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火眼金睛識綠松石的仿冒品!

(本譯文由科普中國微平臺原創首發)

綠松石的仿冒品很多,常見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1.有機物替代品:有些商家利用類似綠松石的天然有機物進行加工,以綠松石的名義售賣給消費者,

其中,最常用的替代品是矽孔雀石。矽孔雀石又名“鳳凰石”,是水合銅矽酸鹽礦物,其密度比綠松石低,因而較輕;光澤似玻璃,光澤感比綠松石要強。兩者相似度極高,沒有經驗的人很難辨認。

2.染色品:這類仿品是用羥矽硼鈣石和玉髓等有機物,染成靠近綠松石的天藍色和綠色,以達到逼真效果。其中,羥矽硼鈣石因其紋理接近綠松石,且價格便宜,成為最常見的仿品。

3.人造材料:如玻璃和塑膠,都可能用來仿製綠松石。這些仿製品通常有旋渦紋和小氣泡,並帶有模具印痕,每個珠子或飾品紋路較為相似。主要區別特徵是:仿製品斷口呈玻璃光澤,而緻密塊狀的綠松石斷口為油脂光澤,差異極為明顯。仿製品中可能含有雜質包裹體來模仿天然綠松石中的鐵線,不過這種雜質有可能被清洗掉;而綠松石中真正的鐵線,由於比基質較硬或軟一些,

所以表面上會凸起或凹下,不易被清洗掉。

由於人們盲目地追求綠松石的經濟價值,世界各地的綠松石礦脈被瘋狂地開採。同時,綠松石仿品也層出不窮。大自然母親已經賜予我們太多太多,我們不應該再無度索取。如果你手上有綠松石製品,那麼請你珍惜;如果沒有,也請你不要盲目地去掠奪大自然的珍貴禮物。

本期推薦:《知識就是力量(藏文)》

出版機構:《知識就是力量》雜誌社

作品(期刊、書刊)簡介:《知識就是力量(藏文)》是一本面向藏族聚居區同胞,特別是青少年的綜合性少數民族科普刊物,旨在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為提高藏族群眾科學素質服務,特別是向廣大藏族青少年播種科學種子,啟迪科學智慧,點燃科學夢想。

文圖/楊堅多傑

完瑪多吉 譯

責編:齊敏

新媒體編輯:姚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