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陶瓷製品藝術從文明中外到如今的默默無聞,民族文化的傳承在哪?

突然發現,在北京有一個美妙、但無為普羅大眾所知曉的精彩陶瓷世界。那裡有組用陶瓷製作的白孔雀,尾羽的精美細膩、栩栩如生,尤其是質感,很難讓人想像這是陶瓷製品。

這是薈聚網在佈局“景邁山-拉巴鄉”體驗型農業旅行,為那裡的民居型客棧篩選真正的藝術品,來作為客棧內部飾物時無意中發現的好地方!這裡是北京陶瓷藝術館,景德鎮的北京線下體驗中心。


圖1

圖1 如果僅僅看白孔雀尾羽的局部放大圖,很難想像這精美細膩、栩栩如生的藝術品是陶瓷質地!


圖2

圖2 精美的白孔雀陶瓷藝術組件

就像是沙漠漁夫何延忠、當代愚公斯那定珠一樣,在當今中國,越是那些兢兢業業埋頭苦幹的人,越是容易遠離公眾視野,因為他們的操守使他們內斂、自律而不會過渡包裝。

如果說沙漠漁夫何延忠與當代愚公斯那定珠更類似—— 他們都在用人力,完成戰天鬥地的偉業,那麼更能和北京陶瓷藝術館的主人公相比較的,是貴州“凱裡的阿信”,“苗妹銀飾”的唐勝蘭董事長——雖然她的故事薈 聚網田野調查報告還沒有正式刊出,但同樣感人至深!因為她們都在為中華民族延續文化基因。而北京陶瓷藝術館的主人公無疑是饒曉麗老師和他的兒子,
景德鎮 “瓷網”的謝銘董事長。


圖3

圖3 以一己之力,在中國的旱極——庫姆塔格沙漠(年降水量39.9mm,年蒸發量接近2500mm)裡,用洪水和泥石流(很難讓人們將洪水、泥石流與沙漠聯繫到一起,但當沙漠漁夫何延忠到現在的沙漠都江堰所在地投資時,那裡最多每年會發生18次洪水、泥石流)治理沙漠,

讓沙漠後退了整整5.6公里,治理沙漠面積達到56平方公里!讓曾經的不毛之地,變成了圖片中生機盎然的沙漠都江堰美景


圖4

圖4 同樣是以一己之力,當代愚公斯那定珠在這樣的懸崖上將公路從海拔2000米的地方,一直修到了海拔4250米!將當年貧困閉塞的藏族山村,

打造成了一個4A級風景名勝區,香格里拉一詞的原形——雲南迪慶巴拉格宗。斯那定珠是一個13歲時,就獨自一人從雲南迪慶遠赴廣州開始自己商業之旅的商界奇才,卻和沙漠漁夫何延忠一樣,“傻傻”地將自己辛勤創造的財富,潑灑向了自己腳下的那片熱土!


圖5

圖5 “凱裡的阿信”、“苗妹銀飾”的唐勝蘭董事長,開過美容店,營運過夫妻檔的鄉村客運小巴士,也背著苗族傳統繡片到北京潘家園古玩市場進行販賣。正是在潘家園的經歷,讓她這位地道的苗家女性,走上了保護苗族傳統文化的道路。到現在,同樣是以一己之力,斥資近8000萬元,搜集、保護苗族傳統工藝品,並開設博物館加以保護。這是“苗妹銀飾”的博物館裡收藏的精美苗族服飾的局部細節放大圖,“打籽秀”的傑作,精美得讓人歎為觀止!

先不說北京陶瓷藝術館的展品,我們先來看看一些讓人深有感觸的場景。那就是我們到訪這裡的時候,正有大量兒童在做陶藝手工製作。問詢之後得知,每天都有北京的中小學生來到這裡進行社會實踐。而在另一處牆面上,赫然懸掛著兒童們製作的陶藝作品,有童趣,有討人喜愛的“拙氣”。


圖6

圖6 每天會有大量的中小學生,來到北京陶瓷藝術館進行陶藝製作體驗實踐


圖7

圖7 北京陶瓷藝術館展出的兒童瓷藝作品。充滿童趣與討人喜愛的“拙氣”!

這 些,在寸土寸金的北京,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因為將這些青少年體驗、展示空間留給商業藝術作品,就意味著能為這裡帶來更多經濟效益。其實,就像薈聚閘道於貴 州台江姊妹節、舟溪蘆笙堂、雲南瀾滄拉巴鄉佤族歌舞的報導一樣,文化的傳承需要從娃娃抓起。而北京陶瓷藝術館,無疑在由一個商業機構,承擔起推廣中國傳統 陶瓷藝術的社會責任。這也是在本文中,將這裡與“苗妹銀飾”進行類比的原因。


圖8

圖8 在“最古老的東方情人節”——“台江姊妹節”中,尚處懵懂卻已穿戴上傳統苗族服飾,承擔起文化傳承使命的孩子們


圖9

圖9 在雲南瀾滄拉巴鄉進行田野調查,觀看佤族歌舞時,穿著民族傳統服飾的孩子們。文化的傳承需要從娃娃抓起

不僅如此,饒曉麗老師還具有敏銳的商業意識,這在有情懷,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的人們中,尤為難能可貴。她一直在推動“中國空間光學攝影第一人”,我的朋友周濤董事長,將作品跨界嫁接到瓷器藝術作品中,並進而將更多的攝影家的作品與陶瓷藝術進行跨界嫁接。從某種角度講,這也是為中國藝術與文化的發展,貢獻心智。


圖10

圖10 “中國空間光學攝影第一人”周濤,參觀北京陶瓷藝術館


圖11

圖11 周濤先生用普通照片經過空間光學處理後,完全抽象化的“空間光學攝影”圖片

我收藏的第一件陶瓷藝術品,是李祥東老師的瓷板畫“女 青年”(藏族)。當時無意間走過這幅作品時,就像被磁力所吸引,立定在當場挪不動步了。離開之後,總有種衝動,希望沖回去買下這幅作品,於是第二天就又回 去買下了李祥東老師的這幅作品。而在北京陶瓷藝術館對饒曉麗老師的拜訪,一個意外收穫,就是知道了我收藏的這幅作品在不到10年的時間,已經升值到原來的5倍,按照她的評價,她認為我收藏的李祥東作品是“潛力股”,未來還能進一步升值,這無論如何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情。而在北京陶瓷藝術館,我們可以欣賞到眾多具有極高藝術水準的陶瓷藝術品。


圖12

圖12 北京陶瓷藝術館展品“大角羊”,作者:臥龍,產地:龍泉。作品造型洗練、優美、有情趣


圖13

圖13 展品“鄉情”,作者:譚震中。似中國彩色水墨山水,又似水粉畫的效果,說它有印象派油畫作品的神韻也說得過去,一種多風格混合的作品,可以以假亂真

北京陶瓷藝術館的展品,或以造型勝,或以精湛的圖案繪製技法勝,或以高難度的製作工藝勝。巧思妙想,讓人美不勝收!而其中,饒曉麗老師最推崇的是景德鎮繆野的作品“青花瓷板”。這也是此行我最喜歡的作品之一,只是以自己粗淺的陶瓷知識,除了知道是青花屬於釉下彩之外,對饒老師“藍顏色真正!”的評價完全沒有專業化的認知,僅僅是直覺性地覺得漂亮而已。


圖14

圖14 如果說上一件展品的以假亂真還緣於我對繪畫門外漢般的一知半解,那麼展品“絞胎瓶”以假亂真猶如木質卻完全緣于作者對材質、工藝的精准把控。作者:張保軍,產地:河北。


圖15

圖15 薄如蟬翼的骨瓷粉彩茶碗,在射燈的照射下晶瑩剔透


圖16

圖16 饒曉麗老師最推崇的展品之一,作品“青花瓷板”,作者:景德鎮的繆野

長 期沁潤在景德鎮陶瓷藝術世界中的饒曉麗老師,在講解景德鎮陶瓷藝術家及作品工藝等知識時,如數家珍。什麼是貼花印製的低端工藝品,什麼是手工繪製的高端藝 術品;如何從敲擊聲判斷什麼是普通白瓷,什麼是骨瓷,什麼是更好的高白瓷。而她對李祥東老師作品還有升值空間的判斷,不僅僅源於對其藝術造詣的首肯,更源 于她熟知對方的現狀——她說:李祥東為了保護已經擁有他作品的收藏者,現在已經停止對藏族女青年這一題材的創作了。

圖17

圖18

圖19

圖17-19 非常具有裝飾效果的高端工藝瓷花瓶、花插

還是言歸正傳,畢竟此行的主要目的是為“景邁山-拉 巴鄉”體驗型農業旅行的民居型客棧,調研內部裝飾品,這些裝飾品不僅僅需要高端的藝術品,更需要中端的高規格工藝品,而北京陶瓷藝術館不僅僅有頂級的,售 價動輒百萬人民幣的大師代表作,也有大量的,親民的,售價僅幾百元甚至幾十元的生活用陶瓷。同樣也是由於景邁山千年古樹普洱茶的緣故,所以對於可以用於景 邁古樹普洱茶包裝的陶瓷製品格外關注,現在也讓朋友們幫著參謀、參謀,下面這種陶茶罐,是否配得上景邁千年古樹普洱茶?


圖20

圖20 如百龍舞動的普洱茶古樹。雲南瀾滄景邁山,擁有散落在原始森林中的千年以上的古茶園上萬畝。依託這樣的傳統農業文化遺存,景邁山正在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圖21

圖21 在北京陶瓷藝術館,為景邁千年古樹普洱茶挑選的新款包裝用陶罐

熟 知薈聚網的朋友都知道,薈聚網致力於引領中國農業品牌化,是中國第一個農業品牌孵化器。既然是品牌孵化,被孵化物件就會處於千差萬別的發展階段。實話實 說,有些產品的外包裝確實有礙品牌孵化的進展。雖然相較於外在的包裝,薈聚網更看重產品的內在品質,因為品質才是樹立品牌的基石。一塊璞玉可以雕琢成頂級 的藝術品,但一塊朽木,即使交由大師打造,最終也不可能成器。雖如此,當具有優異質地的產品,由於外包裝差而無法提升品牌價值,那才是最讓人扼腕歎息的! 饒曉麗老師無疑為推廣景德鎮的陶瓷藝術殫精竭慮,貢獻了心智,即使我們什麼都不做,僅僅是在週末,帶著家人去北京陶瓷藝術館,做一次免費的參觀、遊歷,那 也是對自己審美情趣的提升與淨化(那裡比北京許多人滿為患的公園有意思多了)。而這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對致力於弘揚傳統文化的饒老師、唐勝蘭董事長們的 鼓勵,因為有時圍觀就是一種肯定。


圖5

圖5 “凱裡的阿信”、“苗妹銀飾”的唐勝蘭董事長,開過美容店,營運過夫妻檔的鄉村客運小巴士,也背著苗族傳統繡片到北京潘家園古玩市場進行販賣。正是在潘家園的經歷,讓她這位地道的苗家女性,走上了保護苗族傳統文化的道路。到現在,同樣是以一己之力,斥資近8000萬元,搜集、保護苗族傳統工藝品,並開設博物館加以保護。這是“苗妹銀飾”的博物館裡收藏的精美苗族服飾的局部細節放大圖,“打籽秀”的傑作,精美得讓人歎為觀止!

先不說北京陶瓷藝術館的展品,我們先來看看一些讓人深有感觸的場景。那就是我們到訪這裡的時候,正有大量兒童在做陶藝手工製作。問詢之後得知,每天都有北京的中小學生來到這裡進行社會實踐。而在另一處牆面上,赫然懸掛著兒童們製作的陶藝作品,有童趣,有討人喜愛的“拙氣”。


圖6

圖6 每天會有大量的中小學生,來到北京陶瓷藝術館進行陶藝製作體驗實踐


圖7

圖7 北京陶瓷藝術館展出的兒童瓷藝作品。充滿童趣與討人喜愛的“拙氣”!

這 些,在寸土寸金的北京,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因為將這些青少年體驗、展示空間留給商業藝術作品,就意味著能為這裡帶來更多經濟效益。其實,就像薈聚閘道於貴 州台江姊妹節、舟溪蘆笙堂、雲南瀾滄拉巴鄉佤族歌舞的報導一樣,文化的傳承需要從娃娃抓起。而北京陶瓷藝術館,無疑在由一個商業機構,承擔起推廣中國傳統 陶瓷藝術的社會責任。這也是在本文中,將這裡與“苗妹銀飾”進行類比的原因。


圖8

圖8 在“最古老的東方情人節”——“台江姊妹節”中,尚處懵懂卻已穿戴上傳統苗族服飾,承擔起文化傳承使命的孩子們


圖9

圖9 在雲南瀾滄拉巴鄉進行田野調查,觀看佤族歌舞時,穿著民族傳統服飾的孩子們。文化的傳承需要從娃娃抓起

不僅如此,饒曉麗老師還具有敏銳的商業意識,這在有情懷,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的人們中,尤為難能可貴。她一直在推動“中國空間光學攝影第一人”,我的朋友周濤董事長,將作品跨界嫁接到瓷器藝術作品中,並進而將更多的攝影家的作品與陶瓷藝術進行跨界嫁接。從某種角度講,這也是為中國藝術與文化的發展,貢獻心智。


圖10

圖10 “中國空間光學攝影第一人”周濤,參觀北京陶瓷藝術館


圖11

圖11 周濤先生用普通照片經過空間光學處理後,完全抽象化的“空間光學攝影”圖片

我收藏的第一件陶瓷藝術品,是李祥東老師的瓷板畫“女 青年”(藏族)。當時無意間走過這幅作品時,就像被磁力所吸引,立定在當場挪不動步了。離開之後,總有種衝動,希望沖回去買下這幅作品,於是第二天就又回 去買下了李祥東老師的這幅作品。而在北京陶瓷藝術館對饒曉麗老師的拜訪,一個意外收穫,就是知道了我收藏的這幅作品在不到10年的時間,已經升值到原來的5倍,按照她的評價,她認為我收藏的李祥東作品是“潛力股”,未來還能進一步升值,這無論如何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情。而在北京陶瓷藝術館,我們可以欣賞到眾多具有極高藝術水準的陶瓷藝術品。


圖12

圖12 北京陶瓷藝術館展品“大角羊”,作者:臥龍,產地:龍泉。作品造型洗練、優美、有情趣


圖13

圖13 展品“鄉情”,作者:譚震中。似中國彩色水墨山水,又似水粉畫的效果,說它有印象派油畫作品的神韻也說得過去,一種多風格混合的作品,可以以假亂真

北京陶瓷藝術館的展品,或以造型勝,或以精湛的圖案繪製技法勝,或以高難度的製作工藝勝。巧思妙想,讓人美不勝收!而其中,饒曉麗老師最推崇的是景德鎮繆野的作品“青花瓷板”。這也是此行我最喜歡的作品之一,只是以自己粗淺的陶瓷知識,除了知道是青花屬於釉下彩之外,對饒老師“藍顏色真正!”的評價完全沒有專業化的認知,僅僅是直覺性地覺得漂亮而已。


圖14

圖14 如果說上一件展品的以假亂真還緣於我對繪畫門外漢般的一知半解,那麼展品“絞胎瓶”以假亂真猶如木質卻完全緣于作者對材質、工藝的精准把控。作者:張保軍,產地:河北。


圖15

圖15 薄如蟬翼的骨瓷粉彩茶碗,在射燈的照射下晶瑩剔透


圖16

圖16 饒曉麗老師最推崇的展品之一,作品“青花瓷板”,作者:景德鎮的繆野

長 期沁潤在景德鎮陶瓷藝術世界中的饒曉麗老師,在講解景德鎮陶瓷藝術家及作品工藝等知識時,如數家珍。什麼是貼花印製的低端工藝品,什麼是手工繪製的高端藝 術品;如何從敲擊聲判斷什麼是普通白瓷,什麼是骨瓷,什麼是更好的高白瓷。而她對李祥東老師作品還有升值空間的判斷,不僅僅源於對其藝術造詣的首肯,更源 于她熟知對方的現狀——她說:李祥東為了保護已經擁有他作品的收藏者,現在已經停止對藏族女青年這一題材的創作了。

圖17

圖18

圖19

圖17-19 非常具有裝飾效果的高端工藝瓷花瓶、花插

還是言歸正傳,畢竟此行的主要目的是為“景邁山-拉 巴鄉”體驗型農業旅行的民居型客棧,調研內部裝飾品,這些裝飾品不僅僅需要高端的藝術品,更需要中端的高規格工藝品,而北京陶瓷藝術館不僅僅有頂級的,售 價動輒百萬人民幣的大師代表作,也有大量的,親民的,售價僅幾百元甚至幾十元的生活用陶瓷。同樣也是由於景邁山千年古樹普洱茶的緣故,所以對於可以用於景 邁古樹普洱茶包裝的陶瓷製品格外關注,現在也讓朋友們幫著參謀、參謀,下面這種陶茶罐,是否配得上景邁千年古樹普洱茶?


圖20

圖20 如百龍舞動的普洱茶古樹。雲南瀾滄景邁山,擁有散落在原始森林中的千年以上的古茶園上萬畝。依託這樣的傳統農業文化遺存,景邁山正在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圖21

圖21 在北京陶瓷藝術館,為景邁千年古樹普洱茶挑選的新款包裝用陶罐

熟 知薈聚網的朋友都知道,薈聚網致力於引領中國農業品牌化,是中國第一個農業品牌孵化器。既然是品牌孵化,被孵化物件就會處於千差萬別的發展階段。實話實 說,有些產品的外包裝確實有礙品牌孵化的進展。雖然相較於外在的包裝,薈聚網更看重產品的內在品質,因為品質才是樹立品牌的基石。一塊璞玉可以雕琢成頂級 的藝術品,但一塊朽木,即使交由大師打造,最終也不可能成器。雖如此,當具有優異質地的產品,由於外包裝差而無法提升品牌價值,那才是最讓人扼腕歎息的! 饒曉麗老師無疑為推廣景德鎮的陶瓷藝術殫精竭慮,貢獻了心智,即使我們什麼都不做,僅僅是在週末,帶著家人去北京陶瓷藝術館,做一次免費的參觀、遊歷,那 也是對自己審美情趣的提升與淨化(那裡比北京許多人滿為患的公園有意思多了)。而這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對致力於弘揚傳統文化的饒老師、唐勝蘭董事長們的 鼓勵,因為有時圍觀就是一種肯定。