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從杭州出發,遠赴1500公里,湖墅街道倉基新村社區愛心“漂流瓶”再次出發!

時隔一年,拱墅區湖墅街道倉基新村的愛心“漂流瓶”再次出發!飛越1500多公里的距離,這次漂向的地方依舊是山西呂梁……

去年,社區工作人員孫佩菁瞭解到,在1500公里之外的山西呂梁,

有一所嵐縣王獅鄉敦厚中心校。學校位於黃土高坡,只有6個班級,總共150個孩子。這所學校基本設施只有教室以及宿舍,由於缺水情況嚴重,一百多人的碗盆只能在一個水盆裡清洗。

社區居民踴躍參與活動

而且,許多孩子來自單親家庭,大多為留守兒童。

學校採取寄宿制,孩子們一般一個月才能回家一趟,單趟路程就要花費1個多小時,全程只能步行。

“瞭解到這個情況後,我們主動跟學校對接,徵求了對方的意見,最後確定向倉基新村社區的居民募捐6-15周歲孩子的衣物,六成新以上,最好是適合學生穿著的運動服,然後再購置一部分。”孫佩菁說。

社區居民踴躍參與活動

這幾天,倉基新村社區的居民和工作人員都在為這份愛心不停地忙碌著,他們要為遠在山西呂梁貧困縣的孩子們送去特殊的“六一”禮物。

“去年這些丫兒寄來的感謝信我看了十分感動。”家住27幢的居民陳阿姨說,孩子們手寫的感謝信,質樸又純真,她已經收藏了一年,還會時不時拿出來讀一讀,“今年的活動我老早就在關注了,

你看,社區佈置好攤點我就來了。”

去年活動圖

本次“漂流瓶”活動恰逢“黨員活動日”,社區80多歲的獨居老黨員尚阿姨,做完黨員固定服務後,立馬就回家,抱著自已的“愛心”來到社區,為孩子們捐上了幾件冬衣。

去年活動圖

孫佩菁告訴時報記者,這些孩子大多很懂事,他們希望通過自己好好學習,將來成為有用的人,走出大山,走出貧困,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孩子們寫給我們的書信裡,有的還說自己將來也想成為志願者。”

在孫佩菁看來,這樣的志願服務不是一次性的,更不是作秀,

“因為一年的捐贈,其實並不能讓孩子們立馬脫貧,但是讓他們知道我們一直在關心著他們。”

去年活動圖

“杭州離呂梁很遠,但是我們和孩子們的心卻仿佛貼的很近。希望通過我們小小的一些努力,可以讓孩子們感受到我們的關心,還有我們的祝福,讓他們看到生活的美好,還有未來的希望。” 社區書記孫國強說,相較去年,今年“漂流瓶”更加充盈了,它是社區的愛心瓶,是呂梁孩子們的許願瓶,也是大學生志願者們的祝福瓶。

去年活動圖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活動還得到了浙江樹人大學管理學院志願者的支持。早在5月4日,大學生們結合“五四青年節”的活動,在學校的圖書館門口現場開展了手繪T恤活動,和平鴿、向日葵、哆啦A夢……一幅幅繪畫呈現在潔白的T恤上,展現了大學生志願者們豐富想像力的同時,更體現了他們的愛心。

浙江樹人大學管理學院志願者讓他們看到生活的美好,還有未來的希望。” 社區書記孫國強說,相較去年,今年“漂流瓶”更加充盈了,它是社區的愛心瓶,是呂梁孩子們的許願瓶,也是大學生志願者們的祝福瓶。

去年活動圖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活動還得到了浙江樹人大學管理學院志願者的支持。早在5月4日,大學生們結合“五四青年節”的活動,在學校的圖書館門口現場開展了手繪T恤活動,和平鴿、向日葵、哆啦A夢……一幅幅繪畫呈現在潔白的T恤上,展現了大學生志願者們豐富想像力的同時,更體現了他們的愛心。

浙江樹人大學管理學院志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