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邯鄲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水災,還記得是哪一年嗎?

五月的元寶山下,平湖一汪,垂柳兩岸

山,水,景,讓人感慨萬千

王邦國烈士紀念亭,就矗立在元寶山下,滏水之畔。“1963年8月6日淩晨,山洪傾瀉,滏陽河水猛漲,彭城人民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部隊聞訊出動搶險,被洶湧的滏陽河阻於北岸。王邦國毫不猶豫,挺身赴險,英勇犧牲於洶濤惡浪之中,享年二十五歲。

區域水災風險評估的理論與實踐 ¥23.3 購買

四十六年前的洪澇災害,是邯鄲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水災

世有名言:“治國者治水。”

母親河———滏陽河,發源於鼓山中段神麝山。

1480年,明朝任磁州學訓導的楊貴誠,曾讚美黑龍洞湧泉:“千年寒氛空外擁,一川暖氣地中升。

於今排雍通天府,廣灌田壽歲歲登。”眼前的景色更為怡人。

沁河、輸元河治理,渚河改道、滏陽河張莊橋節制閘及分洪閘,張莊橋南滯洪區,支漳河繞市等工程,於上世紀50年代以後施工興建。東武仕水庫,經過多次擴建,控制流域面積340平方公里,設計總庫容1.81億立方米。嶽城水庫,核定總庫容量12.1億立方米,按1965年規劃指標可防禦1000年一遇洪水。

臨漳,有大禹治水的足跡;史料,有母親河旱澇的記載:

1917年6月,大雨三晝夜,河水陡漲,田禾盡沒,房屋傾塌大半……除叢台附近以外,其餘全部被淹,水深約1.2米。

1947年,沁河在鐵路以東決口,舊城北門外被淹,水深0.5米。

新中國成立後,1954年、1956年、1963年,曾發生過三次大水災。

邯鄲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降水量為563.8毫米,全年降雨量的80%集中於6月到9月。63年8月的暴雨,是因日本到渤海區間的高壓中心,向邯鄲輸送潮濕空氣,長江流域宜昌的小低壓北上,

8月2日侵入邯鄲,空氣上升,水氣凝結,形成暴雨。

1963年6月上旬至7月初,邯鄲專區抽調了5300多名幹部,組織了1500個搶險隊、1150個常備隊、1630個後備隊,組成了一支22萬多人的防汛大軍。搭建汛鋪1460座,備木樁1.66萬根、軟料3405噸,隨時應戰。

8月2日至9日,七天之內,邯鄲地區全境平均降雨量達608毫米。

暴雨中心在邯鄲、武安一帶。西部山洪暴發,續接平原瀝水,洪瀝齊灌河涯。漳、衛、滏、 等河均出現特大洪峰,全區幾乎沒有一社一村未受襲擊。被沖、淹、砸死668人,傷6746人,因災患病人、畜甚多。農業、工業、交通郵電運輸業等,都受到空前嚴重的損失。全區損失總值達58794.97萬元,災後生產生活困難。

1963年大水雞澤全縣被淹

8月1日,武安始降暴雨。2日,漳河、 河、滏河流量大增。3日,邯鄲電廠被迫停電,市郊被淹,邯峰、邯武、邯大交通始斷。

4日,齊村大壩告急。專署副專員常直,緊急部署防汛抗洪。邯鄲市副市長蘇其祥親臨一線,1000多名工人和駐軍官兵,加固齊村大壩。

4日,支漳河張莊橋站全堤漫決。 牛河兩岸漫溢,京廣線以東、東風渠以西1492個村莊圍淹。永年40個村莊水漫房頂,數萬災民上房攀樹呼救。

5日,雞澤全縣被淹,十幾萬群眾待救。滏河右岸辛莊營、左岸馬頭,永年南沿村決口,支漳河數座水庫失事。地委書記龐均作出具體部署,立即建立永年舊城、成安、永年 關三個前線指揮部。駐軍派出小船14只……奔赴永年搶險。

6日,峰峰電廠被迫全部停電。礦區及全市工業企業危上加危。的河多處水庫失事,京廣鐵路 關大鐵橋沖斷。永、曲、肥、雞一片汪洋。雞澤157個村、永年30多個公社失去聯繫,40餘人探險無下落。

6日晚,地委提出:死守齊村大壩,確保邯鄲市區安全;搶救電廠;動員全體職工群眾保護國家財產安全;搶修郵電交通,打通與市外聯繫。石家莊等友鄰地區向永年、雞澤空投橡皮船42只及熟食、藥品。

7日,峰峰礦區9個企業被沖,90餘人失去下落。岳城水庫水位從112.3米上漲到143.7米。為確保漳河北堤和下游邢臺、石家莊、滄州、衡水等專區數千萬人民生命財產及天津市安全,經中央批准,7日6時主動在漳河右岸南堤三宗廟、二分莊、後佛屯、魏縣東王村四處分洪。共計過水約1250秒立方,灌入臨漳、魏縣、大名漳南一帶。24時,大名境內漳衛之間一片汪洋,水漫村莊,僅露樹梢。臨、魏、大三縣240名幹部、19萬民工戰鬥在狂風暴雨之中:“水漲堤高,人在堤在。”

7日17時,專署民政局局長張銀山在永年舊城護送人員時,不幸墜水犧牲。

8日,填堵決口13處,修橋兩座,複路50公里。

9日,全區晨停大雨。4時,東武仕水庫大壩外坡塌陷一洞6平方米,龐均親臨指揮調駐軍兩個連突擊搶堵,至晚解危。

10日,全區無雨。各河水勢漸落趨穩。省委指示,擋住大名漳河左堤漫溢。地委部署,全黨全民動員起來,團結一致,戰勝水災,積極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15日,大部地區轉入一面搶救財物、安置災民生活,一面集中力量、排水救苗、開展災後生產。

16日、17日之後,京廣線以西全部脫水。全區已救出災民24萬,遷出險村440個,架設庵棚安置21萬人,大部分災民脫險。

那年!水漫鋪板像小船,水漫河道一望無邊

曾在邯鄲專署水利局工作、85歲的翁文彬,言語激動:“63年我住在中華大街以東和平路五金公司家屬院,8月2日下了一夜大雨,3日早起,房屋都陷了下去,門都打不開,水有1米多深。我從窗戶爬出來,趕緊步行奔到三堤村。那年,水漫鋪板像小船;水漫河道一望無邊。”

“我非常懷念張銀山。他在永年南橋犧牲了……翁文彬飽含深情地說。

初夏,我們來到永年南橋村南潭路東,“張銀山烈士殉難紀念碑”前。曾下水救撈張銀山的南橋村民張富,那年27歲。他講,那天張銀山與地委領導指揮援救。張銀山不會水,拄著標杆摸索著前行。突然,滑進了湍急的洪水中。事後張富紮了幾個猛子,終於將張銀山撈了上來。那時,天已黑了,離張銀山滑進洪水中的時間已過了五個小時。

曾在滏陽河岸居住過的76歲的連玉芹說:“63年的洪水太大了,河上漂的都是牲畜和房架。王邦國是安徽鳳陽人,紀念碑建成之後,他的女兒還專門來祭奠過父親。元寶山是風景區,也是人們緬懷先烈的地方。每至清明,人們都要為王邦國烈士敬獻鮮花。”

毛主席號召“一定要根治海河”

1963年11月17日,毛主席號召“一定要根治海河”之後,百萬民工投身于根治海河之中,海河流域才從根本上改變了模樣。

礦區水利局辦公室主任顧建軍介紹:“元寶山景區,防洪工程與河道景觀融為一體……”這是邯鄲市水域綜合治理、保持生態平衡、科學利用水資源的一個縮影。

邯鄲市水利局辦公室主任王洪春介紹:邯鄲市水利事業,正逐步由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轉變。全市目前已建成水庫82座,萬畝以上灌區18處,大名泛區、永年窪兩處重點蓄滯洪區。實施了全國聞名的生態水網工程……水利為我市防洪、抗旱、供水和生態安全,提供了堅實的支撐和保障。

■編輯:張 坤

■轉自:解讀邯鄲

■編審:何旭丹

8月1日,武安始降暴雨。2日,漳河、 河、滏河流量大增。3日,邯鄲電廠被迫停電,市郊被淹,邯峰、邯武、邯大交通始斷。

4日,齊村大壩告急。專署副專員常直,緊急部署防汛抗洪。邯鄲市副市長蘇其祥親臨一線,1000多名工人和駐軍官兵,加固齊村大壩。

4日,支漳河張莊橋站全堤漫決。 牛河兩岸漫溢,京廣線以東、東風渠以西1492個村莊圍淹。永年40個村莊水漫房頂,數萬災民上房攀樹呼救。

5日,雞澤全縣被淹,十幾萬群眾待救。滏河右岸辛莊營、左岸馬頭,永年南沿村決口,支漳河數座水庫失事。地委書記龐均作出具體部署,立即建立永年舊城、成安、永年 關三個前線指揮部。駐軍派出小船14只……奔赴永年搶險。

6日,峰峰電廠被迫全部停電。礦區及全市工業企業危上加危。的河多處水庫失事,京廣鐵路 關大鐵橋沖斷。永、曲、肥、雞一片汪洋。雞澤157個村、永年30多個公社失去聯繫,40餘人探險無下落。

6日晚,地委提出:死守齊村大壩,確保邯鄲市區安全;搶救電廠;動員全體職工群眾保護國家財產安全;搶修郵電交通,打通與市外聯繫。石家莊等友鄰地區向永年、雞澤空投橡皮船42只及熟食、藥品。

7日,峰峰礦區9個企業被沖,90餘人失去下落。岳城水庫水位從112.3米上漲到143.7米。為確保漳河北堤和下游邢臺、石家莊、滄州、衡水等專區數千萬人民生命財產及天津市安全,經中央批准,7日6時主動在漳河右岸南堤三宗廟、二分莊、後佛屯、魏縣東王村四處分洪。共計過水約1250秒立方,灌入臨漳、魏縣、大名漳南一帶。24時,大名境內漳衛之間一片汪洋,水漫村莊,僅露樹梢。臨、魏、大三縣240名幹部、19萬民工戰鬥在狂風暴雨之中:“水漲堤高,人在堤在。”

7日17時,專署民政局局長張銀山在永年舊城護送人員時,不幸墜水犧牲。

8日,填堵決口13處,修橋兩座,複路50公里。

9日,全區晨停大雨。4時,東武仕水庫大壩外坡塌陷一洞6平方米,龐均親臨指揮調駐軍兩個連突擊搶堵,至晚解危。

10日,全區無雨。各河水勢漸落趨穩。省委指示,擋住大名漳河左堤漫溢。地委部署,全黨全民動員起來,團結一致,戰勝水災,積極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15日,大部地區轉入一面搶救財物、安置災民生活,一面集中力量、排水救苗、開展災後生產。

16日、17日之後,京廣線以西全部脫水。全區已救出災民24萬,遷出險村440個,架設庵棚安置21萬人,大部分災民脫險。

那年!水漫鋪板像小船,水漫河道一望無邊

曾在邯鄲專署水利局工作、85歲的翁文彬,言語激動:“63年我住在中華大街以東和平路五金公司家屬院,8月2日下了一夜大雨,3日早起,房屋都陷了下去,門都打不開,水有1米多深。我從窗戶爬出來,趕緊步行奔到三堤村。那年,水漫鋪板像小船;水漫河道一望無邊。”

“我非常懷念張銀山。他在永年南橋犧牲了……翁文彬飽含深情地說。

初夏,我們來到永年南橋村南潭路東,“張銀山烈士殉難紀念碑”前。曾下水救撈張銀山的南橋村民張富,那年27歲。他講,那天張銀山與地委領導指揮援救。張銀山不會水,拄著標杆摸索著前行。突然,滑進了湍急的洪水中。事後張富紮了幾個猛子,終於將張銀山撈了上來。那時,天已黑了,離張銀山滑進洪水中的時間已過了五個小時。

曾在滏陽河岸居住過的76歲的連玉芹說:“63年的洪水太大了,河上漂的都是牲畜和房架。王邦國是安徽鳳陽人,紀念碑建成之後,他的女兒還專門來祭奠過父親。元寶山是風景區,也是人們緬懷先烈的地方。每至清明,人們都要為王邦國烈士敬獻鮮花。”

毛主席號召“一定要根治海河”

1963年11月17日,毛主席號召“一定要根治海河”之後,百萬民工投身于根治海河之中,海河流域才從根本上改變了模樣。

礦區水利局辦公室主任顧建軍介紹:“元寶山景區,防洪工程與河道景觀融為一體……”這是邯鄲市水域綜合治理、保持生態平衡、科學利用水資源的一個縮影。

邯鄲市水利局辦公室主任王洪春介紹:邯鄲市水利事業,正逐步由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轉變。全市目前已建成水庫82座,萬畝以上灌區18處,大名泛區、永年窪兩處重點蓄滯洪區。實施了全國聞名的生態水網工程……水利為我市防洪、抗旱、供水和生態安全,提供了堅實的支撐和保障。

■編輯:張 坤

■轉自:解讀邯鄲

■編審:何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