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劉伯承如此重視軍事學,建國後還要辭官辦學,原來是受了他的影響

(一戰前後的俄軍)

在沙皇時代的俄國,一方面,軍事教育極其嚴格,

學員簡直沒有一分鐘空閒,但另一方面,教育內容卻又非常簡單機械。背條令、佇列勤務、閱兵訓練占了課時的絕大部分,留給實踐和掌握戰鬥技能的時間反而很少。

當時的學員幾乎每天都要練正步走,練習操槍動作和敬禮已經到了機械的程度。所有初級指揮官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不是如何在戰場上更好地指揮士兵作戰,而是“死盯著長官”以及在本部隊所有長官面前立正。

有一個笑話,說有一位“軍官大人”喝醉了酒而且近視。他乘著輕便馬車到訓練場視察,下車後便把手舉到帽檐邊,對著學員們大喊一聲:“你們好,年輕的機槍手!”

沒人回答。他又重複了一遍,依舊寂靜無聲。軍官生氣了,他走近其中一個“機槍手”,用從不離身的手杖打了一下,罵道:“蠢貨,你們怎麼不說話?!”

這時他才看清,“機槍手”原來都是用於訓練的一動不動的假人。

一戰前的俄軍缺少優秀將領,但不乏優秀的士兵,十月革命後紅軍和俄軍中所湧現的著名將領,大部分都出身于士兵或基層士官。應該說,這與俄軍的軍事教育過於保守僵化有一定關係。

蘇聯軍事教育避免了舊時代的弊端,高級步兵學校設置的課程就囊括了一個指揮員所要掌握的基本內容,包括戰略學、戰術學、地形學、射擊學等。除了因為失去右眼,實彈射擊只能及格外,

劉伯承在其它三門課上的成績均能達到優秀。

半年後,劉伯承調入伏龍芝軍事學院,開始接受蘇聯最高級別的軍事教育。

蘇聯軍事科學的成形,起自于蘇聯名將伏龍芝。伏龍芝不僅深入地總結了蘇聯國內戰爭的經驗,為編寫蘇軍條令、教令打下基礎,而且對未來戰爭有過前瞻性的闡述。

(伏龍芝)

伏龍芝軍事學院以伏龍芝的名字命名,他本人也曾在這所軍校執教。在劉伯承入學時,伏龍芝已經去世了三年,但軍校仍以伏龍芝的思想為主導。劉伯承一走進去,迎面看到的就是一條大標語:“任何戰術都只適用於一定的歷史階段,如果武器改進了,技術有了新的進步,那麼軍事組織的形式、軍隊指揮的方法也會隨著改變。

這是伏龍芝的經典名言,短短一句話卻含義深刻,從此對劉伯承的軍事理念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如果說在蘇聯高級步兵學校屬於中級培訓,進入伏龍芝軍事學院就等於進行高幹深造。接受深造的中國學員也由三十人減到了六人,其中就有後來的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

學院所開設的課程具有相當高的水準,教員全都是在戰術和戰史學方面很有修養的專家,在講課時會引用許多一戰和蘇聯國內戰爭中的戰例。對於已把軍事作為自己終身職業的劉伯承來說,這些內容無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每講一門課,他都會聯繫過去自己親身參加或指揮過的戰鬥,從中總結經驗教訓。

劉伯承還由此養成了一個習慣,即以後不管事務如何繁忙,戰爭如何緊張,每打一次大仗,他都一定要作一個總結,並附上自己的思考所得。

(電視劇《劉伯承元帥》)

(節選自關河五十州《謀帥劉伯承》)

實體書《謀帥劉伯承》現已出版上市。

謀帥劉伯承 ¥36.9 購買

在講課時會引用許多一戰和蘇聯國內戰爭中的戰例。對於已把軍事作為自己終身職業的劉伯承來說,這些內容無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每講一門課,他都會聯繫過去自己親身參加或指揮過的戰鬥,從中總結經驗教訓。

劉伯承還由此養成了一個習慣,即以後不管事務如何繁忙,戰爭如何緊張,每打一次大仗,他都一定要作一個總結,並附上自己的思考所得。

(電視劇《劉伯承元帥》)

(節選自關河五十州《謀帥劉伯承》)

實體書《謀帥劉伯承》現已出版上市。

謀帥劉伯承 ¥36.9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