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東方陶瓷古鎮丨陳爐

在西安的時間很短,15年4月-8月,不到五個月,那時在一家便利店上班,工作時間很長,每天足有12個小時,日夜顛倒。卻每月有十天休假,是想體驗一下邊打工邊旅遊的生活,所以這三個月裡都會抽那麼幾天連休,

去西安以及陝西周邊看看。去陳爐古鎮,是因為某天早上看報紙,上面在介紹,西安周圍的古村落,其中位於銅川市的陳爐古鎮吸引了我。

“陳爐古鎮位於銅川印臺區東南15公里的山巔上。據史書記載,陳爐古鎮因“陶爐陳列”而得名。陳爐是歷史上唯一遺存的“爐火千年不絕”的耀瓷基地,堪稱陶瓷史上的奇跡,有“東方陶瓷古鎮”之譽。陳爐古鎮也是陝西省命名的文化藝術之鄉中唯一的陶瓷之鄉。

陳爐古鎮山川秀美,陶瓷文化歷史悠久,積澱深厚。史載“陶場南北三裡,東西延綿五裡,爐火雜陳,徹夜明朗”,所謂“鬱鬱千家煙火迷”,以“爐山不夜”的美譽列為古時“同官八景”之一。陳爐的民俗與陶瓷密切相關,民居、民膳、民藝蘊藏豐厚的陶瓷文化內涵。陳爐民居年代久遠。陶腹、陶穴、罐罐壘牆,依山排布,密如蜂房;瓷片鋪路,富有油畫效果,
極具觀賞性,被譽為“腳下的藝術”。陳爐鎮制瓷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是宋元以後著名的古耀州窯延續生產的唯一窯場,清乾隆年間曾創造了年產八百萬件瓷器的業績。陳爐枕骨瓷窯早在唐代就有“爐火膛裡翻火焰”的記載,北宋時制瓷業達到鼎盛,以燒造青、白、黑和醬釉瓷而出名,自元代至今,一直是西北地方最重要的瓷業生產基地。其瓷製品以碗、盤、盆、罐、瓶、盒、燈、爐等日常生活用具為主,
另有一些陳設器、供器、瓷雕等,釉色種類豐富。”

查了查路程雖然曲折卻也不遠,於是週末就出發了。本打算找個農家樂睡上一晚,待上兩天,但五月的紫外線還是不免有些強烈,曬的我頭暈目眩灰溜溜的就逃走了。當然,這是後話。

關於搭車

西安火車站旁的汽車站乘坐發往銅川的長途車。到銅川汽車站下車後,背對汽車站往自己右手邊走,一直沿著路走,大概不到2站路的距離,

就能看到一個岔口,那地方叫洞子口。在洞子口有去陳爐的車,大概是8塊錢,一個小時不到。車一直往山上開,一路上的山間的風景倒也十分不錯,只是有的路段只容得下單行一輛小車開過,司機還不時回頭與後面的乘客聊天,倒讓我有點小小的緊張又曾添了些刺激。

罐罐街道

高山上的陳爐,視野極佳

正午在樹蔭下乘涼的狗子

以及完全不怕曬死的狗子

四張相同的角度來一發,夾雜著泥土和樹葉的芬芳。所及之處都是用 磁窯 鋪成的。極具特色,也看得的出這個鎮曾經的輝煌歷史。

路過一家可供遊客做 磁窯 的人家,無人,轉了一圈便出來了。

正午的陳爐只有我和三三兩兩的遊客,連村裡人也沒怎麼遇見。四處閒逛。

阿姨跟我一樣,熱的走不動

偶然路過的居民,拍下最喜歡的一張照片

連地上也有

排列成各種形狀,好玩

哈,是兔子嗎?

垃圾筒都這麼別具一格

別有洞天

處處可見

鎮的最高峰,一處古城牆,伴隨著風刮過的鈴鐺聲,即使是在最炎熱的午後,也感覺到了一絲絲清涼,在此待了許久

隨風搖曳

想來在山間住著,呼吸這樣的空氣也似極為不錯

可惜店裡沒人,沒能吃上,不知味道是否可口呢?

是列好隊伍跟我告別嗎?

不愧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陝西省的唯一。

只在鎮上待了幾個小時,卻覺得非常有趣,歷史和文化刻印在每一寸土地上,讓人細細品味。照片拍的很少,下次找個涼爽的季節,還會再來。

四張相同的角度來一發,夾雜著泥土和樹葉的芬芳。所及之處都是用 磁窯 鋪成的。極具特色,也看得的出這個鎮曾經的輝煌歷史。

路過一家可供遊客做 磁窯 的人家,無人,轉了一圈便出來了。

正午的陳爐只有我和三三兩兩的遊客,連村裡人也沒怎麼遇見。四處閒逛。

阿姨跟我一樣,熱的走不動

偶然路過的居民,拍下最喜歡的一張照片

連地上也有

排列成各種形狀,好玩

哈,是兔子嗎?

垃圾筒都這麼別具一格

別有洞天

處處可見

鎮的最高峰,一處古城牆,伴隨著風刮過的鈴鐺聲,即使是在最炎熱的午後,也感覺到了一絲絲清涼,在此待了許久

隨風搖曳

想來在山間住著,呼吸這樣的空氣也似極為不錯

可惜店裡沒人,沒能吃上,不知味道是否可口呢?

是列好隊伍跟我告別嗎?

不愧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陝西省的唯一。

只在鎮上待了幾個小時,卻覺得非常有趣,歷史和文化刻印在每一寸土地上,讓人細細品味。照片拍的很少,下次找個涼爽的季節,還會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