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90%以上的自媒體都是擺設,傳統行業有必要開通自媒體嗎?

許多傳統的中小企業看到了近年來自媒體的成功運營案例,

怕被時代淘汰,紛紛急著開通了自己的自媒體。

然而開通自媒體後,部份的運營者往往因為寫不出內容、沒時間維護等理由而放棄。

持續苦苦運營自媒體的商家,面臨著閱讀量低、漲粉慢,老是無法產生業績等各項難題,慢慢的也退出了自媒體的舞臺、大歎自媒體就是個坑。

那麼對傳統行業的商家來說,是否有必要開通自己的自媒體呢?

今天余叔就花點時間跟大家探討這個問題。

✔ 自媒體與網站的異同

把時間往前推個5-10年,其實在PC互聯網時代許多商家也糾節過類似的問題。

就是要不要架設企業的官方網站,讓潛在客戶可以透過網站成交。

部份的商家選擇了架設網站,也有部份商家選擇開通博客或直接在淘寶上開店當成替代方案。

理由很簡單,網站即便沒有帶來實際業務,也能夠當成公司的名片,讓潛在客戶可以先上網查看公司相關的資訊。

而且網站的維護成本不高,有的網站甚至放個半年到一年不管他都沒關係。

如果關鍵字優化的好,搞不好還能夠帶來一點業績。

轉眼間,我們已經踏入了移動互聯網時代。

看起還很合理,但實際上卻有極大的出入。

首先,運營網站跟運營自媒體是兩件完全不一樣的事。

網站強調的是公司形象,就像一個企業的門面,上面要放的是企業的展示以及業務的說明,

最後可以放個諮詢qq或電話、郵箱招攬業務。

訪客可能是看到廣告或者輸入某個關鍵字搜索到網站,是”主動帶著需求”來尋找你的。

所以網站強調的是專業、精美,讓人感覺公司很牛逼、很有誠信有木有。

而自媒體,本身就帶著”媒體”的屬性,並透過朋友圈或是平臺分發推送資訊,重要的是傳遞的資訊有沒有價值。

訪客通常是對資訊好奇、”不帶需求目的”看到推文的。

所以如果你的內容參雜著大量廣告、或者是自high的內容,

通常大家並不會感興趣,反而會覺得厭惡。

再來就是剛剛提到的維護成本的問題。

企業網站架設完成後,通常不需要太多時間維護,只需要極低的成本就能持續運營。

✔ 自媒體的機會

那麼如果傳統企業想要運營自媒體,透過自媒體開展業務怎麼辦呢?

我就分幾個層面來回答這個問題。

當然內容的部份就要下點工夫了,

不能當成官方網站來運營,否則根本沒有人想看,簡單來說就是不要推送行程廣告、公司資訊。

比如可以分享不同景點的美食、風景、旅遊攻略等,或者是當地的民俗風情特色。

如果是地方的旅行社,那麼可以專注做地方的旅遊號,這樣也可以吸引較精准的遊客關注。

這是第一種做法,從內容切入、吸引想旅遊的受眾,接著讓有需求的旅客主動聯繫上門。

如果你對自媒體內容創業感興趣,並想借此提升自己影響力的話,那麼可以將自己塑造成旅遊達人。

分享一些你到各地旅遊的心得體會以及實用的經驗,像是野外求生的技能、辦簽證的攻略、在旅遊時遇到的故事等。

接著再透過自己的影響力嫁接相關業務,這樣不僅能帶來業績,同時也提升了你的個人品牌價值。

比起官方媒體,大家更喜歡關注”人”,因為人是有血有肉的,可以崇拜可以撩也可以罵。

這是第二種做法,從打造個人品牌切入業務、帶動業績,並且持續提升自身影響力。

那麼你可以直接策劃簡單的活動,或是寫一個比較吸引人的文案,接著直接找地方旅遊號,或是有影響力的大V。

然後花一筆廣告費就可以達成這個目的。

想要喝牛奶不一定要自己養奶牛,直接去買不就得了。

✔ 殘酷的市場真相

隨著互聯網越來越發達,我們能夠挑選的商家也越來越多。

拿剛剛的旅行社來說,在以往沒有那麼多新媒體出現時,大部份的人想出門旅遊可能會直接找當地的旅行社。

當攜程、去哪兒等互聯網公司開始投入旅遊業務時,許多人開始轉而使用這些工具購買行程。

這時旅行社還可以直接找互聯網公司合作,保有自己的業務。

照理來說每年要去旅行的市場是恒定的,大家願意花在旅行上的錢就這麼多。

大家的選擇開始改變後,只做線下傳統業務的商家自然會受到影響。

這時只能想辦法謀求轉型,或者是慢慢等著市場被瓜分。

扯遠了,最後說說我的個人看法。

大部分的傳統商家無法分到這塊餅,最主要的原因是錯把自媒體當成官方網站來運營,這個是運營的思路出錯,所以總是做無用功。

自媒體表面上看起來是粉絲經濟,背後其實也是管道的爭奪戰,同一批人在一件事的總消費力就這麼多,你不搶那自然就被別人端走。

想要做就厘清思路、認真做好內容替粉絲提供價值而不是廣告,或者是認清事實、不要浪費時間!

余叔,草根自媒體創業者,《餘佰諾實戰教室》專注分享自媒體內容創業、協助你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

並想借此提升自己影響力的話,那麼可以將自己塑造成旅遊達人。

分享一些你到各地旅遊的心得體會以及實用的經驗,像是野外求生的技能、辦簽證的攻略、在旅遊時遇到的故事等。

接著再透過自己的影響力嫁接相關業務,這樣不僅能帶來業績,同時也提升了你的個人品牌價值。

比起官方媒體,大家更喜歡關注”人”,因為人是有血有肉的,可以崇拜可以撩也可以罵。

這是第二種做法,從打造個人品牌切入業務、帶動業績,並且持續提升自身影響力。

那麼你可以直接策劃簡單的活動,或是寫一個比較吸引人的文案,接著直接找地方旅遊號,或是有影響力的大V。

然後花一筆廣告費就可以達成這個目的。

想要喝牛奶不一定要自己養奶牛,直接去買不就得了。

✔ 殘酷的市場真相

隨著互聯網越來越發達,我們能夠挑選的商家也越來越多。

拿剛剛的旅行社來說,在以往沒有那麼多新媒體出現時,大部份的人想出門旅遊可能會直接找當地的旅行社。

當攜程、去哪兒等互聯網公司開始投入旅遊業務時,許多人開始轉而使用這些工具購買行程。

這時旅行社還可以直接找互聯網公司合作,保有自己的業務。

照理來說每年要去旅行的市場是恒定的,大家願意花在旅行上的錢就這麼多。

大家的選擇開始改變後,只做線下傳統業務的商家自然會受到影響。

這時只能想辦法謀求轉型,或者是慢慢等著市場被瓜分。

扯遠了,最後說說我的個人看法。

大部分的傳統商家無法分到這塊餅,最主要的原因是錯把自媒體當成官方網站來運營,這個是運營的思路出錯,所以總是做無用功。

自媒體表面上看起來是粉絲經濟,背後其實也是管道的爭奪戰,同一批人在一件事的總消費力就這麼多,你不搶那自然就被別人端走。

想要做就厘清思路、認真做好內容替粉絲提供價值而不是廣告,或者是認清事實、不要浪費時間!

余叔,草根自媒體創業者,《餘佰諾實戰教室》專注分享自媒體內容創業、協助你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