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探秘中國唯一合法持槍的村莊:進了寨門,當地人開槍歡迎你

中國唯一合法的持槍部落,岜沙

在中國,老百姓攜帶槍支是違法的行為,可是在貴州有個古老的村落,那兒所有的成年男子都可以持槍,也正因如此,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一探究竟。

在貴州省東部的從江縣有個叫岜沙的地方,這是一個苗族的村寨,我們從縣城出發,驅車15分鐘便到了古寨門口岜(bia)沙為苗語發音,翻譯成漢語,是草木茂盛的意思。

由五個自然寨組成的岜沙村,坐落在海拔500米的月亮山原始森林地區,在這裡,隨處可見高大的古樹。

來之前,院長就聽說了岜沙苗寨是中國最後一個持槍村寨,剛一進村,門口的兩口長槍就彰顯了它與其它村寨的不同,再往四周看,隨處可見拿著槍的岜沙漢子,再往裡走,扛槍的岜沙漢子越來越多。

這些岜沙漢子身挎腰刀,頭上帶著手工織出的頭巾,

每個男人頭上都留著一種奇特的髮髻,當地把它稱為“戶棍”。

正當院長想找個村民仔細詢問的時候,突然從不遠處傳來了一聲槍響。突如其來的槍響,打破了村莊的寧靜。身旁的岜沙人看到了院長一臉迷惑的表情笑笑說,不用擔心,

這是在歡迎客人呢。

原來這是岜沙苗寨特有的迎賓儀式,在寨門鳴槍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

當地人告訴院長,岜沙苗寨共有500多戶,2000餘人,按照成人男子都持槍這一說法,整個岜沙苗寨的火槍就會有近千支,除了數量眾多,岜沙人可謂是槍不離身。

早上一出門便會帶上槍,幹活也持槍。持槍的岜沙人已經成為當地見怪不怪的獨特景象了。

為什麼全民皆持槍?

村民跟我們說,岜沙人使用槍支的習慣是祖上流傳來的。據當地歷史記載,岜沙人並非土生土長的本地人,他們是歷經了大大小小多次戰鬥遷徙至此。

在遷徙的過程中,持槍變成了岜沙人獨有的民族文化和生活習慣。過去岜沙這裡全部都是原始森林,野獸和飛鳥很多,當地人通過打獵的方式改善生活。

一位村民跟院長講到了他小時候聽祖輩講過曾經帶隊狩獵的景象,他知道野豬經常出沒的地方,人就在那兒提前準備好,然後就放狗上山,把野豬追下來,當然追一隻野豬要幾十隻狗才行。那時岜沙人用的獵槍採用的是15公分左右的槍管,子彈是半截手指長短的鉛條,對獵物有強大的殺傷力。但是老式的獵槍裝填一次便需要數分鐘的時間,而且重量不輕,攜帶不便,一旦失手獵物就會跑掉,所以老一輩的岜沙人狩獵都是群體出動,這也使得槍支成為增進鄰里關係的重要紐帶。一頭野豬有200多斤,也就同時解決了這一群人數日的伙食,改善了生活。

這裡除了野豬意外,還有野狗等生物,甚至傳聞有老虎出沒,因此為了防身,岜沙人就是耕地的時候都會帶著槍,一方面可以槍可以阻攔野獸,另一方面也可以鳴槍警示周圍的其它村民,這裡有危險。然而隨著生產水準的提高,以及一系列野生動物保護法的出臺,使得自古狩獵的岜沙人漸漸放棄了用這種方式,改為人工養殖。

既然火槍都不能用來打獵了,那它現在是做什麼用的呢?

上世紀初時 ,有一些土地糾紛,或是部落間的征戰,村民就會用槍維護寨子的安全。並且當時月亮山地區還有一些土匪和山賊,不過只要對方進攻寨子,岜沙人就會持槍防衛。

當地居民還說,一次發現家中的牛不見了,於是自己便不停的鳴槍,其它岜沙人聽到這種鳴槍聲後也會不停的鳴槍,小偷一般看到這種架勢都會屁滾尿流,牛自然而然的就被丟下了。自那次之後,這個村子就再沒有過偷牛的情況。

為什麼只有這個村子能持槍?

火槍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使用,第一必須是當地的男子才可以,其次要用槍還必須要持有持槍證。

看似人人都持槍的村落,其實有著非常嚴格的管控,每個人持槍的岜沙人都有一個持槍證,上面有著這個人的所有個人資訊,再一個就是沒杆槍上都有一個編號,在岜沙必須要做到槍證人三者一致,才允許使用槍支。其中的編號在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縣裡的警察局統計每一戶家裡有多少槍,並在每一支槍上做了登記。

持槍證必須是年滿18歲,由當地派出所出具,那麼街頭一些持槍的小孩兒是怎麼回事兒呢?

原來是他們的父母送給自己孩子的玩具,在岜沙,每一個出生的男孩兒,他的父母都會到制槍的師傅那兒打造一把屬於自己孩子的槍。

雖說這把槍在外人看來只是玩具,但對於他們每個家庭來說,它就是傳家之寶。它視為父輩傳給下一代帶的財產,有些槍呢,是要一輩一輩的傳承,所以岜沙人比其它民族更愛槍,它會視為其財產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

當地居民還說,不論是小孩兒還是大人,岜沙從未發生過槍支誤傷的情況,甚至至今為止,整個地區都沒有一起因為槍支而引起的刑事案件。

岜沙人的槍別說傷人了,只要是威脅到人,在解放前都是死罪的,所以往往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就會教育他槍應該怎麼用。

當地有槍支的三不准規則

第一,原則上,槍支只允許在岜沙範圍使用,即使因為表演要帶出村子,也不能攜帶有攻擊性的彈藥,槍支一定是統一管理。不能私下隨意開槍。

第二,槍口使用時,不能對人。

第三,人們即便是發生爭吵打架,都不能動槍。

所以,這裡的槍支以所以可以保留下來,一個是因為民族文化,另一個便是因為這裡的治安非常的好,因此國家發文特許了這裡可以持槍。

說了這麼多,這樣的村落,你是否願意親自感受一下這裡的文化風俗呢?評論區期待大家的吐槽留言。

作者:瘋人院裡有什麼

版權所有,違者必究

兒童玩具獵槍 ¥35 購買

人就在那兒提前準備好,然後就放狗上山,把野豬追下來,當然追一隻野豬要幾十隻狗才行。那時岜沙人用的獵槍採用的是15公分左右的槍管,子彈是半截手指長短的鉛條,對獵物有強大的殺傷力。但是老式的獵槍裝填一次便需要數分鐘的時間,而且重量不輕,攜帶不便,一旦失手獵物就會跑掉,所以老一輩的岜沙人狩獵都是群體出動,這也使得槍支成為增進鄰里關係的重要紐帶。一頭野豬有200多斤,也就同時解決了這一群人數日的伙食,改善了生活。

這裡除了野豬意外,還有野狗等生物,甚至傳聞有老虎出沒,因此為了防身,岜沙人就是耕地的時候都會帶著槍,一方面可以槍可以阻攔野獸,另一方面也可以鳴槍警示周圍的其它村民,這裡有危險。然而隨著生產水準的提高,以及一系列野生動物保護法的出臺,使得自古狩獵的岜沙人漸漸放棄了用這種方式,改為人工養殖。

既然火槍都不能用來打獵了,那它現在是做什麼用的呢?

上世紀初時 ,有一些土地糾紛,或是部落間的征戰,村民就會用槍維護寨子的安全。並且當時月亮山地區還有一些土匪和山賊,不過只要對方進攻寨子,岜沙人就會持槍防衛。

當地居民還說,一次發現家中的牛不見了,於是自己便不停的鳴槍,其它岜沙人聽到這種鳴槍聲後也會不停的鳴槍,小偷一般看到這種架勢都會屁滾尿流,牛自然而然的就被丟下了。自那次之後,這個村子就再沒有過偷牛的情況。

為什麼只有這個村子能持槍?

火槍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使用,第一必須是當地的男子才可以,其次要用槍還必須要持有持槍證。

看似人人都持槍的村落,其實有著非常嚴格的管控,每個人持槍的岜沙人都有一個持槍證,上面有著這個人的所有個人資訊,再一個就是沒杆槍上都有一個編號,在岜沙必須要做到槍證人三者一致,才允許使用槍支。其中的編號在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縣裡的警察局統計每一戶家裡有多少槍,並在每一支槍上做了登記。

持槍證必須是年滿18歲,由當地派出所出具,那麼街頭一些持槍的小孩兒是怎麼回事兒呢?

原來是他們的父母送給自己孩子的玩具,在岜沙,每一個出生的男孩兒,他的父母都會到制槍的師傅那兒打造一把屬於自己孩子的槍。

雖說這把槍在外人看來只是玩具,但對於他們每個家庭來說,它就是傳家之寶。它視為父輩傳給下一代帶的財產,有些槍呢,是要一輩一輩的傳承,所以岜沙人比其它民族更愛槍,它會視為其財產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

當地居民還說,不論是小孩兒還是大人,岜沙從未發生過槍支誤傷的情況,甚至至今為止,整個地區都沒有一起因為槍支而引起的刑事案件。

岜沙人的槍別說傷人了,只要是威脅到人,在解放前都是死罪的,所以往往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就會教育他槍應該怎麼用。

當地有槍支的三不准規則

第一,原則上,槍支只允許在岜沙範圍使用,即使因為表演要帶出村子,也不能攜帶有攻擊性的彈藥,槍支一定是統一管理。不能私下隨意開槍。

第二,槍口使用時,不能對人。

第三,人們即便是發生爭吵打架,都不能動槍。

所以,這裡的槍支以所以可以保留下來,一個是因為民族文化,另一個便是因為這裡的治安非常的好,因此國家發文特許了這裡可以持槍。

說了這麼多,這樣的村落,你是否願意親自感受一下這裡的文化風俗呢?評論區期待大家的吐槽留言。

作者:瘋人院裡有什麼

版權所有,違者必究

兒童玩具獵槍 ¥35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