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蓬溪縣高升鄉階簷村:以“三引三帶”為抓手,將精准扶貧落到實處

蓬溪縣高升鄉階簷村總耕地面積1314畝,共有8個村民小組,農戶225戶828人,有建檔立卡貧困戶68戶162人,貧困發生率19.56%。按照縣鄉統一部署,村黨支部一班人緊緊圍繞“村摘帽、戶脫貧”的目標任務,

從長遠著眼,向實處著力,創新開展以“三引三帶”為主要內容的扶貧攻堅先鋒示範行動,群策群力繪藍圖,攜手共進謀發展,加快了階簷村脫貧奔康步伐。

引強項目,發展壯大主導產業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階簷村充分利用氣候、勞動力、市場等優勢,按照“培育主導產業,引進主打品種”的思路,發展產業作為精准脫貧的有效路徑,通過招商引資發展水果種植產業,採取“農戶+合作社(蓬溪縣階簷種植專業合作社)+公司(中遂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三方合作模式,

簽訂生產銷售合同、按股份紅。目前,該村已向上爭取項目資金50萬元,發展核桃、雜柑種植250畝,規劃建設優質李子種植200畝,預計年銷售收入1200萬元,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帶領村民找到了脫貧致富新路子。

圖為:“農民夜校”實踐課培訓教學現場

引深教育,創新開辦“農校”帶領村民自主創業

充分利用結對幫扶部門工作和資源優勢,與蓬溪縣委宣傳部、縣教體局等單位密切聯繫、協調配合,以創新開辦“農民夜校”為依託,將理論學習與實踐指導相結合,在教學形式、教學內容等方面進行創新,將教室“搬”到村民院壩、田間地頭,引導群眾克服“等、靠、要”思想,在實際教學中學習掌握種養殖業專業技術,

實現了“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2016年以來,積極聯繫駐村農技員共同組織開展勞動技能培訓、種養殖業專業技術培訓20餘場次,培訓培養350餘人次,進一步激發了村民自主創業熱情,增強了自我脫貧能力。

以易地搬遷聚居點建設為載體,扎實推進長線產業雜柑基地建設

引新理念,加快易地搬遷地搬遷聚居點建設帶領村民共謀發展

蓬溪縣高升鄉階簷村第一書記段尚輝介紹,村黨支部始終堅持“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不能丟下一個貧困群眾”的扶貧理念,以易地搬遷地搬遷聚居點建設為契機,提前謀劃部署、細化工作舉措,將易地扶貧移民搬遷與因地制宜發展產業緊密結合,為實現“宜居宜業”同步推進、互促共贏的發展目標進行了探索實踐。按照“三保障”和“一超六有”要求,階簷村實行易地移民搬遷37戶(其中分散安置22戶,集中安置15戶)。按照鄉黨委政府前期規劃,村黨支部結合聚居點周邊環境,計畫在集中安置點附近發展雜柑100畝、李子200畝的水果種植基地,貧困戶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分享經營性紅利,還可就近在水果種植基地裡打工增收,確保了村民“搬得出、穩得住、可發展、能致富”,以創新發展理念和務實行動凝聚起階簷村同步奔康的強大合力。

集中安置15戶)。按照鄉黨委政府前期規劃,村黨支部結合聚居點周邊環境,計畫在集中安置點附近發展雜柑100畝、李子200畝的水果種植基地,貧困戶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分享經營性紅利,還可就近在水果種植基地裡打工增收,確保了村民“搬得出、穩得住、可發展、能致富”,以創新發展理念和務實行動凝聚起階簷村同步奔康的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