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古人平反!翻閱歷史告訴你女扮男裝在古代真的認不出!

這幾年的影視劇中,經常有女扮男裝的戲份。就拿最近來說吧,

《大唐榮耀》裡的景甜、《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裡的楊冪,都在劇中扮了一次男子。

但這個梗啊,往往是最容易被吐槽的點,因為觀眾總會說,“這些人都瞎嗎?細皮嫩肉、紅唇白臉的竟然看不出是女的?逗我呢?”

當然,即便像唐嫣這樣加個鬍子也並沒有啥用,

我們一眼就能看出是姑娘好嘛!!!

所以,對我們來說不管她怎麼扮,都能看出破綻。除了我們的潛在意識外,還有就是她們的唇太紅、假睫毛太明顯...

但橘子君今天不是來跟你們一塊批判的,而是想說關於女扮男裝認不出這個梗,真的不能diss他們眼瞎。

因為古代背景下的人們,是真心的...真心的認不出!

所以啊,我今天是來為古人平反的。你們別急,聽我慢慢跟你們講講“女扮男裝”這個梗!

最早穿男服的女子是夏桀的寵妃末喜,西漢劉向所編的《列女傳》中就有對末喜的描述,裡面寫到,末喜“美于色,

薄於德,亂無道,女子行丈夫心,佩劍帶冠”。

簡而言之就是末喜喜歡佩劍戴官帽,有想當男子的心,但是著男裝這事末喜並沒有隱藏,夏桀也就由著她來。

但末喜著男裝並不是很徹底,到了春秋時期,女扮男裝才更加形象。

因為齊靈公喜歡看到身邊的婦女作男子裝扮,

所以旁邊的侍女都穿男人服裝,戴男人裝飾。除了宮內,民間的女子也紛紛效仿,滿城都是“男子”啊。

(圖文無關)

這時候齊靈公看不慣了,下令禁止民間女子穿男裝,只有宮裡的才可以(真是雙標)。但女子不聽的很多,仍舊接著穿,靈公很生氣,

便下令把撕裂這種人的衣服。有的女子剛烈啊,愣是不聽。

於是就有大臣跟靈公說,這種事要從宮內禁起,民間才會聽話呢。靈公按這個方法辦,女子著男子服裝這事才過去。(來自《晏子春秋》卷六)。

上面的女子啊,都是覺得好玩以及跟風才穿男裝,而且她們都絲毫不掩飾自己是女子。

但下面這兩個故事,才是咱們經常看劇時遇到的“女扮男裝看不出”的橋段。

五代十國時期,四川有一個才女叫黃崇嘏,父親是州郡的長官。她從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工詩善文,棋琴書畫。

但父母卻在她12歲的時候相繼亡故,堅強的黃崇嘏把自己當男孩子養,成年後更是經常女扮男裝。有一次著男裝路過某縣城失火地,被人冤枉是縱火人抓了起來,獄中給蜀相周癢寫詩來辯冤。周癢看完對其才華很賞識,便查清案件還給了黃崇嘏一個官做,就連自己的女兒都要許配給她。

(圖文無關)

但她終究是姑娘啊,無奈之下,黃崇嘏只好再次寫詩《辭蜀相妻女》表明女兒身。

當時這首詩大致意思是:自己女扮男裝,當了州裡的小官後,就再未梳妝打扮了,但仍然像“青松”、“白璧”那樣保持姑娘的操守,立身清正。如果周庠要讓自己作“女婿”的話,只好祈願老天能馬上把自己變成男子。 

這個時候,周癢才知道原來黃崇嘏是個女子。

還有一個發生在清朝女扮男裝的事蹟,《清代野史大觀》中有記載,同治初年,大將多隆阿軍隊招募服役的人,一個陳姓少年前來應募,書中是這樣描述他的:皮膚黧黑,滿臉痘瘢,且生得高大魁梧,氣力過人。

條件很符合,便進了軍隊。一開始軍中放馬,因為神勇創下不少奇功,便得了個統領做。(圖文無關)

旗下有個朱姓少年長得很英俊,陳統領很器重他。有一天統領將朱姓少年喊來一起喝酒,喝完還讓少年同睡。少年不肯啊,統領就拔刀相逼,少年不得已登榻。

然後,讓少年震驚的事來了,統領竟是一女的!!!

你想想,征戰沙場這麼久都沒人發現,要不是姑娘自露原形,恐怕無人能識破其女兒身啊。

所以,這兩件真實發生的事就說明了,歷史上這些女扮男裝的姑娘們啊,還真是讓人難辨性別啊!

橘子君獨家福利!關注橘子娛樂 微 信 公 眾 號 :(juziyule),發送“橘子福利”,免費贏取《金剛狼3》電影票! 快關注起來吧!

那你們最關心的問題來了,為什麼睜著大眼睛就是認不出來她是女的呢?

好,總共有以下三個原因↓

一:古人的思維中無女子著男裝意識

在古代,女子不被鼓勵出門,所以就有了大家閨秀應大門不邁二門不出這句話。而在他們的性別意識中,“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來自《周易·家人》),簡而言之就是女子主內、男子主外是天經地義的規範。

女子的主要活動就被局限在了家裡、院子裡、宮裡,等級制度十分的森嚴,所以他們潛意識就不會認為有女子裝扮成男子,更不用說讓他們一眼就識破這種拿著扇子風流倜儻的“姑娘”了...

而且咱們現在都是一種對歷史已知的思想狀態,所以才會覺得認不出來很瞎,但在當時來說,讓他們有這種意識真的是很難了,跟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似的。

二:古代男子女子的服裝與髮型是不同的

如果說最初服裝是為了遮羞避寒,那在慢慢的發展中,它多了一層倫理功能,成為了區別人物性別身份的標誌。男女生理不同,所以在服裝上存在一定的差異。

女子大多為紗裙、繡花裙、顏色稍微靚麗點的服裝↓

男子呢,就簡單一點了,大多為長袍和衫,而且顏色相對嚴肅一些。所以當一個穿著長袍的人站在他們面前時,他們不會因為對方皮膚嫩一點就去懷疑這是穿著男裝的女子,反而會直接認為這就是男的。

除了服裝,髮型上的差別也是區分的標準。女子大多為盤發,後面披肩,男子為束髮,後面光滑不留頭髮。當然不同時期有不同髮型,但都是很明顯就能看出來。

所以這才有了下面這個橋段,古裝劇中女扮男裝的姑娘被絆倒帽子脫落↓

長髮隨風飄揚,緊緊摟住她的男子看呆了,哇塞,原來她是女的啊...

還有一種情況是姑娘自己沒偽裝好,露出了破綻,比如《大唐榮耀》裡眼尖的廣平王發現了珍珠的耳洞...

只要不是以上兩種,古人都是很難去分辨的...

三:男子有時比女子都漂亮

除了以上兩個原因,還有一個你們聽了可能都不信的,那就是古代的男子有時比女子都好看。

男色最最盛行的時期就是魏晉南北朝吧,簡直就是一個美男如玉的傳奇年代。當時還有專門的帥哥錄:《世說新語——容止》,裡面清一色記載的都是美男。當時對男子的審美標準是一定要白,比女的還白,所以他們喜歡堅持塗粉保養啥的。

何晏就是最典型的代表,把自己弄的可白了。當時有這麼個小故事,有個人懷疑他的白是粉底刷出來的,便設了個局認證,在大熱天請何晏吃一碗冒著熱氣的湯麵,想看他掉粉的醜態。何晏吃得特別開心,還邊吃邊擦汗,然後妝全掉了,但他的皮膚依舊是白裡透紅,比女生的皮膚都好。

除了塗粉,他們還會擦香粉,就是咱們現在的噴香水。

比如大帥哥韓壽,就拿著情人饋贈的香料往自己身上擦,搞得整個人香噴噴的,對於那個時候的人來說,這很瀟灑飄逸。

而且魏晉南北朝時期軍營不是還有過把女兵當成男的抓錯,以及貴族女子扮男裝讀書的事嘛。

所以啊,“梁山伯與祝英台”、“花木蘭替父從軍”成了中國流傳最廣的兩則女扮男裝故事,因為兩者的發生背景都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那時候的男子美麗賽過女子,誰會去懷疑一個身穿男裝的她是姑娘呢?

這麼一看,是不是可以理解為什麼古裝劇裡的旁人總是認不出“他”是女的了。當然,觀眾吐槽的是啥橘子君也知道,劇組如果想玩女扮男裝梗,真的需要多下功夫,紅唇和長長的假睫毛還是該沒有的就沒有吧...

(參考資料部分來源於野史秘聞)

最後一句

你們對誰的女扮男裝印象最深刻啊?

(圖片均來自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及時與橘子君聯繫)

橘子君獨家福利!關注橘子娛樂 微 信 公 眾 號 :(juziyule),發送“橘子福利”,免費贏取《金剛狼3》電影票! 快關注起來吧!

但下面這兩個故事,才是咱們經常看劇時遇到的“女扮男裝看不出”的橋段。

五代十國時期,四川有一個才女叫黃崇嘏,父親是州郡的長官。她從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工詩善文,棋琴書畫。

但父母卻在她12歲的時候相繼亡故,堅強的黃崇嘏把自己當男孩子養,成年後更是經常女扮男裝。有一次著男裝路過某縣城失火地,被人冤枉是縱火人抓了起來,獄中給蜀相周癢寫詩來辯冤。周癢看完對其才華很賞識,便查清案件還給了黃崇嘏一個官做,就連自己的女兒都要許配給她。

(圖文無關)

但她終究是姑娘啊,無奈之下,黃崇嘏只好再次寫詩《辭蜀相妻女》表明女兒身。

當時這首詩大致意思是:自己女扮男裝,當了州裡的小官後,就再未梳妝打扮了,但仍然像“青松”、“白璧”那樣保持姑娘的操守,立身清正。如果周庠要讓自己作“女婿”的話,只好祈願老天能馬上把自己變成男子。 

這個時候,周癢才知道原來黃崇嘏是個女子。

還有一個發生在清朝女扮男裝的事蹟,《清代野史大觀》中有記載,同治初年,大將多隆阿軍隊招募服役的人,一個陳姓少年前來應募,書中是這樣描述他的:皮膚黧黑,滿臉痘瘢,且生得高大魁梧,氣力過人。

條件很符合,便進了軍隊。一開始軍中放馬,因為神勇創下不少奇功,便得了個統領做。(圖文無關)

旗下有個朱姓少年長得很英俊,陳統領很器重他。有一天統領將朱姓少年喊來一起喝酒,喝完還讓少年同睡。少年不肯啊,統領就拔刀相逼,少年不得已登榻。

然後,讓少年震驚的事來了,統領竟是一女的!!!

你想想,征戰沙場這麼久都沒人發現,要不是姑娘自露原形,恐怕無人能識破其女兒身啊。

所以,這兩件真實發生的事就說明了,歷史上這些女扮男裝的姑娘們啊,還真是讓人難辨性別啊!

橘子君獨家福利!關注橘子娛樂 微 信 公 眾 號 :(juziyule),發送“橘子福利”,免費贏取《金剛狼3》電影票! 快關注起來吧!

那你們最關心的問題來了,為什麼睜著大眼睛就是認不出來她是女的呢?

好,總共有以下三個原因↓

一:古人的思維中無女子著男裝意識

在古代,女子不被鼓勵出門,所以就有了大家閨秀應大門不邁二門不出這句話。而在他們的性別意識中,“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來自《周易·家人》),簡而言之就是女子主內、男子主外是天經地義的規範。

女子的主要活動就被局限在了家裡、院子裡、宮裡,等級制度十分的森嚴,所以他們潛意識就不會認為有女子裝扮成男子,更不用說讓他們一眼就識破這種拿著扇子風流倜儻的“姑娘”了...

而且咱們現在都是一種對歷史已知的思想狀態,所以才會覺得認不出來很瞎,但在當時來說,讓他們有這種意識真的是很難了,跟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似的。

二:古代男子女子的服裝與髮型是不同的

如果說最初服裝是為了遮羞避寒,那在慢慢的發展中,它多了一層倫理功能,成為了區別人物性別身份的標誌。男女生理不同,所以在服裝上存在一定的差異。

女子大多為紗裙、繡花裙、顏色稍微靚麗點的服裝↓

男子呢,就簡單一點了,大多為長袍和衫,而且顏色相對嚴肅一些。所以當一個穿著長袍的人站在他們面前時,他們不會因為對方皮膚嫩一點就去懷疑這是穿著男裝的女子,反而會直接認為這就是男的。

除了服裝,髮型上的差別也是區分的標準。女子大多為盤發,後面披肩,男子為束髮,後面光滑不留頭髮。當然不同時期有不同髮型,但都是很明顯就能看出來。

所以這才有了下面這個橋段,古裝劇中女扮男裝的姑娘被絆倒帽子脫落↓

長髮隨風飄揚,緊緊摟住她的男子看呆了,哇塞,原來她是女的啊...

還有一種情況是姑娘自己沒偽裝好,露出了破綻,比如《大唐榮耀》裡眼尖的廣平王發現了珍珠的耳洞...

只要不是以上兩種,古人都是很難去分辨的...

三:男子有時比女子都漂亮

除了以上兩個原因,還有一個你們聽了可能都不信的,那就是古代的男子有時比女子都好看。

男色最最盛行的時期就是魏晉南北朝吧,簡直就是一個美男如玉的傳奇年代。當時還有專門的帥哥錄:《世說新語——容止》,裡面清一色記載的都是美男。當時對男子的審美標準是一定要白,比女的還白,所以他們喜歡堅持塗粉保養啥的。

何晏就是最典型的代表,把自己弄的可白了。當時有這麼個小故事,有個人懷疑他的白是粉底刷出來的,便設了個局認證,在大熱天請何晏吃一碗冒著熱氣的湯麵,想看他掉粉的醜態。何晏吃得特別開心,還邊吃邊擦汗,然後妝全掉了,但他的皮膚依舊是白裡透紅,比女生的皮膚都好。

除了塗粉,他們還會擦香粉,就是咱們現在的噴香水。

比如大帥哥韓壽,就拿著情人饋贈的香料往自己身上擦,搞得整個人香噴噴的,對於那個時候的人來說,這很瀟灑飄逸。

而且魏晉南北朝時期軍營不是還有過把女兵當成男的抓錯,以及貴族女子扮男裝讀書的事嘛。

所以啊,“梁山伯與祝英台”、“花木蘭替父從軍”成了中國流傳最廣的兩則女扮男裝故事,因為兩者的發生背景都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那時候的男子美麗賽過女子,誰會去懷疑一個身穿男裝的她是姑娘呢?

這麼一看,是不是可以理解為什麼古裝劇裡的旁人總是認不出“他”是女的了。當然,觀眾吐槽的是啥橘子君也知道,劇組如果想玩女扮男裝梗,真的需要多下功夫,紅唇和長長的假睫毛還是該沒有的就沒有吧...

(參考資料部分來源於野史秘聞)

最後一句

你們對誰的女扮男裝印象最深刻啊?

(圖片均來自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及時與橘子君聯繫)

橘子君獨家福利!關注橘子娛樂 微 信 公 眾 號 :(juziyule),發送“橘子福利”,免費贏取《金剛狼3》電影票! 快關注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