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出嫁的女兒習俗不能忘——“麥黃黃,去看娘”,你該回家了

臨近端午,夏收又快到了,布穀鳥總會比人起的略遲些,谷谷……谷穀……的鳴唱著,村莊的清涼,還有些許的薄霧,田野的青穗已經泛了黃。娘早早的起床,打掃了院子,轉身挎了一個籃筐,

去往西邊地頭菜園裡摘些蔬菜。

清晨枝頭的布穀鳥

出了門口,遇見隔壁的二大娘,問了一句“麥子快要收割了,你家的小子端午回家來嗎?”,二大娘微笑僵硬了一下,說“打電話了,在外面都忙……”。娘說“是啊,孩子們都在外地呢,生活總要奔勞起來才能一點點殷實。

時代已經不同,守著這幾畝莊稼地也不行”。二大娘接道“誰說不是呢,孩子結了婚,都有一家子人了,都不容易啊”。

與二大娘說完話,娘挎著籃子,走在地間的路上,脊背已有些拘樓,他輕輕攏了髮髻,這時陽光正照,發間的白絲折射了一縷閃亮。爹咳嗽一聲,在院子裡清了清喉嚨,走到門口站立,遠望一下,看到菜地裡的娘,爹背負著手,也往菜地走去。

到了地頭,二老也都沒說話,

娘挑選番茄、黃瓜、豆角等應時已熟的採摘著;爹往地裡走去,彎腰查看一下倒伏的麥穗……,娘回頭問“這倒伏沒事吧”,爹撲撲手上的泥土,說“沒事的,都快收割了,這都不影響”,倆人相守一輩子,爹的話永遠都是娘心安的基礎。

網路供圖

爹娘還是漸漸老了,

倆人從地裡回來後,爹搬了凳子放門口,倆人隨口閒聊了一會。娘是永遠閑不下來的,看到鄰家已經有炊煙,就起身去廚房準備做飯,爹閑坐了一會,提著凳子去灶台幫著生火了。

做飯時候,娘突然說“小孩這幾天也沒打電話,端午節回不回來也不知道……”,爹不知為何,語氣似乎有些不好的回答“回不回來隨他吧,反正現在收麥又不用人了”;娘又說“東莊的閨女今年沒出去打工,麥都黃了,

這幾天該來了”,爹說“現在沒那麼多講究了,來了就讓住幾天”,娘說了個“嗯”,就不在說話,掀開鍋蓋,盛舀了稀飯……

網路圖片

端午節前自古有這個習俗——出嫁的女兒,麥黃黃 去看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