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別問是什麼,吃完我告訴你”

上回說到“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的辣條(什麼?應該沒有人不喜歡辣條吧),

同樣是愛者甚愛,恨者不聞,咱們今天講講土筍凍。

━━━━━

Tu Sun Dong

土 筍 凍

━━━━━

我從來沒想過有朝一日,會吃蟲子。

當我如此說道的時候,被人第3次糾正,它是海鮮!

土筍,其實就叫星蟲,也被當地人稱為“海蚯蚓”,它實際上既不是小清新的植物也不是海鮮,

老泉州人更願意稱它為生長在鹹淡水交匯處的海蟲。

敲黑板!高!蛋!白!

土筍凍有著果凍一樣的外表,它的凍體也是由土筍(星蟲)熬煮成湯後冷卻形成的,成形越穩定越成功,如果你吃的是稀稀的,就說明這份土筍凍做的還不夠成功。

所以小商販們都會在煮好後先把它們倒進小碗裡,放到冰箱等待冷卻,再放進冰凍冷藏的泡沫盒子裡帶去街上販賣。

這樣一來售賣數量就很有限,

所以中午出攤一般到下午四五點的時候,他們就能賣完回家了,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關於土筍凍,我這次不會再偏袒只說好話,來聽聽群眾都是怎麼說的。

1、“反正這東西,我只有在不知道它是啥的時候才吃”

ROLLING_SEA

座標 : 廈門

在南京上學四年,在廈門上班一年,期間的五年裡,身為一個地地道道的泉州人,我幾乎沒太想念這樣一個“家鄉特產”。

我愛所有家裡的美食,但對於土筍凍,

我是真的真的沒有那麼狂熱的愛。

仔細想來,我長大以後就沒怎麼吃,都是小的時候他們給我吃的時候才吃,懂事後知道這是一種蟲子了,就再不敢輕易嘗試。

問我周圍有沒有土筍凍的狂熱粉絲,其實真沒有。(他一個泉州人,身邊的土筍凍狂熱粉絲竟然還沒我一個無錫人的多,鄙視臉)

有次去吃自助餐,還是那種五星級的海鮮餐廳,隔壁就有一對夫妻特別愛吃土筍凍,

全程就一直在吃,反正我看著就很扎眼。

一般我們吃的土筍凍,要麼是真空包裝密封完善的售賣版本,要麼就是路邊的推車一個簍子裡放滿用小碗盛裝好的土筍凍,自助餐廳裡的就直白多了,一個一個像果凍一樣堆起來,挨在一起,視覺衝擊很是強烈。

我們那邊有句話叫做“山裡有冬蟲,海裡有星蟲”,因為是生在海裡,營養價值又高,降火補虛又養顏,它的江湖地位還是挺高的。

現在很多人都更習慣於到外邊買來吃,當然是因為方便啊,自己做的話還要費心處理,先是放在水裡泡著吐泥沙,小小的傢伙還要一個一個開膛破肚去乾淨,因為本來就是蟲子,所以一定要清理得夠乾淨才可以。

它身體裡原本就帶有膠質的,這點我從小就好奇,為什麼他們會有膠質,後來也沒人能給我解答,大概就跟銀耳一樣吧,自帶熬煮出膠的屬性。

關於它的口感,就是滑滑的像果凍一樣,土筍就有點韌性,對我而言沒有非他不可的理由……

老實說,我覺得我們大泉州好吃的東西那麼多,幹嘛都喜歡這個黑不溜秋的蟲子。

2、“真是不想承認自己吃過……”

是我!|仙女,保密,江蘇

座標 : 北京

泉州真的是我走遍大江南北最愛的城市之一。可以這麼說,是在吃這件事上最合心意的城市。

我學姐在我去泉州之前幫忙寫了好幾面小本本的攻略,其中囊括了她二十餘年泉州生活的食之精髓,末了,她幾次三番強調土筍凍一定要嘗試。

我記得當時我說的一句話:“土筍凍,因為你們那兒特產是土筍嗎?”

她說,它不是蔬菜植物,反正你別問是什麼,我不告訴你,等你吃完告訴我什麼感覺。

她暗示,那是一種葷類。憑我那麼多年對語言遊戲的瞭解,那一定是一種很讓人難以接受的葷類,甚至可以說是噁心。

我真的是完全看在她的面子上才吃下去這碗小東西的。

百源路上那個瘦大叔的安海土筍凍,形態就跟我們江南街上賣的饅頭一樣。一個人倚著車站著,來人要買他就打開白蓋子,問“要多大的,大碗八塊小碗五塊”

等你說完他拿出土筍凍,在上邊淋上醬油,帶著蔥花蒜末,散發著醋香,土筍凍加工完成你就可以接過來吃了。不過過來人建議,請他多淋點,不然真的可能撐不到吃完……

其實它也並沒有那麼難吃,就像冷飲涼菜一樣的,講道理如果看不出是什麼,相信我是能吃乾淨的,但我看著它就害怕。

第一次知道什麼叫食不知味,想不起來味道,我很嚴肅地考慮過段時間再回泉州試下。

3、“吃完一小碗想接著來”

幸子|女,27,西安

座標 : 西安

作為一個口味奇特的美食患者,我覺得蠶蛹、蠍子蜈蚣什麼都不是什麼可怕的東西。

所以,土筍凍在我眼裡已經是小清新了。

很多人都像我一樣真的只是去廈門遊玩,不小心吃到的這個東西。

它簡直太棒棒了!我只想問那些覺得土筍凍噁心的人,到底是怎麼吃下牛蛙的!牛蛙看起來長相並沒有比土筍雅觀多少啊,而且土筍只是在海邊安分守己地吃泥沙微生物而已,它們到底做錯了什麼!

在廈門吃過一次之後,又特地跑到了隔壁的泉州吃。相比較之下發現廈門的土筍凍已然是發展成了一個產業,不僅有店面、有功能表,還可以做成形狀。

不過能不能遇上好吃的那一份,還真的得看緣分跟運氣。

和朋友聊到土筍凍,很多吃過的孩子都說那是沙蟲,但沙蟲和星蟲,兩者之間還是有著本質的區別的。

比如說沙蟲就很粗,很長,長得很噁心,大概一個手掌的長度。很多店裡就會把它做成蒸沙蟲,有種菇類既視感,滋味堪比海鮮。

星蟲就是一般我們吃到的土筍凍,很短很短,大概只有大拇指長,泛著一些黑,不如沙蟲那麼潔白。

我特地在泉州朋友的指導下,找到了這些照片,他說,這些比較像。

有長成這樣的:

也有這樣的:

不過大部分見到是這樣的:

泛著一點點黑的就沒錯了。

對了,如果你到店裡吃到的土筍凍是那種長得離譜的,那麼你一定就是吃到了假的土筍凍。

原諒我今天的總結語不知如何寫,

你們看完自由發揮好不好?

| 本文為有意思原創

- end -

這點我從小就好奇,為什麼他們會有膠質,後來也沒人能給我解答,大概就跟銀耳一樣吧,自帶熬煮出膠的屬性。

關於它的口感,就是滑滑的像果凍一樣,土筍就有點韌性,對我而言沒有非他不可的理由……

老實說,我覺得我們大泉州好吃的東西那麼多,幹嘛都喜歡這個黑不溜秋的蟲子。

2、“真是不想承認自己吃過……”

是我!|仙女,保密,江蘇

座標 : 北京

泉州真的是我走遍大江南北最愛的城市之一。可以這麼說,是在吃這件事上最合心意的城市。

我學姐在我去泉州之前幫忙寫了好幾面小本本的攻略,其中囊括了她二十餘年泉州生活的食之精髓,末了,她幾次三番強調土筍凍一定要嘗試。

我記得當時我說的一句話:“土筍凍,因為你們那兒特產是土筍嗎?”

她說,它不是蔬菜植物,反正你別問是什麼,我不告訴你,等你吃完告訴我什麼感覺。

她暗示,那是一種葷類。憑我那麼多年對語言遊戲的瞭解,那一定是一種很讓人難以接受的葷類,甚至可以說是噁心。

我真的是完全看在她的面子上才吃下去這碗小東西的。

百源路上那個瘦大叔的安海土筍凍,形態就跟我們江南街上賣的饅頭一樣。一個人倚著車站著,來人要買他就打開白蓋子,問“要多大的,大碗八塊小碗五塊”

等你說完他拿出土筍凍,在上邊淋上醬油,帶著蔥花蒜末,散發著醋香,土筍凍加工完成你就可以接過來吃了。不過過來人建議,請他多淋點,不然真的可能撐不到吃完……

其實它也並沒有那麼難吃,就像冷飲涼菜一樣的,講道理如果看不出是什麼,相信我是能吃乾淨的,但我看著它就害怕。

第一次知道什麼叫食不知味,想不起來味道,我很嚴肅地考慮過段時間再回泉州試下。

3、“吃完一小碗想接著來”

幸子|女,27,西安

座標 : 西安

作為一個口味奇特的美食患者,我覺得蠶蛹、蠍子蜈蚣什麼都不是什麼可怕的東西。

所以,土筍凍在我眼裡已經是小清新了。

很多人都像我一樣真的只是去廈門遊玩,不小心吃到的這個東西。

它簡直太棒棒了!我只想問那些覺得土筍凍噁心的人,到底是怎麼吃下牛蛙的!牛蛙看起來長相並沒有比土筍雅觀多少啊,而且土筍只是在海邊安分守己地吃泥沙微生物而已,它們到底做錯了什麼!

在廈門吃過一次之後,又特地跑到了隔壁的泉州吃。相比較之下發現廈門的土筍凍已然是發展成了一個產業,不僅有店面、有功能表,還可以做成形狀。

不過能不能遇上好吃的那一份,還真的得看緣分跟運氣。

和朋友聊到土筍凍,很多吃過的孩子都說那是沙蟲,但沙蟲和星蟲,兩者之間還是有著本質的區別的。

比如說沙蟲就很粗,很長,長得很噁心,大概一個手掌的長度。很多店裡就會把它做成蒸沙蟲,有種菇類既視感,滋味堪比海鮮。

星蟲就是一般我們吃到的土筍凍,很短很短,大概只有大拇指長,泛著一些黑,不如沙蟲那麼潔白。

我特地在泉州朋友的指導下,找到了這些照片,他說,這些比較像。

有長成這樣的:

也有這樣的:

不過大部分見到是這樣的:

泛著一點點黑的就沒錯了。

對了,如果你到店裡吃到的土筍凍是那種長得離譜的,那麼你一定就是吃到了假的土筍凍。

原諒我今天的總結語不知如何寫,

你們看完自由發揮好不好?

| 本文為有意思原創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