例不僅展示了以色列的創新成果,也訴說著“創新之國”的故事。

1.Anobit(3.9億美元)和Primesense(3.6億美元)

一直以來都有這樣的傳言,

稱蘋果在以色列的研發中心將成為下一代蘋果創新的大本營,並且傳言中還提到該研發中心現有上千名工程師圍繞新產品工作,特別是增強現實(AR)和 三維(3D)解決方案方面的問題。目前,蘋果公司在以色列已經收購了兩家大型公司、多家小公司。最早一次收購以色列公司是在2012年,蘋果以3.9億美元的價格買下存儲解決方案廠商Anobit。1年之後,蘋果又以3.6億美元的價格買下了電腦視覺技術開發商PrimeSense。
雖然收購金額算不上是史無前例,但是收購本身所隱含的意義卻很重要。蘋果也是近年來為數不多的進入以色列市場的大公司。而蘋果公司進入以色列市場,則標誌著“創新之國”已經成為全球科技行業創新的重要來源。

2. Viber(9億美元)

移動通信革命催生出另一個重要產業——消息傳遞,這也是個競爭激烈的行業。Viber是一家由以色列人一手創辦的公司,

它以首先研究移動端互聯網協定電話(VolP)進入人們的視野。隨後,公司又將目光轉移到手機聊天上來,這算得上是風靡一時的智慧手機應用。因此佔據著全球市場的主要地位,並且積累了大量註冊用戶,最高曾達到8億人次之多。也是基於這些原因,日本電子商務巨頭樂天在2014年決定億9億美元的價格收購Viber。

3. Trusteer(10億美元)

在以色列,網路安全正在經歷變革。以色列在網路安全領域一直是領導者的姿態,並且創新促使這個行業發展速度更快(具體資訊參見INNONATION此前推送的文章:網路安全技術,還看以色列)。也許是企業退出造就了網路行業的迅疾發展,2013年IBM決定以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以色列Trusteer公司。Trusteer是一家致力於防範惡意軟體、網路釣魚攻擊和詐騙的網路安全公司,其技術可以幫助IBM大幅度優化雲安全產品。

4. Valtech Cardio(10億美元)

醫療技術創新可以應用到藥物、醫學、手術設備當中,從而成為科技發展最重要的領域之一。同樣,以色列也處於醫療技術的前沿,許多公司致力於新型、高科技醫療設備的研發。Valtech在此領域貢獻突出,研發出修復心臟瓣膜的突破性設備,2016年被Edwards Lifesciences收購以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

5. Waze(11億美元)

提到以色列的退出案例,不能不提的就是Waze公司。Waze致力於改善手機導航體驗,結合手機GPS感應器和眾包功能,為用戶提供最佳導航方案。最終,Waze以獨特的方法與頗有價值的資料吸引了穀歌公司。2013年,穀歌將其收購,坊間傳言稱此次收購金額高達11億美元。此後,Waze走上正軌,聲名遠揚,利用小道和近路,為上班族節省了許多路途奔波的時間。

6. M-Systems(15億美元)

假設你在聽一場關於“創新之國”的報告,主講人還是以色列人,那你肯定會看到一系列的以色列發明,而其中最明顯的就是U盤。在以色列,M-Systems便是快閃記憶體研發的領頭人。2006年,公司由SandDisk收購。以色列是硬體創新的佼佼者,而M-Systems則是其中成功的代表。

7. Playtika(44億美元)

對於移動通信變革而言,賭博遊戲必是其最重要的發展之一,而以色列就出了這麼個大公司。Playtika是社交遊戲與移動遊戲的領先開發商,尤其擅長賭場風格的遊戲開發。Playtika實際上經歷了兩次退出,首先是賣給凱撒娛樂集團,2016年被又為一家巨人科技領投的中國財團以44億美元收購。目前,Playtika仍以以色列境外獨立公司的身份繼續運營。

8. Mercury(45億美元)

一般來說,人們更容易關注大眾向的消費品,關於這類產品的報導和關注度也會比較多。不過也有不少以色列技術的成功是建立在B2B企業之上,Mercury便是一個典型例子。Mercury研發了大量資訊技術解決方案,來幫助企業處理應用開發與測試等問題。2006年,惠普公司以45億美元將其收購,再次彰顯了以色列初創公司對大公司的吸引力。

9. ICQ(2.87億美元)

雖然金額上並不突出,不過這也算是以色列創業故事的開端。ICQ幾乎最早的網路資訊傳達平臺,也可以說是網路聊天軟體的代名詞。1998年,AOL將其收購,ICQ的技術便得以應用到AOL即時通訊工具的平臺上。這是以色列技術產業界第一次高額退出,隨後而來的勢態一發不可收拾,時至今日仍然強勁。也許20年前,以色列人聽說ICQ發明人掙了那麼一大筆錢,才會有現在他們對高額退出的憧憬。

10. Mobileye(153億美元)

毫無疑問,英特爾收購Mobileye對以色列創新技術的影響無可比擬,從不計其數鋪天蓋地的報導就可以看出。另外,英特爾公司收購Mobileye的意圖也是一目了然。Mobileye在自動駕駛汽車方案行業處領先地位,早先已與英特爾、幾家汽車製造龍頭企業合作過。買下Mobileye,不僅從技術層面給予英特爾極大幫助,還能讓公司時下大熱的自動駕駛汽車市場占得大便宜。

當然,以色列高額退出的案例比比皆是,僅僅上述的10個案例遠遠不足以說完以色列的創新故事。有的以色列科技公司選擇上市,有的選擇打造獨立公司。但是目前,退出仍然是許多以色列科技行業企業家的目標。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這個盤點也展示了以色列如何進入主流科技行業: 消費者、資訊技術、網路、硬體、晶片設計與製造。其他以色列公司可能以稍低的金額退出,但也體現出以色列在科技領域無處不在。

未來難以預料,所以很難說哪一家公司會高額退出。但是現在我們知道,下一個大事件裡總看得見以色列企業家們的身影。通過蘋果手機,或是自動駕駛汽車,你能感受到他們的存在。這些公司對科技行業貢獻巨大,也許你現在正享受著某家公司的創新產品呢!

並且創新促使這個行業發展速度更快(具體資訊參見INNONATION此前推送的文章:網路安全技術,還看以色列)。也許是企業退出造就了網路行業的迅疾發展,2013年IBM決定以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以色列Trusteer公司。Trusteer是一家致力於防範惡意軟體、網路釣魚攻擊和詐騙的網路安全公司,其技術可以幫助IBM大幅度優化雲安全產品。

4. Valtech Cardio(10億美元)

醫療技術創新可以應用到藥物、醫學、手術設備當中,從而成為科技發展最重要的領域之一。同樣,以色列也處於醫療技術的前沿,許多公司致力於新型、高科技醫療設備的研發。Valtech在此領域貢獻突出,研發出修復心臟瓣膜的突破性設備,2016年被Edwards Lifesciences收購以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

5. Waze(11億美元)

提到以色列的退出案例,不能不提的就是Waze公司。Waze致力於改善手機導航體驗,結合手機GPS感應器和眾包功能,為用戶提供最佳導航方案。最終,Waze以獨特的方法與頗有價值的資料吸引了穀歌公司。2013年,穀歌將其收購,坊間傳言稱此次收購金額高達11億美元。此後,Waze走上正軌,聲名遠揚,利用小道和近路,為上班族節省了許多路途奔波的時間。

6. M-Systems(15億美元)

假設你在聽一場關於“創新之國”的報告,主講人還是以色列人,那你肯定會看到一系列的以色列發明,而其中最明顯的就是U盤。在以色列,M-Systems便是快閃記憶體研發的領頭人。2006年,公司由SandDisk收購。以色列是硬體創新的佼佼者,而M-Systems則是其中成功的代表。

7. Playtika(44億美元)

對於移動通信變革而言,賭博遊戲必是其最重要的發展之一,而以色列就出了這麼個大公司。Playtika是社交遊戲與移動遊戲的領先開發商,尤其擅長賭場風格的遊戲開發。Playtika實際上經歷了兩次退出,首先是賣給凱撒娛樂集團,2016年被又為一家巨人科技領投的中國財團以44億美元收購。目前,Playtika仍以以色列境外獨立公司的身份繼續運營。

8. Mercury(45億美元)

一般來說,人們更容易關注大眾向的消費品,關於這類產品的報導和關注度也會比較多。不過也有不少以色列技術的成功是建立在B2B企業之上,Mercury便是一個典型例子。Mercury研發了大量資訊技術解決方案,來幫助企業處理應用開發與測試等問題。2006年,惠普公司以45億美元將其收購,再次彰顯了以色列初創公司對大公司的吸引力。

9. ICQ(2.87億美元)

雖然金額上並不突出,不過這也算是以色列創業故事的開端。ICQ幾乎最早的網路資訊傳達平臺,也可以說是網路聊天軟體的代名詞。1998年,AOL將其收購,ICQ的技術便得以應用到AOL即時通訊工具的平臺上。這是以色列技術產業界第一次高額退出,隨後而來的勢態一發不可收拾,時至今日仍然強勁。也許20年前,以色列人聽說ICQ發明人掙了那麼一大筆錢,才會有現在他們對高額退出的憧憬。

10. Mobileye(153億美元)

毫無疑問,英特爾收購Mobileye對以色列創新技術的影響無可比擬,從不計其數鋪天蓋地的報導就可以看出。另外,英特爾公司收購Mobileye的意圖也是一目了然。Mobileye在自動駕駛汽車方案行業處領先地位,早先已與英特爾、幾家汽車製造龍頭企業合作過。買下Mobileye,不僅從技術層面給予英特爾極大幫助,還能讓公司時下大熱的自動駕駛汽車市場占得大便宜。

當然,以色列高額退出的案例比比皆是,僅僅上述的10個案例遠遠不足以說完以色列的創新故事。有的以色列科技公司選擇上市,有的選擇打造獨立公司。但是目前,退出仍然是許多以色列科技行業企業家的目標。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這個盤點也展示了以色列如何進入主流科技行業: 消費者、資訊技術、網路、硬體、晶片設計與製造。其他以色列公司可能以稍低的金額退出,但也體現出以色列在科技領域無處不在。

未來難以預料,所以很難說哪一家公司會高額退出。但是現在我們知道,下一個大事件裡總看得見以色列企業家們的身影。通過蘋果手機,或是自動駕駛汽車,你能感受到他們的存在。這些公司對科技行業貢獻巨大,也許你現在正享受著某家公司的創新產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