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究竟是什麼影響了你的自控力?|“棉花糖實驗”解讀

我們缺乏一種自我管控的能力,這種能力可以讓我們拒絕各種“棉花糖”、對抗因為懦弱和意志力低而無法做出的改變。

你是否經歷過這樣的時刻:

背著電腦去圖書館,結果卻刷了半天的網頁,看了半天的電影,正事一件都沒幹;

說好的每天六點起床,結果每天被啪啪打臉,上班不遲到,你就已經要感天謝地了;

說好的一起瘦身一起美,每天跑個5公里,不到3天就繳械投降。

……

當然,你也並沒有放任自流,也曾下了很大決心去改變,

但事實卻是,每次的改變,都持續不長,很快你就又淪陷了。一直試圖去改變,但又繼續重複淪陷,深陷痛苦和不安之中。你究竟怎麼了?為何總會被其他的事情轉移了注意力?

本期,我們為你帶來了一段訪談,圍繞《棉花糖實驗》這本書,湛廬文化董事長韓焱和本書策劃人季陽老師,

她們將通過對這本書的探討,更多地引導大家理解“棉花糖實驗”和“自控力”。看完這期訪談,你將會對上面的困惑有些許瞭解。而對於現代人來說,《棉花糖實驗》它所具有的無限價值,將會讓你更好的支配自己的人生。

季陽:

大家好,我是季陽,是《棉花糖實驗》這本書的策劃人。我對面坐著的是韓焱,她是《棉花糖實驗》的朗讀者。今天我倆將會一塊跟大家聊一聊關於這本書,

我們共同的一些想法。

在做這本書之前,我問了很多的心理學家,有人跟我說棉花糖實驗是預測一個孩子未來最有效的測試。這個實驗可以說是在心理學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實驗之一,就像它的名字棉花糖一樣,實驗很有意思。研究者請了一些小朋友,並把每個小朋友單獨放在一個房間裡。然後會給小朋友一顆棉花糖,跟他說這個棉花糖給你,但是如果你忍住不吃,

15分鐘後我回來,你會得到第二顆。也就是說你如果現在不吃,你會得到兩顆。

這個實驗的設計者沃爾特·蜜雪兒,也是本書的作者,他追蹤了這些孩子的成長軌跡,發現等來第二顆棉花糖的孩子和沒有等到第二顆棉花糖的孩子,他們在學習成績乃至人生各個方面都產生了很大的不同。

《棉花糖實驗》這本書真的像水晶球一樣,你讀的時候有沒有這種感覺,像一顆水晶球預測了孩子的一生?

韓焱:

其實我感受最大的就是,人生處處都有棉花糖,看你怎麼來看待。如果你處理得當,那這個世界可能就是一個棉花糖天堂,如果你處理得不得當,那這個世界就是一個棉花糖地獄,到處都是陷阱。說到棉花糖,我覺得其實它代表的是生活中,我們可能遇到的方方面面的誘惑。

對於小孩子來講,可能對它誘惑最大的是棉花糖,但是對於我們不同年齡階段的人來講,可能會特別的不一樣。比如說,我們在選擇工作的時候,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場景,就是我到底選擇一個高薪的工作還是選擇一個現在薪水沒那麼高,但是可能能給我很多鍛煉機會的工作。其實對於職場新人來講,高薪可能就是個棉花糖。

然後比如說,在選擇健康的時候,我們到底是選擇當前的美食,還是我們要選擇給我們帶來痛苦的這種鍛煉?其實我覺得美食對減肥的人,對渴望健康的人來講就是那顆棉花糖。還有包括比如我們的人生,書裡有一個這樣的例子,當一個銷售經理他開了一整天的銷售會議之後,這時候有一個女下屬說,來咱們去喝一杯吧,這時候女下屬就是他的那顆棉花糖。所以其實這個棉花糖預示著我們人生當中不斷出現的一些誘惑。我們怎麼去抵擋這些誘惑,然後讓自己能夠有一個持續幸福的人生。我覺得這個其實是自控力之父蜜雪兒想要告訴我們的。

季陽:

剛才你提到人生這部分,我聽了以後還是挺興奮的,因為我在做這本書的時候,給我一個很震撼的地方在於,我們市面上對於棉花糖實驗的解讀其實挺多的。實驗的視頻我們也看到過,那時候大家過多的都是聚焦在這顆糖本身,就是孩子吃或不吃。但是如果我們僅僅把棉花糖或者把自控力作為一種獲取生活在這個俗世,這個世界的即時回報的話,可能把這個實驗看得太小了,也太窄了。

其實它是對整個人生的價值,乃至一個人類或者說進化,都是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是不是我們也可以這麼去理解它?

韓焱:

其實講自控力的書特別多,市面上現在有大量的關於自控力的書,除了那些純雞湯以外,基本上都是運用了一些心理學的基本原理,當然都會提到棉花糖實驗。但是蜜雪兒這本書,我覺得它特別好的是,綜合了心理學、腦科學、神經科學、認知科學。

我覺得可以把它叫做hard science,它是一個硬科學。它用硬科學來講了一個 soft skill。就是說如果我們把自控力當作人生的一種可以拿出來使用的技能的話,那這種軟技能是用硬科學給了你很多這樣的解答。所以我覺得《棉花糖實驗》這本書非常值得一看的地方就在這兒。

我覺得副標題特別好,這本書的副標題講的是:自控力是成功人生的引擎。就是說一個人想要有一個自己滿意的人生,自控力是一個不可缺少的東西,它就像汽車的引擎、飛機的引擎一樣,所以這個重要性就是不言而喻的。

季陽:

我個人是屬於比較悲觀的人,剛才你說的這個引擎是非常重要的。在當下這個時代,我就有一種憂慮,因為比如說60、70後的這部分人,其實他們接受的教育和生活的這種文化,讓他們本身的自控力就還不錯,所以他們希望下一代有自控力,因為他們本身是有自控力的。但隨著80、90後也開始生育子女,會不會造成這樣的局面,就是及時行樂的一代,養育了不願意延遲滿足的一代?當時我就在想,這個社會好危險呐。

韓焱:

這個憂慮大家都有,要不然為什麼我們這麼有激情來出版這本書,你來策劃,我來朗讀,我們就是因為有這樣的一種擔憂。蜜雪兒在這本書的最後講到的關於提升自控力的人生,他提出了4大策略。其實我覺得這個有點像我們以前看到的,也是一個特別有名的心理學家,同時也是一個兒童教育專家,叫西格爾。

他有一本書叫《由內而外的教養》,實際上他就是說,其實在養育的過程當中,父母和子女是一起成長的。我也想把這個概念套用在這,就是《棉花糖實驗》這本書,可以幫助我們個人成長,也可以幫助我們很好地去培養下一代。當你整個的瞭解了自控力人生是怎麼回事,其實是在彌補自己的自控力缺失,同時也在培養孩子的自控力缺失。

蜜雪兒給的最後那4大策略的第4條就叫做以身作則。你想讓你的後代有自控力,你就要有自控力。你要想先去踐行這個自控力引擎,你就要先給這個引擎添加各種各樣的燃料。當然書裡面也特別告訴你了,這個自控力引擎所需要的幾種燃料到底是什麼。所以我覺得特別值得看。

季陽:

韓總剛才提到的成人這個部分,我倒是覺得,《棉花糖實驗》這本書確實能幫助我們成人。學過心理學的人可能會知道,我們有基因、有文化、有環境,但是積極心理學也告訴我們,我們有時是能改變我們自己能改變的,而且在沃爾特·蜜雪兒這本書裡,我覺得挺欣喜地是,看到他提供了一些方法,而且也看到了一些之前讓我們忽視的地方,我覺得那些忽視的地方恰恰是特別閃光的。

我也想舉個例子,比如說在我們對待子女的時候,如果她及時想要吃第二塊棉花糖,其實背後是有很多故事,有很多情結在裡面。每個家庭是不一樣的,包括你家是不是富足的,孩子與你之間的信任度是什麼,而在這之前我們很多人都忽視了。所以我們父母自己就像剛才你說的這種由內而外,是自我和孩子之間這種關係,其實也在這本書裡能得到很充分的體現。

韓焱:

我特別同意季陽剛才說的,既然是最後一個問題了,我就強調一點,在整個《棉花糖實驗》這本書裡,包括我們看到的其他很多成功人士,他的自傳裡面也都講到了。其實所有技能、所有能保證你獲得成功人生的技能,這個之前是有一個前提條件的,這個前提條件它有很多名字。那麼在這本書裡,它叫做熱愛。在別的書裡面它也被叫做目標感或是方向感,也有人把它叫做持續不斷的激情,也有人把它叫做一種天賦。

其實這個我特別的認同,意志力和自控力其實它是有限的,它就像肌肉一樣,有疲勞度。那麼你能夠隨時在想調用它的時候就調用它,或者你能夠讓自己有持久的耐力去使用這個自控力肌肉,前提都跟你喜歡跑步、跑馬拉松或者是其他任何你喜歡的、你沉浸在其中的事業或者一些嗜好是一樣的,都是需要一種熱愛。

所以我覺得,不管我們個人也好,或者我們培養周邊的同事、孩子,你都要設法去發現他之所以想要自控,之所以想要得到第二顆棉花糖,他的動機來自哪裡,它持久的熱愛發自於哪裡,然後才可能讓他的這個自控力發揮得更好。所以我在想,人生確實是這樣,熱愛非常重要。一定要讓自己找對方向,要有一種目標感、自控力等等,它是可習得的技能。我想這個是蜜雪兒最想告訴我們的。

謝謝季陽老師的訪談,我們今天就談到這兒,要不然就劇透太多了,希望能夠在《棉花糖實驗》這本有聲書當中與各位有更多的相遇。

湛廬文化董事長韓焱女士為《棉花糖實驗》有聲書傾情獻聲,從自控力之父的角度,詮釋如何從棉花糖實驗探尋人生現在與未來的奧秘,如何擁有自控力和意志力,如何恰如其分地使用,從而成就更好的人生。

現在,《棉花糖實驗》有聲書

已經在湛廬閱讀全本上線了!

如果您有興趣瞭解關於自控力和意志力相關的話題,讓自己擺脫反復不斷的焦躁,那麼你不妨在《棉花糖實驗》裡找找答案。

圖書詳情

棉花糖實驗 ¥43.3 購買

—轉載授權、商務合作—

聯繫郵箱:zhouxin@cheerspublishing.com

我覺得其實它代表的是生活中,我們可能遇到的方方面面的誘惑。

對於小孩子來講,可能對它誘惑最大的是棉花糖,但是對於我們不同年齡階段的人來講,可能會特別的不一樣。比如說,我們在選擇工作的時候,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場景,就是我到底選擇一個高薪的工作還是選擇一個現在薪水沒那麼高,但是可能能給我很多鍛煉機會的工作。其實對於職場新人來講,高薪可能就是個棉花糖。

然後比如說,在選擇健康的時候,我們到底是選擇當前的美食,還是我們要選擇給我們帶來痛苦的這種鍛煉?其實我覺得美食對減肥的人,對渴望健康的人來講就是那顆棉花糖。還有包括比如我們的人生,書裡有一個這樣的例子,當一個銷售經理他開了一整天的銷售會議之後,這時候有一個女下屬說,來咱們去喝一杯吧,這時候女下屬就是他的那顆棉花糖。所以其實這個棉花糖預示著我們人生當中不斷出現的一些誘惑。我們怎麼去抵擋這些誘惑,然後讓自己能夠有一個持續幸福的人生。我覺得這個其實是自控力之父蜜雪兒想要告訴我們的。

季陽:

剛才你提到人生這部分,我聽了以後還是挺興奮的,因為我在做這本書的時候,給我一個很震撼的地方在於,我們市面上對於棉花糖實驗的解讀其實挺多的。實驗的視頻我們也看到過,那時候大家過多的都是聚焦在這顆糖本身,就是孩子吃或不吃。但是如果我們僅僅把棉花糖或者把自控力作為一種獲取生活在這個俗世,這個世界的即時回報的話,可能把這個實驗看得太小了,也太窄了。

其實它是對整個人生的價值,乃至一個人類或者說進化,都是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是不是我們也可以這麼去理解它?

韓焱:

其實講自控力的書特別多,市面上現在有大量的關於自控力的書,除了那些純雞湯以外,基本上都是運用了一些心理學的基本原理,當然都會提到棉花糖實驗。但是蜜雪兒這本書,我覺得它特別好的是,綜合了心理學、腦科學、神經科學、認知科學。

我覺得可以把它叫做hard science,它是一個硬科學。它用硬科學來講了一個 soft skill。就是說如果我們把自控力當作人生的一種可以拿出來使用的技能的話,那這種軟技能是用硬科學給了你很多這樣的解答。所以我覺得《棉花糖實驗》這本書非常值得一看的地方就在這兒。

我覺得副標題特別好,這本書的副標題講的是:自控力是成功人生的引擎。就是說一個人想要有一個自己滿意的人生,自控力是一個不可缺少的東西,它就像汽車的引擎、飛機的引擎一樣,所以這個重要性就是不言而喻的。

季陽:

我個人是屬於比較悲觀的人,剛才你說的這個引擎是非常重要的。在當下這個時代,我就有一種憂慮,因為比如說60、70後的這部分人,其實他們接受的教育和生活的這種文化,讓他們本身的自控力就還不錯,所以他們希望下一代有自控力,因為他們本身是有自控力的。但隨著80、90後也開始生育子女,會不會造成這樣的局面,就是及時行樂的一代,養育了不願意延遲滿足的一代?當時我就在想,這個社會好危險呐。

韓焱:

這個憂慮大家都有,要不然為什麼我們這麼有激情來出版這本書,你來策劃,我來朗讀,我們就是因為有這樣的一種擔憂。蜜雪兒在這本書的最後講到的關於提升自控力的人生,他提出了4大策略。其實我覺得這個有點像我們以前看到的,也是一個特別有名的心理學家,同時也是一個兒童教育專家,叫西格爾。

他有一本書叫《由內而外的教養》,實際上他就是說,其實在養育的過程當中,父母和子女是一起成長的。我也想把這個概念套用在這,就是《棉花糖實驗》這本書,可以幫助我們個人成長,也可以幫助我們很好地去培養下一代。當你整個的瞭解了自控力人生是怎麼回事,其實是在彌補自己的自控力缺失,同時也在培養孩子的自控力缺失。

蜜雪兒給的最後那4大策略的第4條就叫做以身作則。你想讓你的後代有自控力,你就要有自控力。你要想先去踐行這個自控力引擎,你就要先給這個引擎添加各種各樣的燃料。當然書裡面也特別告訴你了,這個自控力引擎所需要的幾種燃料到底是什麼。所以我覺得特別值得看。

季陽:

韓總剛才提到的成人這個部分,我倒是覺得,《棉花糖實驗》這本書確實能幫助我們成人。學過心理學的人可能會知道,我們有基因、有文化、有環境,但是積極心理學也告訴我們,我們有時是能改變我們自己能改變的,而且在沃爾特·蜜雪兒這本書裡,我覺得挺欣喜地是,看到他提供了一些方法,而且也看到了一些之前讓我們忽視的地方,我覺得那些忽視的地方恰恰是特別閃光的。

我也想舉個例子,比如說在我們對待子女的時候,如果她及時想要吃第二塊棉花糖,其實背後是有很多故事,有很多情結在裡面。每個家庭是不一樣的,包括你家是不是富足的,孩子與你之間的信任度是什麼,而在這之前我們很多人都忽視了。所以我們父母自己就像剛才你說的這種由內而外,是自我和孩子之間這種關係,其實也在這本書裡能得到很充分的體現。

韓焱:

我特別同意季陽剛才說的,既然是最後一個問題了,我就強調一點,在整個《棉花糖實驗》這本書裡,包括我們看到的其他很多成功人士,他的自傳裡面也都講到了。其實所有技能、所有能保證你獲得成功人生的技能,這個之前是有一個前提條件的,這個前提條件它有很多名字。那麼在這本書裡,它叫做熱愛。在別的書裡面它也被叫做目標感或是方向感,也有人把它叫做持續不斷的激情,也有人把它叫做一種天賦。

其實這個我特別的認同,意志力和自控力其實它是有限的,它就像肌肉一樣,有疲勞度。那麼你能夠隨時在想調用它的時候就調用它,或者你能夠讓自己有持久的耐力去使用這個自控力肌肉,前提都跟你喜歡跑步、跑馬拉松或者是其他任何你喜歡的、你沉浸在其中的事業或者一些嗜好是一樣的,都是需要一種熱愛。

所以我覺得,不管我們個人也好,或者我們培養周邊的同事、孩子,你都要設法去發現他之所以想要自控,之所以想要得到第二顆棉花糖,他的動機來自哪裡,它持久的熱愛發自於哪裡,然後才可能讓他的這個自控力發揮得更好。所以我在想,人生確實是這樣,熱愛非常重要。一定要讓自己找對方向,要有一種目標感、自控力等等,它是可習得的技能。我想這個是蜜雪兒最想告訴我們的。

謝謝季陽老師的訪談,我們今天就談到這兒,要不然就劇透太多了,希望能夠在《棉花糖實驗》這本有聲書當中與各位有更多的相遇。

湛廬文化董事長韓焱女士為《棉花糖實驗》有聲書傾情獻聲,從自控力之父的角度,詮釋如何從棉花糖實驗探尋人生現在與未來的奧秘,如何擁有自控力和意志力,如何恰如其分地使用,從而成就更好的人生。

現在,《棉花糖實驗》有聲書

已經在湛廬閱讀全本上線了!

如果您有興趣瞭解關於自控力和意志力相關的話題,讓自己擺脫反復不斷的焦躁,那麼你不妨在《棉花糖實驗》裡找找答案。

圖書詳情

棉花糖實驗 ¥43.3 購買

—轉載授權、商務合作—

聯繫郵箱:zhouxin@cheerspublish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