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鄉愁】鄉村春韻:如何不辜負這大好春光?

正月一過,只要不遭遇倒春寒,天氣便漸漸地暖和起來,

一陣一陣的春風溫溫地、潤潤地吹拂在臉上。

恍惚間,房前屋後,櫻桃樹、杏樹、梨樹、桃樹的枝頭就掛滿了花蕾,或疏或密,緊緊地依偎在一起,透著濃濃的春意。

田畦裡,油菜抽著綠嫩的菜薹,開著黃爽爽的油菜花,惹得嗡嗡的小蜜蜂忙得不亦樂乎。

為了不辜負這大好春光,

雞婆們踱著悠閒的步子,或在土裡刨蟲吃,或打開翅膀曬太陽,或相互地追逐撒歡。

河邊,一排排柳樹賣弄起婀娜的身姿,柔曼的枝條吐著米粒般的嫩芽兒,不安分地在風中滌蕩。

乍暖還寒的清冽河水裡,鴨群淡定地感知著來自春天的溫度。

此時,大姑娘小媳婦們也不甘寂寞,把蒙了一冬灰塵的床單、被套和衣褲鞋襪拿到河裡細心漿洗,此起彼伏的擣衣聲敲響了春天的鼓點。

只要天氣晴好,空曠的田野上,總有孩童放飛手中多彩的風箏。

那形態各異的“蝴蝶”“老鷹”或“燕子”,尾巴上綴著一束金黃的油菜花或豔麗的映山紅,

映襯著瓦藍的天空,仿佛一顆顆稚嫩的童心,在天空中飄飛、嬉戲,只留下陣陣爽朗的笑聲回蕩在大地……

這個時節,孩子們還喜歡去茅草地裡抽茅針。尖尖的茅針裡包裹著一線軟綿綿、白生生的嫩茅花,剝了放在嘴裡慢慢嚼,

頓時滿口生香……路上,那一蓬蓬淡紫色的豆豉葉花爛漫地開著。

此時的坡地裡、荒地頭,一窩窩折耳根豎著紅紅的“小耳朵”,貪婪地諦聽著來自春天的多彩旋律和爛漫樂章。

白生生的折耳根又粗又長,抖掉根部的泥巴洗乾淨,炒吃拌吃都很香,

頓頓吃也不覺得膩味。

還有山上的蕨菜,幾場春雨過後,就會從岩縫間探出毛茸茸的“小拳頭”,油嫩嫩的煞是可愛。

岩山上的叫苦蕨,采回家後用水漂十天半月,再撈出來洗淨、撕細,放在溫水裡用手搓,直把黏黏釅釅的汁揉出來,炒吃拌吃都行——如果蘸點兒水豆豉做的辣椒水,會更加鮮香;

煤山上長的叫甜蕨,無須用水漂,只要洗淨放進開水裡焯,就可以涼拌熱炒。

還有沖菜、椿菜、野芹菜、青岡筍、酸湯杆、苦蒜頭……這些山珍野味,是春天饋贈給鄉村百姓的禮物,是貨真價實的綠色食材,吃時爽口,吃罷爽心。

春天的鄉村沒有半個閒人。有的在積肥,早早為地裡的秧苗儲備好拔高長壯的營養;有的上山栽洋芋或下田翻犁板結的土壤,順便砌砌倒塌的地坎和田邊的水溝;還有的趕早栽下包穀,或者泡稻子育小秧……

在這暖融融的春光裡,看著盛開的花朵和忙碌的蜜蜂,即便賦閑在家,你也會坐不住,心裡焦灼得沒著沒落,似乎不幹點什麼就辜負了這大好春光。

此時,唯有上山或下地勞動,才會讓鄉親們的心裡變得更加舒服和充實。

沐浴著陽光,臉上綻放著幸福,人們在春天裡行走、播種、勞動、享受、愉悅……

此時,你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只需默默地享受、品讀、思考春天。

.

.

.

END

光明日報留住鄉愁工作室出品

生態視角 人文關懷

以情暖人 以文抒憶

長按識別二維碼即可關注

統籌: 張 蕾

編輯: 葉樂峰

朗誦: 孫小婷

製作: 周藝珣

010-67078641

投稿請聯繫

zhanglei@gmw.cn

來源: 光明日報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

會更加鮮香;

煤山上長的叫甜蕨,無須用水漂,只要洗淨放進開水裡焯,就可以涼拌熱炒。

還有沖菜、椿菜、野芹菜、青岡筍、酸湯杆、苦蒜頭……這些山珍野味,是春天饋贈給鄉村百姓的禮物,是貨真價實的綠色食材,吃時爽口,吃罷爽心。

春天的鄉村沒有半個閒人。有的在積肥,早早為地裡的秧苗儲備好拔高長壯的營養;有的上山栽洋芋或下田翻犁板結的土壤,順便砌砌倒塌的地坎和田邊的水溝;還有的趕早栽下包穀,或者泡稻子育小秧……

在這暖融融的春光裡,看著盛開的花朵和忙碌的蜜蜂,即便賦閑在家,你也會坐不住,心裡焦灼得沒著沒落,似乎不幹點什麼就辜負了這大好春光。

此時,唯有上山或下地勞動,才會讓鄉親們的心裡變得更加舒服和充實。

沐浴著陽光,臉上綻放著幸福,人們在春天裡行走、播種、勞動、享受、愉悅……

此時,你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只需默默地享受、品讀、思考春天。

.

.

.

END

光明日報留住鄉愁工作室出品

生態視角 人文關懷

以情暖人 以文抒憶

長按識別二維碼即可關注

統籌: 張 蕾

編輯: 葉樂峰

朗誦: 孫小婷

製作: 周藝珣

010-67078641

投稿請聯繫

zhanglei@gmw.cn

來源: 光明日報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